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能高神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能高神社
地理中心碑入口,也是当年通往能高社的入口
图片来自随意窝

能高神社设立于昭和15年(西元1940年),其前身为昭和2年(西元1927年)设立于虎子山顶的能高社。为台湾日治时期台中州能高郡埔里街虎子山神社

能高神社原址现为南投县埔里镇埔里高工活动中心,二战后一度被改为埔里农业职业学校的“中山纪念堂”,后被拆除。 能高神社有一部份的石灯笼狛犬许清和迁到埔里醒灵寺安置。

神社历史

能高社

埔里街最早由官方兴建的神社为“能高社”,能高社的建立最初是由初代埔里街长杉山昌作陈阿贵于大正9年(西元1920年)向台湾总督府申请借用虎头山之土地,以设立能高社和游园地。因杉山昌作于大正12年(西元1923年)移居蕃地,陈阿贵于大正13年(西元1924年)去世,土地便交还国有。

大正14年(西元1925年)能高社申请设立通过,能高社在昭和2年(西元1927年)镇座启用,社域面积1,136坪,参道两侧有20座石灯笼。能高社位于可俯瞰埔里市区的虎头山顶,且又位于台湾的地理中心位置。

能高神社

昭和11年(西元1936年),能高郡下街庄协议会讨论皇纪2600年纪念事业。因能高社的规模不大,会中决定将把能高社扩建成“能高神社”一事做为纪念事业。随后组成“能高神社造营委员会”,由能高郡守釜田喜太郎任委员长。

原计画是在能高社原址上动工,然而后来能高神社造营的评议员对于能高神社的基地位置有诸多意见,事后台湾总督府派总督府文教局社会课加村政治勘查能高神社基地,确定将能高神社设在虎头山脚下。

昭和13年(西元1938年),信徒代表大冢久义(新任能高郡守)等人联署提出能高神社建立许可。昭和14年(西元1939年)能高神社举行地镇祭动工,昭和15年(西元1940年)举行镇座祭启用,并在隔日举行临时奉币祭。 昭和19年(西元1944年)社格无格社升为“乡社”。

社掌

神社建筑

能高神社[1] 配置包含本殿祝词殿祭器库御神库拜殿神馔所鸟居2座社务所,及附属设施包含玉垣手水舍社掌宿舍休憩所等设施

参考文献

  1. 能高神社,爱埔里生活地图,2014/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