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罗武庄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罗武庄乡隶属于南华县,地处南华县西边,距离南华县108公里,到南华县道路为土路及柏油路,交通不方便。东邻一街,南邻红土坡,西邻弥渡,北邻一街、祥云。辖羊歇地、阿脑、羊成庄、树密鲊、三家、臧当、祭龙山七个村委会,八十九个村民小组,七十二个自然村。现有农户3250户,常住人口12099人(2017年)。[1]

中文名称: 罗武庄乡

行政区类别: 乡

所属地区: 云南省南华县

面 积: 123.4平方千米

人 口: 12099人(2017年)

自然资源

全乡国土面积123.4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23℃,年降水量600毫米,适合种植烤烟、水稻、玉米、小麦、红花等农作物。全乡耕地面积12214亩,(其中:田1684亩,地10530亩),人均耕地0.98亩,拥有林地11031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5507.5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44亩,水面面积351亩,其中养殖面积3亩;草地5579亩;荒山荒地17258亩,其他面积14368亩。2006年全乡经济总收入3941.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18元。该乡属于贫困乡,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烤烟、水稻、玉米、小麦、红花等作物;主要种植核桃、柑桔、板栗经济林果。有磺矿、煤资源。

教育状况

罗武庄乡建有小学26所,校舍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拥有教师76人,在校学生965人。建有中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3408平方米,拥有教师22人,在校学生363人。现在整个乡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328人,其中小学生965人,中学生363人。

经济概貌

2008年,罗武庄乡农村经济总收入636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885万元,占总收入的52%;畜牧业收入1903万元,占总收入的30%(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0366头,肉牛908头,肉羊75头);林业收入460万元,占总收入的7%;第二、三产业收入630万元,占总收入的5%;工资性收入304万元,占总收入的5%。农民人均纯收入2869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乡外出务工收入26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56人(占劳动力的6%),在省内务工258人,到省外务工160人。

特色产业

罗武庄乡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县内。2006年种植业主产业全乡销售总收入968.52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25%。另外,罗武庄乡现在正在发展核桃、烤烟、柑桔、松茸等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核桃、烤烟、柑桔、松茸等产业。

基础建设

罗武庄乡到县城道路为通路;进乡道路为土路路面;乡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建有集贸市场。全乡共拥有汽车14辆,拖拉机44辆,摩托车760辆。全乡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3826亩,有效灌溉率为31%,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3826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1亩。到2006年底,全乡建有沼气池农户516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90户;建有小水窖4256口;无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全乡有4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72个自然村已通电;有70自然村已通路;有72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72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无自然村通路灯。截止2006年底,罗武庄乡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乡有218户通自来水,无农户饮用井水,有3032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93%)。有3250户通电,没有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60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8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43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078户(分别占总数的44%和33%)。

资源介绍

罗武庄乡有耕地总面积12214亩(其中:田1684亩,地10530亩),人均耕地0.98亩,主要种植烤烟、小麦、玉米、水稻、红花等作物;拥有林地11031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5507.5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44亩,主要种植核桃、柑桔等经济林果。乡内拥有水库2座;常年畜水66万立方,小坝塘37个。河流2条,可灌溉农田1600亩。

民族人口

罗武庄乡现有农户3250户,常住人口12099人(2017年)。该乡以汉族、彝族、白族、哈尼族为主。

人文地理

新中国成立后,罗武庄乡乡貌焕然一新,人们树立了新思想,新观念,新意识,靠勤劳致富,创造了新生活。同时,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振兴彝州,教育先行”取得了明显成效,群众文化活动日愈丰富,如每年全乡都举行“火把节”等各种节日盛会,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欢庆喜日,乡民们端起酒杯,唱着酒歌,而后男女老少围成一圈,弹起弦子,跳着彝族的“左脚舞”,尽情欢乐。罗武庄乡属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是彝、汉、白、哈尼族混居地。由于与外界相对隔绝,罗武庄乡仍保留着以彝族为主的传统文化,彝、汉、两族人民通过长期交往,相处甚为融洽,其风俗习惯也大致相同,形成了二元一体的地方民族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