腦膜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腦膜炎,軟腦膜、蜘蛛膜、腦脊髓液、腦室感染發炎的統稱,分為化膿性(即細菌性)腦膜炎、非化膿性(病毒和細螺旋體感染,又稱為無菌性) 腦膜炎。腦膜是包覆腦組織與脊髓的細緻構造,腦膜炎則代表腦膜受到細菌、病毒侵犯而感染發炎。大部份發生於五歲以下小孩,佔七成以上。一般的感染途徑是由血液感染,再上行到腦膜而引起腦膜炎。
依致病原因可分為:細菌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黴菌性腦膜炎、無菌性腦膜炎。
細菌性腦膜炎,常見的有肺炎鏈球菌、流行性感冒嗜血桿菌、腦膜炎雙球菌、或革蘭氏陰性桿菌。結核性腦膜炎,以結核桿菌感染為主。黴菌性腦膜炎,以隱球菌感染為主。無菌性腦膜炎,包含病毒感染(疱疹病毒、腸病毒)與其他原因。[1][2]
症狀
得腦膜炎的人通常並不會出現這種病的所有症狀。如果感染經由血液進入身體組織,那麼傷害便會擴大。
- 頭痛
- 發燒
- 怕光
- 脖子僵硬
- 皮膚紅腫
- 抽搐
- 昏眩
- 嘔吐
- 失去意識 - 症狀出現得很快(一天之內)。[1]
腦膜炎好發群組
腦膜炎容易發生於年紀很小(小於5歲)的小孩身上,十幾歲的青少年到25歲以前的年輕人也會,再來就是超過60歲以上的長者。如果本身有些慢性病,免疫功能不全,或是沒有脾臟(像是曾經車禍脾臟破裂出血而移除脾臟者),也比較容易罹患腦膜炎。[3]
傳播途徑
細菌性腦膜炎可藉由空氣或鼻子、喉嚨的分泌物,在人類中相互傳染。鼻涕、咳嗽、親吻、 共用器皿或飲料都會造成傳染。一些遭到感染的人並不會顯現任何症狀。
診斷治療
- 進行腰椎穿刺來檢查病人的腦脊髓(CSF) 來找出感染的證據。細菌會在CSF取樣中成長, 這樣便能識別感染的細菌形態並為病人找出最好的治療途徑。有時也會驗血或從喉嚨、鼻子中取樣,來檢驗細菌的形態。
- 腦膜炎治療重在及時,給予廣泛性抗生素1-2種治療,如果不及時治療,是很容易有生命危險,腦膜炎的死亡率約20%,要特別小心。 治療後,有10%會有聽力上的問題,有些人會出現反應遲緩、癲癇、行為異常等後遺症,癒後追蹤檢查是相當重要的。 而非化膿性腦膜炎的癒後比化膿性要好好得多。經常與病患接觸的人如家屬,也都應注射抗生素來預防感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