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胡邈字敬才,汉末侍中,被李傕喜欢。时李傕不肯从诏,谒者仆射皇甫郦告于省门。邈任侍中为傕新幸,呼传诏者令饰其辞,又指责郦。[1]

胡邈


原文侍中胡邈为傕所幸,呼传诏者令饰其辞。又谓郦曰:“李将军于卿不薄,又皇甫公为太尉,李将军力也。”郦答曰:“胡敬才,卿为国家常伯,辅弼之臣也,语言如此,宁可用邪?”邈曰:“念卿失李将军意,恐不易耳!我与卿何事者?”郦言:“我累世受恩,身又常在帏幄,君辱臣死,当坐国家,为李傕所杀,则天命也。”

目录

三国历史

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汉灵帝中平元年【元始184岁年】,黄巾起义爆发,从此开始了近一百年的战乱时代。

黄巾起义被镇压后,外戚、宦官在内斗中失去权柄,永汉元年(元始189岁年),董卓控制了朝廷,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吕布所杀,李傕郭汜又控制了东汉王朝。地方州郡长官在反董卓战争及后来的相互攻伐中逐渐壮大实力,形成了地方军阀割据。曹操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先后消灭吕布、袁术等割据势力,降张绣、逐刘备,控制了兖州、豫州、徐州以及司州等地,后来又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击败了河北强大的割据势力袁绍,最终统一了北方。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刘表病亡、荆州不稳之时,征荆州,刘琮束手,寄身荆州的刘备被迫退守夏口。曹操对江东虎视眈眈。在刘备谋士诸葛亮孙权谋士鲁肃的共同推动下,孙刘结盟。其后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曹操被迫退守北方。刘备乘势占据荆州五郡,后分别于建安十九年(214年)和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夺得益州和汉中,势力达到了极盛时期。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八月,刘备大将关羽北伐曹操,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围曹操大将曹仁于樊城,一度威震华夏,曹操几欲迁都避其锋。后曹操采纳司马懿的建议,派人劝说孙权合攻关羽,孙权大将吕蒙设计偷袭荆州,杀关羽,至此荆州落入孙权之手。

延康元年(220年)冬,曹丕篡汉称帝,建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黄初二年(221年)刘备为了延续汉朝、兴复汉室,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或“季汉”。

刘备为报孙权夺荆州、杀关羽之仇,在称帝同年(221年),就率数万大军东讨孙权,次年(222年)被陆逊败于夷陵,蜀汉元气大伤,之后数十年再也没恢复国力,成为三国中最弱小的一国。

孙权于建兴七年(229年)在武昌(今湖北鄂城)称帝,国号“吴”,改元黄龙元年,史称“东吴”或“孙吴”。后又迁都建业,自此三国正式鼎立。

曹魏正始十年(249年),曹魏重臣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控制了大权。炎兴元年(263年),司马昭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三路南征蜀汉,与蜀汉大将军姜维发生拉锯战,钟会被挡于剑阁,邓艾避开姜维的锋芒,抄阴平小路直取涪城,进逼成都,刘禅投降,蜀汉灭亡。泰始元年(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黜曹魏皇帝曹奂而称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仍定都洛阳。太康元年(280年),晋武帝司马炎大举伐吴,孙皓投降,东吴灭亡,三国时代结束。

胡姓起源

1、出自“妫”姓,以人名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西周初年,舜的后裔胡公满受封于陈国(河南淮阳)后被楚国所灭。其公族四散,有的以先公之名“胡”为氏。

2、出自“归”姓。以国名为氏。周代有异姓诸侯“胡”国,在安徽阜阳县。被楚国所灭。其国人有的以“胡”为氏。

3、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胡骨氏”(为魏献帝之兄的姓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胡”氏。

4、据《周书.李远传》所载,敕勒有胡姓。

5、李改胡姓。大唐王朝皇室后裔,因家族皇权败落,最后一位太子在于幼年逃亡于江西途中由家臣托付寄养与一对好心的胡姓夫妇,自此隐姓埋名。并为其后祠立下家规,不得与李姓通婚等,后祠子孙兴旺,分支甚广,于元末明初时期自江西鄱阳湖瓦片坝一带逃避战祸至今安徽、湖北、陕西等地。

6.东汉末官东汉末官吏。字敬才。时李傕不肯从诏,谒者仆射皇甫郦告于省门。邈任侍中为傕新幸,呼传诏者令饰其辞,又指责郦。吏。字敬才。时李傕不肯从诏,谒者仆射皇甫郦告于省门。邈任侍中为傕新幸,呼传诏者令饰其辞,又指责郦。

参考文献

  1. 胡邈. [2019-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