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罗丽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罗丽莉
罗丽莉
出生 1982年2月1日
中国南宁
国籍 中国
职业 职业登山员
知名作品   第一位登上卓奥友峰的汉族女性
成功登上海拔7206米的宁金抗沙峰
2009年登顶珠穆朗玛峰
获得国家级运动健将"称号

罗丽莉,籍贯山东,职业登山员,[1]为现中国联通广西分公司职员。2004年5月7日,成功登上海拔7028米的珠峰北坳,成为广西登上珠穆郎玛峰第一人﹔2004年9月25日,成功登上海拔8201米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成为登顶卓峰的汉族女子第一人﹔2005年5月1日上,成功登上海拔7206米的宁金抗沙峰,成为登顶宁峰的中华女子第一人。罗丽莉先后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授予“登峰女英雄”称号,自治区妇联授予她“三八红旗手”称号,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级运动健将”称号。罗丽莉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身兼广西禁毒大使、广西艾滋病爱心大使、绿书包爱心希望大使、泛北部湾青年形象大使、广西青联委员等社会职务,竭尽全力为社会公益事业多做贡献。同时还被誉为中国登山界第一美女,在中国截止08年登上过8000米高度的女性只有两人,2009年登顶珠穆朗玛峰。

运动生涯

罗丽莉,也叫白雪,1982年出生,业余时间喜欢登山,还养了几条蛇做宠物,她被誉为"冰山雪莲"和"中国第一登山美女",现中国联通广西分公司大客户部的一名员工。国家运动健将、北京奥运会(圣火少女)候选人、登峰女英雄、广西登峰高度女子第一人、全国登峰高度汉族女子第一人。分别荣获国家体委颁发的《国家运动健将》、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授予的《登峰女英雄》、中国联通颁发的《联通登峰女英雄》等荣誉称号;曾登顶过哈巴雪山、启孜峰、宁金抗沙峰、卓奥友峰;攀登珠峰到海拔8680米。2009年,攀登珠峰顶峰成功![2]

罗丽莉在2002年至2007年的短短五年中,凭借着自己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五次攀登了三座8000米的山峰,其中她曾创造了两年内连登三大高峰的奇迹。

2004年5月7日,成功登上海拔7028米的珠峰北坳,成为广西登上珠穆郎玛峰第一人;2004年9月25日,成功登上海拔8201米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成为登顶卓峰的汉族女子第一人;

2005年5月1日上,成功登上海拔7206米的宁金抗沙峰,成为登顶宁峰的中华女子第一人。

2006年3~5月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登达(8680米),同年年底9月攀登世界第十四高峰"希夏邦马峰",因暴风雪登达(7000米)。

2007年加入国家队,作为队员参与奥运圣火能源珠峰测试活动。罗丽莉先后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授予"登峰女英雄"称号,自治区妇联授予她"三八红旗手"称号,两次入围广西十大杰出女青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级运动健将"称号。

生涯数据

云南哈巴雪山 海拔5396M 登顶

西藏启孜峰 海拔6206M 登顶(两次)

珠穆朗玛峰北坳 海拔7028M 登顶

宁金抗沙峰 海拔7206 M 登顶

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 海拔8021M 登顶

珠穆朗玛峰 海拔8844M 登达8680M

世界第十四高峰希夏邦马峰 海拔8021M 因暴风雪未能登顶

2007年加入国家奥运火炬队,攀登珠穆朗玛峰至8000处做火炬燃料测试。

2009年 登顶珠穆朗玛峰 海拔8844.43M

个人事迹

●2006年5月14日中午,广西的著名登山队员罗丽莉在珠峰上突破了自我,攀到了她人生的最高海拔--8680米。虽然咫尺之遥未能登顶,但已创造了广西登山运动史上的最高纪录,也刷新了罗丽莉自己创造的登顶卓奥友峰8201米的纪录。

●2006年5月14日中午时分,罗丽莉到达珠穆朗玛峰8680米,后因生理问题被迫下撤。8680米,虽然不是珠峰最高点,但罗丽莉仍然留下了撼动人心的足印。这也是广西人所到达的最高海拔高度。14日傍晚6时许,记者通过尼玛校长了解到,罗丽莉在近3天的攀登过程中,显得很疲惫。据队医说是生理问题。

