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经略台真武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经略台真武阁,位于广西自治区容县城东的人民公园内。中国道教宫观建筑。略台真武阁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知识、科学、精神上的完美结合,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经略台真武阁,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用于奉祀真武帝以镇火灾。其结构采用三层檐、歇山顶、穿斗式构架,通高13.2米,用近3000条铁梨木构件,以杠杆结构原理组成稳定的统一体。

经略台真武阁楼层明间缝与角柱相交的位置,有四根金柱贯穿二、三层,上承屋面和三层楼面,二、三层屋檐挑的后尾插入柱身,下离二层楼板面5~25毫米,是这一建筑最大的结构特点[1]

1982年定为第二批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古经略台位于容县城东的人民公园内,绣江之滨。相传建于唐乾元至大历年间(758年至779年),为唐代诗人元结任容县经略使时所建,主要用来操练士兵,故取名为经略台,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据说当时台长35米,宽15米,高出地面4米,中间夯土,四周砌砖石。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经略台上原有的建筑慢慢破损殆尽,唯独一个偌大的台基依旧。明朝初期,为祭祀奉祀真武大帝,镇胁火灾,在经略台的台基上修建了一座道教建筑的庙宇,名为真武庙。到了明万历元年(1573年),当地官府组织乡宦,把真武庙改建为三层木构楼阁,就是现在的真武阁。

整个三层楼阁为杠杆式纯木结构,通高13.2米,面宽13.8米,进深11.3米。全楼上下采用近三千条大小不一的木构件构成,凿榫卯眼,斜穿直套而成,无一钉一铆,也没有一个铁构件[2]。楼阁的一楼有梁柱18根,座落在经略台台基的形石座之上。二层楼有四根大内柱,承受着上一层楼的楼板、梁架、配柱和阁瓦、脊饰的沉重荷载,但柱脚却都悬空不落地(现约离地板有2cm距离)。此被视为整座楼阁最精巧,最令人惊叹的部分。主要原因是,在二楼和三楼各用九根枋子(拱板)穿过檐柱(即底层内柱)的上部,组成两组严密的杠杆式斗拱,拱头承托外面宽大的瓦檐,而檐柱就是杠杆的支点,拱尾托起这四根悬空内柱。400多年历史沧桑,历经无数的地震台风,至今安然无恙,依然屹立在绣江江畔。

1962年,中国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到容县考察后,在《建筑学报》第7期发表《广西容县真武阁的“杠杆结构”》,至此这座深藏了几百年的、犹如天平一样维系整座建筑的三层楼阁始被世人所关注。1982年,经略台真武阁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真武阁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合称江南四大名楼,也是四大名楼中唯一的一座没有进行重建而完整保留至今的。

视频

经略台真武阁 相关视频

国宝档案真武阁
天下奇楼—广西容县真武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