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腊月里的年味儿(张慧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腊月里的年味儿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腊月里的年味儿》中国当代作家张慧峰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腊月里的年味儿

腊八节刚过完,妻子便托单位上的同事写好了春联,儿子也从网上购买了窗花纸和大红的喜字。“有新年的味道了。”儿子欣喜地说道。是的,有年味儿了!但我总感觉,我像儿子一般年少时,腊月里的年味儿似乎要更浓郁一些。

一 鞭炮

一入腊月,孩子们便用平时攒下来的零花钱买来了鞭炮。那时的鞭炮品种较为单一,个头大的叫“雷子”,个头小的叫“火鞭”。我不敢放“雷子”,它炸起来太响,而且不安全,我连燃放“火鞭“都要除去鞭炮焾子上面的火药,让它燃得更慢一些,好让我有时间躲开。从腊月初一直到新年,总有人被鞭炮炸伤,所以,爸妈一直不同意我放炮仗。

过了几年,国家的政策好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过年时,鞭炮就有了新的品种,诸如闪光雷、花炮之类的,但在平时,我们过年是不买这些鞭炮新品种的,只有哥姐中有人结婚的时候,家里才买闪光雷和花炮,对庄户人来说,它们的价格不太便宜。哥姐们疼爱我这个老小,在我年岁稍长的时候,也常常给我买些花炮和闪光雷,让我在过年时燃放。腊月里的年味儿也就更浓了。

二 腊八

腊八那天早晨,母亲用前一天泡过的花生和大米,红枣等放在碗里,加上少许水,用锅去蒸,大约20分钟左右,一碗白花花香喷喷的枣米饭就出锅了。然后,她就喊我起床穿衣,我有些不情愿——天太冷了,还是被窝里暖和。

“快起床,有枣米饭吃。”母亲哄着我。

枣米饭!那时,大米对我们来说是奢侈品。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母亲三下五除二,给我穿上了棉衣。我跳下床,一边趿拉着鞋子跑出房间,一边大喊着:“吃枣米饭喽,吃枣米饭喽。”

父亲和母亲用筷子往我的碗里夹红枣,拨拉着大米,我狼吞虎咽地吃着,吃得津津有味,满头大汗。

我抹抹嘴巴:“娘,明天还吃枣米饭吗?”枣米饭太好吃了,我没吃过瘾。

娘笑了,父亲也笑了,笑声传出了院子,在天空中回荡。

三 蒸馒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小麦的产量有所提高,人们终于能在过年的时候吃上白面了,母亲和她的妯娌们从腊月二十日起便开始忙着做馒头,准备过年时吃。

她们在头天晚上就和好了面,待面团发酵后,第二天就开始做馒头。馒头的花样繁多,有馒头,也有菜馅的包子和大豆枣泥馅儿的包子,母亲还会制枣花馒头,还有来年“二月二,龙抬头”那天吃的大馒头。

母亲她们每人和了百十来斤的面粉,以前我们的粮食年年都不够吃,现在是应该补偿一下了。她们计划,做的馒头能够吃到来年清明节。结果,我们家的堂屋里除了睡觉的床之外,到处都摆放着白面馍馍。

我跟在母亲的屁股后面,乐颠颠地疯跑,我等着吃娘做的菜团(菜馅包子),还有我最喜欢的豆馅包子。堂哥们还未长大成人,他们都放了寒假,一起聚拢到我家来了,等着馒头出笼,好细细品味。他们评论着母亲们做的馒头和包子,谁家的更好吃些?有白面吃了!每个人都喜气洋洋。

一直到了正月末,母亲才发现,春天到了,春暖花开,气温回升了,馒头开始发霉,蒸熟后有股浓浓的霉味。扔了吧?太可惜,只能皱着眉头吃,值得庆幸的是,倒也没听说谁吃出毛病来。

第二年,母亲们仍然提前做过年吃的馒头,只是她们吸取了教训,再也不做那么多了,那是在糟蹋粮食啊!

四 祭灶

腊月二十三日前夕,有人“送”来了灶王爷的画像,母亲拿出五毛钱,“请”了一张灶王爷的画像,贴在灶台旁。灶王爷的画像上画着灶王爷爷和灶王奶奶两个神仙,旁边还有两行字: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传说灶王爷要在这天升天。

母亲下好饺子,先盛出两碗,然后她开始祷告:求灶王爷上天多说我们家的好话,保佑我们明年风调雨顺,有吃有穿。我躲在一边,偷偷地笑,母亲看见后,踹了我一脚,祷告完毕,她还会瞪我一眼:小兔崽子,滚蛋!

我一边向后退着,一边看着母亲,我害怕她揍我。退到台阶上,我扭转身,撒丫子就跑。

“要吃饭了,去哪儿呀?”母亲在身后焦急地喊了起来。

远处鞭炮声响了起来,全村的庄户人都开始往锅里下饺子了。

五 买年货

祭灶后,父亲和母亲开始赶集购买年货,青菜、猪肉、羊肉、糕点、酒,那是用父亲母亲积攒了一年的钱买来的,是他们掰着手指头算计着省下来的钱。我很高兴,终于能喝上羊肉汤了。

“少年不识愁滋味。”大哥看了我一眼,笑了起来。

糕点是走亲戚时用的礼品,父亲把他们吊在墙上,要知道,我最爱吃点心了。

父母终于出去了。我爬上凳子,从篮子下面的空隙里,把点心纸弄出一个小洞,然后掏出几块点心来,美美地吃上一顿。

几天后,父亲看了看点心盒子,懊丧地说:“糟糕!让老鼠给咬了,倒霉!”他随手扔掉了空的点心盒子。

我躲在一旁,偷偷地乐。

六 岁末

终于到了腊月的最后一天,母亲一大早便开始忙活起来。前几天,她刚做好了油炸的丸子、鱼块,还有藕夹子,她一边喊我们起床,一边下好了饺子,吃完饭后我们就该忙着贴对联了。这时,父亲给我讲了个关于标点符号的对联笑话。

“父子三人写春联,约好一人写一句。父亲说:过年好!长子说:倒霉少!小儿子说:不得打官司!然后写成春联,大年初一的时候,邻居们来串门,有人看着门上的春联,念道:过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笑声中,我和父亲贴好了春联。

午饭照例需早点吃,吃完午饭后爸爸要去上坟祭祖。母亲做了一锅羊肉汤,我吃的肚皮滚圆,然后溜出去看大哥放鞭炮。我还太小,上坟是大人们的事情。

整个下午,母亲和姐姐都在忙着包水饺,他们要准备好除夕夜和年初一的两顿饺子,年初一的饺子是素馅的,寓意为“一年舒(素)心,平安无事”。

然后,到了晚上,母亲下好饺子,盛上碗,首先要祷告一番,请灶王爷回家,母亲喃喃地说道:“请灶王爷爷保佑我们家明年吉祥平安,万事如意。”然后她毕恭毕敬地在灶王像前叩了个头。

鞭炮响起来了,终于到了年夜。

我停下了手中的笔,思索着:也许我的年少时代物质生活匮乏了些,但精神生活却一点也不比儿子差。穷开心,一点不假!我想着想着,笑了起来。唉,有父母疼爱陪伴着自己,那时真好![1]

作者简介

张慧峰,山东省成武伯乐第一初级中学地理教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