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圣玫瑰学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圣玫瑰学校

图片来自百科知识

圣玫瑰学校ESCOLA DO SANTÍSSIMO ROSÁRIO)于1954年成立,由天主教澳门教区持牌;在澳门教育暨青年局注册的校部编号分别是056

简史

1954年在R.P.Joaquim Guerra S.I.神父所创立,初时校址设于草堆街五号;1958年3月,天主教澳门教区让出大三巴街39号及41号地段作教学之用,于是学校搬离旧址,迁往新址。

1966年,戴维理主教(葡萄牙语:D. Paulo J. Tavares)再让出大三巴街43号作为学校校舍。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学校不断发展,上述地址已经不足够使用,于戴维理主教便在学校操场一边起了一间新楼房代替旧有之大楼。公共学校网路成员,非牟利私立学校,提供学前教育、国小教育预备班及国小教育。位于大三巴街。1954年创立。由澳门教区持牌。

曾多次迁换校址及开设分校,1966年迁入现址。1973年完成校舍重建。1982年转至天主教澳门教区属下。1996—1997年度设学前教育及国小教育预备班6个班,国小13个班,在校学生1042人,教师27人。

2016年,圣玫瑰学校停办,而原址由玛大肋纳嘉诺撒学校用作小学之用。

校长

第一任校长(1954-1955):戈振东(Joaquim Angelico Guerra)神父

1954年首任校长戈振东(Joaquim Angelico Guerra)神父于草堆街5号开设玫瑰圣母会所,附设诊所。同年9月,改诊所为学校,取名圣玫瑰学校。 1995年1月因校舍不敷套用,便迁往同街37号继续开办学校。

第二任校长(1955-1959):谭志清神父

1955年至1959年由谭志清神父接任校长,学生人数增至369人。于1956年在通商新街广州酒店楼下开设幼稚园分校,后因租约问题,无法续办。 1958年谭志神父商得澳门教区高德华主教批出两座座落于大三巴街39号至41号,作为圣玫瑰学校校舍。

第三任校长(1960 -1982):沙握理(Pequito Marcal)神父

1960年至1982年由沙握理(Pequito Marcal)神父出任校长,由于校务扩展,学生人数增加,课室设备陈旧,于1966年D. Paulo Jose Tavares神父再让出大三巴街43号作为扩展校舍之用。原校舍为一座二层高旧楼宇,只有拥有十多个设备简陋课室及操场,每逢雨季,校舍上层漏水,下层水浸。于1972年得戴维理主教允许下,在操场的一部分兴建现今校舍,除下层为操场外,其馀三层共有课室18间。 1973年由戴维理主教剪彩开幕,当时课室设备未达完善。 70至80年代经历越南难民潮及中国大批新移民涌入,造成人口激增,学校为解决学额短缺,由幼稚园至国小各级增加最少十班以上,学生人数激增接近千人。 1982年2月沙握理(Pequito Marcal)神父辞世,将重担负于现任校长关洁梅女士。

第四任(现任)校长(1982-现在):关洁梅女士

1982年圣玫瑰学校转为澳门天主教教区属下的一所国小,由关洁梅女士接任校长至今,为照顾居处较远及缺乏家长照料的学生,在顶层加建饭堂及增设校车接送,并以面向广大市民,有教无类为已任。同年,成立宗教组、歌咏组及舞蹈组,开阔学生潜能,贯彻德、智、体、群、美全面发展,注重教学质量,多年来不遗馀力,提高学生素质。 1995年成为首批加入政府免费教育网路的学校,令贫苦家庭减轻负担。 2001年7月开办中学部,其后因原有校舍不敷套用,故在同年租用何族崇义堂联谊会作为分校校舍,令校务日益扩大。


办校宗旨理念

宗旨

教育儿童使之成为——良好的人格;使能认识人生最终的目的——天堂的永福。

理念

敬主爱人,求知创新。

办学特色

  1. 弘扬天主福音,培养学生效主爱人的精神及良好的品德。
  2. 学校运用国语、广东话、英语等三门教学语言,提高学生的话言适应能力。
  3. 透过文娱康体活动和多元化课外活动,让学生得以发挥个人潜能,多元发展。
  4. 以情感融合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


圣玫瑰学校校歌

玫瑰颂

可敬圣玫瑰,
人生的宝贵。
春风化雨真,
师训心敬畏。
德智体美群,
业与德均匀,
愉快学念如天韵。
真理必寻到,
同砚相引导,
那管艰难困,觅正道,
尽显忠仁孝,
深念师恩教,
欢颂圣玫瑰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