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绝域亚历山德里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绝域亚历山卓 Alexandria Eschate(希腊语Ἀλεξάνδρεια Εσχάτη,意为“最远的亚历山卓”):是由亚历山大大帝在公元前329年建筑于费尔干纳谷地的西南部、药杀水(今日的锡尔河)的南岸,位置在今日的苦盏市(也叫做Khodzhent,以前的列宁纳巴德Leninabad)。

绝域亚历山卓Alexandria Eschate(希腊语Ἀλεξάνδρεια Εσχάτη,意为“最远的亚历山卓”)是由亚历山大大帝在公元前329年建筑于费尔干纳谷地的西南部、药杀水(今日的锡尔河)的南岸,位置在今日的苦盏市(也叫做Khodzhent,以前的列宁纳巴德Leninabad)。

简介

亚历山大建造了周长6千米的城墙环绕城市,此城池与他建筑的其他城市被用来安置退伍老兵以殖民。

在中亚的希腊化前哨

绝域亚历山卓的位置在乌浒河畔亚历山卓(Alexandria on the Oxus)以北的300公里处,此地属于粟特人的地域,并于当地人民发生了数次冲突。公元前250年之后,尤其是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君主欧西德莫斯一世控制了粟特(Sogdiana),此城大概保持着与巴克特里亚王国的联系。

与中国的接触

此城往东约400公里就是塔里木盆地,今日的中国新疆地区,那里生活着印欧语系月氏人。有迹象显示,希腊人的远征曾经抵达了新疆西部的喀什,根据希腊历史学家斯特拉波的记载,希腊人“拓展他们的帝国,甚至远至塞里斯弗里尼(Strabo XI.II.I),可能中国与西方第一次接触的时间在公元前200年前后。

公元130年张骞出使西域之后,在费尔干纳的希腊人后裔或许被汉朝人记录为大宛人(Great Ionians,大爱奥尼亚人),如此,他们充当了城市化印欧族系文化和中华文明之间第一次主要交流的中介,影响了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开拓。有一说法在大宛时代此处就是贵山城,也就是汉攻大宛之战的发生地,此为根据史料与战争情景描述的推测。[1]

罗马历史学家库提乌斯记载,在他写作的年代,公元前30年时,这些军人的后代仍然保持着他们的希腊文化。[2]

在虚构世界中

汤姆-霍尔特纂写的小说《世界尽头的亚历山大》一书中,绝域亚历山卓是来自帕勒内郡(the deme of Pallene)的欧提基德斯之子欧克色诺斯的最终目的地。

吉连-布拉德萧写的小说《天马》也设定在此城,时间为公元前140年。[3]

链接

参考文献

  1. 《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第六十三》大宛国,王治贵山城,去长安万二千五百五十里。户六万,口三十万,胜兵六万人。副王、辅国王各一人。东至都护治所四千三十一里,北至康居卑阗城千五百一十里,西南至大月氏六百九十里。北与康居、南与大月氏接,土地风气物类民俗与大月氏、安息同。大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至数十岁不败。俗耆酒,马耆目宿。《汉书·卷九十六上·西域传第六十六上》
  2. 美媒的纪录片中,记载着中国汉朝远征希腊,战争起因令人匪夷所思 百家号 2018年12月18日
  3. 绝域亚历山卓 : définition de 绝域亚历山卓 et synonymes de ... 2018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