●2006年5月14日中午时分,罗丽莉到达8680米高度后,感到体力不支,尽管她仍然坚持要向上攀登,但考虑到再往上的体力消耗问题,尼玛校长让协作和罗丽莉一同下撤,至傍晚6时20分,罗丽莉撤到7600米住一夜恢复体力,次日继续下撤。尼玛校长说:"罗丽莉的表现一向很顽强,这一次出现客观问题,没能登顶,但她对自己来说,已经挑战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个小姑娘不简单呐。"

珠峰北坳,海拔7028米,2004年5月7日她光顾了这里,广西人的足迹第一次成功地印在珠峰雪地上;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海拔8201米,2004年9月25日被她登顶,她成为第二位成功登顶卓峰的中国女性,汉族女性第一次在卓峰之巅微笑;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圣火火种将从珠峰采集,她被推荐为采集圣火的候选人之一。她就是22岁的罗丽莉,广西专业登山第一人,一位足迹不断踏遍雪山的小女子。

卓奥友峰海拔8201米,是世界第六高峰,常年被积雪和冰川覆盖,被藏人尊称为"首席尊师"、"秃头之神"。攀登这样一座山,会遇到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险,甚至随时可能遇到生命危险。

高山病是第一大危险。在卓奥友峰,不少人因为高山病而丧生。据登山史记载,1999年,瑞典一位登山者在登顶下撤后,在睡梦中无疾而终;2001年,韩国的一位登山队队长也因高山病而死去。航空生理学和高山医学的研究表明:7000米已经是人的生理极限,在这个高度,空气中的氧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1/3,而且人体肺泡里的氧分气压与动脉氧分气压差不多,肺已经无法将氧气输通过血液输送到人体组织。世界上大约只有4%的人能够适应这一高度。而8000米更被视为一切生命的禁区。不要说攀登,普通人即使是用飞机运送上去,也会因高山反应而迅速死亡。

高空狂风是另一大凶魔。风的分级有12级,风速29米/秒以上就是12级大风。而卓奥友峰的年平均风速达60米/秒。一位韩国国登山者曾经被狂风吹下山脊活活摔死。此外,-30℃以下的严寒,冰川,雪崩,高山辐射,滑坠,无一不是致命的危险。而且在这种环境下,一旦遇险,几乎是得不到救援的。前途凶险,但8月27日,罗丽莉还是义无反顾地出发了。出发前,记者好奇地问她,明知道登山是一项极度危险、随时可能发生意外的运动,为什么你没有半途放弃?难道你不怕遇到意外?罗丽莉说,恐惧当然是有的,也有过退缩的念头,但就是做不到真的放弃。

中国女人NO.1

9月1日,罗丽莉与队友在拉萨集合。罗丽莉的队友有2人,一个来自深圳,一个来自杭州,两人都是体格强壮的男性,登山经验也比罗丽莉丰富。见到娇小的罗丽莉,二人都颇为惊奇,不敢相信这么娇柔的小女子也会去登卓峰。在拉萨附近进行一周的海拔适应后,罗丽莉与队友向卓峰进发。然而,就在进山前一天,罗丽莉突然发起39℃以上的高烧。登山队有严格的规定,发烧者绝不能进山,因为进山必死无疑--由此的脑水肿和肺水肿在几个小时内就会使人致命。罗丽莉急得号啕大哭,"准备了这么久,却要前功尽弃,感到非常难过。"罗丽莉对记者说。不愿意就此放弃的罗丽莉,用眼泪和诚心感动了西藏登山学校的校长,后者破例同意给罗丽莉一天的时间,如果一天之内能够退烧,允许她进山,否则只能打道回府。结果打了一天的点滴,罗丽莉的烧奇迹般地退了下去。就这样,罗丽莉以虚弱的病体,继续她的登山之旅。9月12日,他们抵达卓峰脚下的大本营。然后依次向海拔5700米的前进营地、6500米的C1营地、7000米的C2营地、7700米的C3营地攀登,最后尝试冲顶。

