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胡聿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胡聿贤
胡聿贤
出生 (1922-10-12) 1922年10月12日(101岁)
国籍 中国
籍贯 湖北武昌
民族
母校 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
职业 地震工程学家
研究领域
地震学与工程学的结合,在中国开创了工程地震学

胡聿贤[1]
地震工程学家。1922年10月12日生于湖北武昌。194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49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土木工程系硕士学位,1952年获博士学位。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致力于地震学与工程学的结合,在中国开创了工程地震学。自60年代初率先领导研究了场地条件对地震和震害的影响,主要结论已应用于中国抗震规范。80年代提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综合概率法将国际通用概率法与中国先进的地震预报法相结合,已为中国最新地震区划图所采用。从烈度、距离或震级换算缺少地震记录地区设计地震动的方法已在中国重大工程的抗震设计中广泛采用。在中国首先将随机振动理论应用于地震工程。90年代又开展了城市震害预测与防灾减灾的研究。

教育背景

  1. 1942-1946年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获工程科学学士学位。
  2. 1948-1952年 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土木工程系留学,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 194~1948年 任武汉大学土木工程系助教。
  • 1952~1955年 任美国纽约一家桥梁工程公司高级设计工程师。
  • 1956~1986年 中国科学院土木建筑研究所(后改名工程力学研究所),先后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长。
  • 1986年 任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 1991年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改称院士)。
  • 1993年- 任国家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方向[2]

致力于地震学与工程学的结合,在中国开创了工程地震学。自60年代初率先领导研究了场地条件对地震和震害的影响,主要结论已应用于中国抗震规范。80年代提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综合概率法将国际通用概率法与中国先进的地震预报法相结合,已为中国最新地震区划图所采用。从烈度、距离或震级换算缺少地震记录地区设计地震动的方法已在中国重大工程的抗震设计中广泛采用。在中国首先将随机振动理论应用于地震工程。

主要奖项

时间 获奖项目 奖项
1988年 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及震害的影响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5年 结构振动的输入反演计算方法 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8年 抗震设计概率基础研究 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0年 地震工程学专著 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1999年 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的研究和编制 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参考资料

  1. 胡聿贤 中国科学院
  2. 胡聿贤院士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