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胡晴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胡晴舫原图连结

胡晴舫,(1969年1月2日- ),出生于台湾台北,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分校戏剧研究所硕士。曾任国内外多本杂志总编辑。文学、戏剧为根,住过北京上海东京纽约以及巴黎等九座城市[1],写作触及全球文化现象,观察大城市生活,直陈人类生命的本质,作品《第三人》(麦田出版)获第37届金鼎奖图书类文学奖。现居香港[2]。她身兼旅人、作家、文化观察家,撰写文化评论、散文,也写小说。

著有《第三人》、《城市的忧郁》、《旅人》、《滥情者》、《我这一代人》、《办公室》、《她》、《无名者》等[3]

简历

胡晴舫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外文系、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戏剧研究所,长年以文学为业,曾创刊多本刊物,并出版12本书,也在台湾、香港、新加坡等中文媒体执笔专栏20年。

胡晴舫不但是华语文坛知名作家,也曾加入香港创投公司的事业开发部门,负责拟定、评估与执行部分新项目,后来被上市公司媒体集团延揽,成为杂志部门总监,也是该公司7大执行董事中年纪最轻,负责研发商机,媒合各界合作。

胡晴舫从2005年起专职写作,并曾旅居东京、纽约等地。2016年至2018年受文化部之邀,担任台湾派驻香港光华新闻文化中心主任,在任内积极推动港台文化交流,让艺文活动“台湾月”成功转型,获得推广上与商业上的成功。

文策院首任院长 要让台湾软实力被国际看见

2019年9月19日文化内容策进院董事会一致决议通过,由作家胡晴舫担任文策院首任院长。文策院董事长丁晓菁表示,盼借重胡晴舫的国际文化与创投经历,推动台湾文化品牌国际化。

文策院表示,首任院长提名作业,于2019年6月第一次董事会后正式展开,由民间董事组成遴选小组,并召开工作会议,就人选交换意见。顺利选出首任院长,象征文策院的营运将迈进新的里程碑。

丁晓菁表示,胡晴舫学养与文化实务经历丰富,希望借重她在国际文化事业与创投经验,以及对国际大都会文化市场趋势的敏锐度,掌握国际行销策略,也推动台湾文化品牌国际化,协助文化内容产业茁壮[4]

胡晴舫强调,文策院要为台湾创作者打造健全环境,掌理100亿的国发基金,要扮演点火功能,带动民间投资,让创作者无后顾之忧产出更强壮的作品,能自行选择市场。

有个古老的寓言是这样的。

荷兰乡下有个男孩,偶然发现水坝破了一个小洞,渗出海水。于是,他用手指堵住洞口,在那里站了整夜,隔天清晨才被经过的农夫发现。最终,少年守护了全村。

胡晴舫就像这个小男孩,想为台湾撑住一面墙,一边守护文化自主性;但一登上墙头,就能跃向全世界[5]

胡晴舫和文策院董事长丁晓菁(左二)常合体出席活动,媒合创作和产业。 (图片来源/文策院提供)原图连结

文学风格

胡晴舫创作文类有散文小说。具有犀利的社会观察眼光,尤其能敏锐地捕抓住现代都市文明中的各种荒谬性,将种种现象、语汇重新定义、诠释,以精炼而世故的文笔描绘都市空间中的众生相,而重新观视人性之中的空洞或矛盾性,以及价值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被扭曲、消磨、生产的过程[6]

不论散文、时事评论或短篇小说,胡晴舫向来娴熟于世代之别,人我之辨;她总能准确捕捉人们总自欺或不自知的幽微心思,盘根错结的关系, 道德难题,以为都在掌握中却持续失控的处境,既理直气壮又过分纤细怯懦的欲望。 在殊异个体间,胡晴舫也能犀利地指出共相,清晰看见每个人孵梦的局促姿态,或对著其实无非自身镜像的他人,“另一个我”,既嫌恶却抄袭,既依赖又伤害,既憧憬复背叛的荒谬演出。

她笔下人物,多半是时代、城市或各种意义的浪游者,游走于隔阂间隙,处处无家处处家。 如今背景淹覆过一片浩瀚虚渺的网路汪洋,弥漫末世逃亡感或劫后幸存气息,新的时代族裔宛如大航海时代冒险者,降生于这片“电流即交流”的无边海上并生活其中;而网路作为今日最大的生态系与生活圈,注定了人们无比自由又徬徨困陷的漂泊感。

视频

【香港书展精选】胡晴舫 马家辉 无名而粗俗?;网络时代的[我] 【完整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