在上山途中,罗丽莉见到了两个难忘的场面。

一是一位登山者因为冻坏双手而被抬下山,罗丽莉看得怵目惊心。罗丽莉害怕归害怕,却没有退缩的意思。"我只是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小心,平安上山,平安下山。"罗丽莉说。另一个场面,是一位双腿膝盖以下被截肢的人,他利用特殊的装备,艰难而执着地登山。"那是一名瑞士人,今年5月攀登珠峰北坳时我还见过他,他那时还是健全的。也是那次攀登,严寒冻坏了他的双腿,"罗丽莉说,"没了双腿还要登山,这对我触动很大。"罗丽莉对队友说,如果他能登上卓峰,而我们这些健全的人却登不上,那多么没面子呀。队友的回答是,别说他,你对我们也是一种鞭策,如果你一个弱女子都登上去了,而我们登不上,同样没有脸面。9月24日中午,罗丽莉和队友登上了7700米的C3营地。稍做休整,他们于25日凌晨1时开始冲顶。因为这个时段雪最硬,利于攀登。

在漆黑的夜色中,罗丽莉戴着头灯,带着冰镐,向着顶峰进军。除了头顶的灯光,罗丽莉能见到的就是冰镐在冰川上敲出的火花。罗丽莉说:"由于我的登山靴不合脚,脚后跟被磨得血肉模糊,每走一步,都感到钻心的痛。当时很想放弃攀登,可是脚步却停不下来了,好象是魂已经被顶峰吸引。毕竟每走一步,就离顶峰近一步。最后还是坚持了下去。"从7700米的C3营地到8201米的顶峰,501米的高度,罗丽莉整整用了6小时40分钟的时间。而两位队友则分别用了7小时和8小时40分钟的时间。攀登的艰难,不言而喻。攀登中,罗丽莉一直戴着两副手套。在顶峰展示国旗拍照留念时,由于风太大,手套太厚,国旗展不开,她就脱去外面的厚手套,仅戴着里面的薄手套照了几张相。可就在那短短的时间里,罗丽莉的右手中指被冻伤。回到南宁后,手指的表皮还在一大片一大片地脱落。 在罗丽莉登顶不久,一名瑞士登山队的队员也成功登顶。当他看到罗丽莉时,疑为天仙,不敢置信。然后他就冲过来热烈地拥抱罗丽莉,不停地高呼"chinesewomem,NO.1(中国女人,第一)"。罗丽莉说:"那一刻,真的非常自豪。"

卓峰脚下度过中秋夜

罗丽莉登顶当天就撤下卓峰,从顶峰到山脚的大本营,下撤过程持续了近24个小时,体力消耗非常之大。在下撤的过程中,罗丽莉由于过度劳累,有一次失足踩空,要不是被保护绳系着,她才没有掉下冰崖。失足悬空的那一刻,罗丽莉至今回想起来,还是有些后怕。"回到大本营后,不由得躲在帐篷里大哭。"罗丽莉说,"当时的心情很复杂,除了登顶成功的兴奋,也觉得太累了,太苦了,太想家了,忍不住就哭起来。"撤到大本营后,罗丽莉就开始发高烧。直到9月29日病情稍好,才撤往拉萨。所以,罗丽莉的中秋之夜是在卓峰脚下过的。她事先就带了月饼上去,但却什么也吃不下。"当时的感觉,就是离月亮很近,可离家太远。"罗丽莉说。

在拉萨,罗丽莉仍然高烧不退。10月7日,罗丽莉带着病体悄然回到南宁。39℃以上的高烧和极度的疲惫,使罗丽莉连续几天卧床不起,一直到10月中旬,才能出门见客。"在下山之前,我就发誓,今后再也不登山了。"罗丽莉笑着说,"可是,刚刚下山,我却又对自己说,下次一定要登上更高的山。"

北京奥运会圣火采集

在成功登顶了海拔8201米的卓峰之后,罗丽莉获得了攀登珠峰的资格,也有望在珠峰之巅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采集圣火。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的火种将由一位少女在珠峰之巅用凸镜迎着太阳光采集。而珠峰8848米的海拔,一般人无法企及。因此,北京奥组委决定取火少女由中国登山协会推荐。罗丽莉是第二位登上卓峰的中国女性,也是第一位登上卓峰的汉族女性,而目前在世界上登上过8000米高度的女性屈指可数,在中国更是少之又少。而在中国,目前登上过8000米高度的汉族女性只有两人。条件摆在这里,罗丽莉成为取火少女的机会很大--中国登山协会表示,将把罗丽莉做为取火候选人向北京奥组委推荐。他们还认为罗丽莉很有可能成为最终人选,因为罗丽莉长相美丽,气质颇佳。

