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聂华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聂华苓
出生 1925年1月11日
武汉

聂华苓Hualing Nieh Engle,(1925年1月11日- ),著名女性华人作家。生于武汉,湖北应山人。[1]

聂华苓出生于一个诗书礼义之家,父亲是贵州保安司令,母亲是大家闺秀知书达理。

1934年父亲为中共红军所杀害。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聂华苓母亲带全家人到乡下三斗坪避难,先后就读恩施中学与四川长寿国立第十二中学。

1944年,本保送西南联大,但聂最后选择进入位于国立中央大学经济系,随后转入外文系。毕业后与同学王正路步入婚姻。

1948年,以笔名远方发表第一篇创作《变形虫》。

1949年随中华民国政府到台湾,丈夫承受不了这种贫瘠生活带来的压力,一度颓废,母亲年事已高,又有幼弟要养,她只能挑起了家庭的重担。那段时间非常辛苦,为了养家,同时兼任两份工作,白天在杂志社当编辑, 晚上要去英文补习班教课。她和丈夫的关系渐渐水火不容,八年来他们一直争吵不休,丈夫抛下她和孩子,远去美国。后透过李中直介绍加入《自由中国》半月刊,担任编辑委员与文艺栏主编,期间长达十一年之久。与雷震殷海光戴杜衡等人共事。

1960年《自由中国》停刊。聂华苓应台静农邀请赴国立台湾大学任教,随后又应徐复观之邀请在东海大学兼课任教,与作家余光中共事。

“白色恐怖”蔓延到她的身边

1960年的一天,《自由中国》杂志社长雷震,与三个同事突然被捕,杂志也被当局禁止发行,而她也整日受到严密监视。随时都可能被逮捕,活在“下一个就是她”的阴霾之中,在这风声鹤唳的情况下,她仍无比倔强: 你们可以抓我,却不能剥夺我说话写字的权利!

聂华苓继续笔耕不辍,写下了:《翡翠猫》《失去的金铃子》等小说。

赴美定居

1963年,于美国驻华领事馆的酒会上,结识应洛克菲勒基金会之邀访华的美国诗人保罗·安格尔,安格尔邀请其赴美访问。

1964年聂华苓赴美定居,任教于爱荷华大学。因创办国际写作计划,有“世界文学组织之母”美誉。

成立国际作家写作室

1967年,聂华苓安格尔于爱荷华大学创办“国际作家写作室”并任“国际作家写作室”主任。

在美国国务院的帮助下,“国际作家写作室”发展成为具有崇高国际声誉的庞大的文化机构,已经先后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区包括台湾、日本、法国、东德、西德、菲律宾、中国大陆、印度、伊朗、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波兰、土耳其、香港、阿根廷、巴拿马、柬埔寨、韩国、新加坡、利比亚、乌干达等七十来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位诗人和作家,为世界和平、文化交流与人类进步做出了贡献,

家庭

1971年与安格尔结婚

作家季季曾打趣说聂华苓的家,就是小型联合国,此后近十年,她餐厅里那张长条桌上,一批批各国的作家,被她请来围著餐桌写作、研讨。无论作家与诗人们处在什么境地,只要接受邀请,便可前往美国爱荷华,过一段食宿无忧的日子,他们可以写作,也可以不写,可以聊天、参加舞会……

聂华苓甚至打趣,就算是跳河也没关系。为此,她和保罗不惜花光积蓄,这是世界文学史上,开天辟地的一幕: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形形色色的作家融合在一起,全世界的文学在这里交流碰撞,擦出亮丽的火花。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1400多名作家与诗人参与过这个项目,而这张被这1400多人围坐过的饭桌,被人们誉为<一部文学史的餐桌>。也因此她被称为“世界文学组织的建筑师”、“世界文学组织之母”。

大女儿王晓薇

是美国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博士。

大女婿为德国外交官陆柏赫、曾任德国在台协会创立后第一任处长。

二女儿王晓蓝

是职业舞者。

著作

《变形虫》(散文 1948年 南京 杂志)

《葛藤》(长篇小说 1953年 台北 自由中国杂志社)

《翡翠猫》(短篇小说 1959年 台北 明华书局)

《梦谷集》(散文集 1965年 香港 正文出版社)

《一朵小白花》(短篇小说集 1968年 台北 文星书店)

《A Critical Biography of Shen Tsung-wen》(《沈从文评传》 1972年 纽约 Twane Publishers出版)

《桑青与桃红》(长篇小说 1976年 香港 友联出版社)

《台湾轶事》(短篇小说集 1980年 北京 北京出版社)

《三十年后》(散文集 1980年 湖北 湖北人民出版社)

《王大年的几件喜事》(短篇小说集 1980年 香港 海洋文艺出版社)

《爱荷华札记》(散文集 1983年 香港三联书店)

《黑色,黑色,最美丽的颜色》(散文集 1983年 香港三联书店)

《千山外,水长流》(长篇小说 1984年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三十年后梦游故园》(1988年 汉艺色研)

《人,在廿世纪》(1990年 八方文化)

《失去的金铃子》

《鹿园情事》(1994年 台北 时报文化)

《三生三世》(自传体小说集 2004年 台北 皇冠文化)

《三辈子》(自传 2011年 台北 联经出版)

翻译作品

1959年翻译亨利·詹姆斯小说《德莫福夫人》,文学出版。

1960年翻译《美国短篇小说选》,明华书局出版。


1971年翻译安德烈·纪德《遣悲怀》,晨钟出版社。

1980年翻译《百花齐放》,分上下两册。


1981年翻译美国短篇小说集《没有点亮的灯》,北京出版社。

获得奖项

1977年 南斯拉夫作家阿哈密德·伊玛莫利克为首的世界各国三百多名作家提名聂华苓安格尔为诺贝尔奖候选人。

1981年 与先生保罗·安格尔一起荣获美国五十州州长所颁发的文学艺术贡献奖(Award for Distinqueshed Service to the Arts)。

1990年 美国版《桑青与桃红》获美国书卷奖。

2009年 获颁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马英九总统亲授二等景星勋章。在美并获三个荣誉博士学位。

2013年 获颁国立中央大学荣誉博士。

后记

1974年曾返台会见出狱的雷震。

1978年首度以探亲名义返回中国大陆,于南京等地进行专题演讲。

1982年曾担任美国纽斯塔国际文学奖评审委员,之后仍继续写作不辍。

聂华苓是提名诺贝尔和平奖有始以来的唯一一位中国女性。

如今,她已经94岁高龄了,仍继续担任“国际写作计划”的顾问,这是她和保罗的孩子,她要陪它到生命的尽头。

“我是一棵树,根在大陆,干在台湾,枝叶在爱荷华。”这是她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大陆、台湾、美国这三个地方,就好像她的三生三世。[2]

《三生三世 聂华苓》正式电影预告 12月7日风华再现

参考文献

  1. 聂华苓生平表,五○年代文艺杂志及作家资料库
  2. 三生三世聂华苓(2012),豆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