沙袋逛街,登山付出

一名普通女性,在短短的5个月内,连续登上珠峰北坳和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成功背后付出的代价是超乎想象的。罗丽莉的体质和耐力是长期锻炼出来的。业余时间,她经常是在登山攀岩中度过的。平时上班,她总是骑自行车。上下班从不坐电梯,30层的高楼,她总是从楼梯蹦蹦跳跳地上下。就是逛街,她也悄然在裤腿里绑上8磅重的沙袋。健身房里更是洒满了她的汗水。为登山付出的金钱,更是足以买几辆小车。仅仅是登卓峰,罗丽莉就花了近15万元。因此,尽管有单位支持,她还是花光了自己的积蓄,还欠了父母和亲友的不少债。如果说,当初罗丽莉迷恋户外活动,只是出于对大自然的爱,图的是用休闲来缓解工作的压力。而现在,迷恋登山的罗丽莉,靠的是一种信念。那就是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勇攀高峰。罗丽莉说,"我就是要试试,自己到底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

再登珠峰

广西罗丽莉攀登珠峰出征欢送会在南宁沃顿国际大酒店举行。自治区副主席李康出席欢送会,并向罗丽莉授旗。在2002年至2007年的短短五年中,凭借着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五次攀登了三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并创造了两年内连登三大高峰的奇迹。故事的主角就是今年27岁的南宁女孩罗丽莉。

2004年5月7日,罗丽莉成功登上海拔7028米的珠穆朗玛峰北坳,成为广西登上珠峰第一人;同年9月25日,成功登上海拔8201米的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成为登顶卓峰的汉族女子第一人;2005年5月1日,成功登上海拔7206米的宁金抗沙峰,成为登顶宁峰的中华女子第一人。2006年3月至5月,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登至8680米;同年9月,攀登世界第十四高峰希夏邦马峰。2007年,罗丽莉加入国家奥运火炬队,攀登珠峰至8000米处,参与奥运圣火能源珠峰测试活动。

三年前,罗丽莉在珠峰攀上了她人生的最高海拔--8680米。虽然咫尺之遥未能登顶,但已创造了广西登山运动史上的最高纪录。今年年初,罗丽莉加入了由六人组成的"中国联通珠峰登山队",整装待发,挑战极限,再次向世界最高峰发起新的冲击。出征前,罗丽莉表示,虽然自己曾与世界最高点失之交臂,留下了164米的遗憾,但当时她就与珠峰约好,一定会回来走完这剩下的164米。三年来,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鼓励,一直激励着她为实现这个"珠峰之约"而努力。

她透露,2006年登顶珠峰没能成功,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携带的氧气面罩偏大,以致后来氧气泄漏,无氧攀登至8300米以后,体力消耗过大。这次,她专门从国外买了一个合适自己的面罩,增添了装备,并在体能方面做了大量的训练。由于自己有三次攀登珠峰的经验,在珠峰5千至6千米地区往返了将近10次,对珠峰可以说是非常熟悉。希望这次天公作美,她一定全力以赴,将胜利的旗帜高高插在世界之巅,实现自己的梦想,报答大家的支持和厚爱。

据悉,4月初,中国联通登山队将在拉萨低海拔地区进行适应性冰雪训练,4月中旬,登山队将进入珠峰大本营,正式向珠峰顶发起总攻。预计5月中旬到月底期间,登山队会在适合的情况下冲顶,到达珠峰之巅。广西新闻网将派两名记者于4月底前往珠峰大本营,跟踪报道罗丽莉攀登珠峰的全过程。

2009年5月18日一早,中国联通登山队队员罗丽莉与其他9名联通登山队员,在克服恶劣的暴风雪天气影响后,登上珠峰峰顶。 她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将带给我们更多感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