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红花除虫菊(植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原图链接红花除虫菊

红花除虫菊,为菊科、匹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5-50厘米。根状茎短。茎直立,单生。基生叶花期生存,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8厘米,宽2.5-4厘米,叶柄长2-10厘米,二回羽状分裂。一回为全裂,侧裂片4-8对,长椭圆形;二回为深裂,裂片边缘有锯齿。茎中部叶小,与基生叶同形,并等样分裂,无柄或几无柄。分布于高加索以及中国大陆等地,已由人工引种栽培,全草可作杀虫剂。[1]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5-50厘米。根状茎短。茎直立,单生。基生叶花期生存,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8厘米,宽2.5-4厘米,叶柄长2-10厘米,二回羽状分裂。一回为全裂,侧裂片4-8对,长椭圆形;二回为深裂,裂片边缘有锯齿。茎中部叶小,与基生叶同形,并等样分裂,无柄或几无柄。头状花序下部的叶更小,常羽状全裂。全部叶末回裂片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斜三角形,两面有稀疏的毛或无毛。头状花序单生茎顶或茎生2个头状花序。总苞宽10-15毫米。总苞片约4层。外层披针形,长3.5毫米,被短毛或无毛。中内层长椭圆形至线状倒披针形,长约5毫米,无毛。全部苞片边缘浅褐色膜质。舌状花红色,舌片长约16毫米,宽3-4毫米,长椭圆形,顶端2-3齿裂。瘦果长2.5毫米,有5-8条椭圆形纵肋。冠状冠长0.1-0.2毫米,边缘钝浅裂。花果期5-10月。 [2]

多图

分布范围

原产高加索。我国引种栽培。

主要价值

全草可作杀虫剂。

历史信息

除虫菊花有白花和红花两种。白花除虫菊,含有杀虫活性成发,而红花仅是一种装饰植物。1860年前,除虫菊花被引进到美国。1885年引种到日本。德国起源的除虫菊花被带到东京目黑的医用草本植物花园中种植。另外,也有记录显示,从美国来的除虫菊花曾种植在东京驹马的农业学院的试验农场。 此后,除虫菊花的种植便扩展于全日本。1898年日本开始出口干花。40年后(1938年),日本的除虫菊花的干花产量达到每年13000吨的高峰,约占当时世界产量的70% 。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粮食更急需,所以除虫菊在日本的种植大大地缩减了,到1965年只有1000吨。

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由于气候适宜和它们国家也提倡种植,从而替代了日本而成为主要产出国。目前,非洲国家,包括有肯尼亚坦桑尼亚鲁旺达生产着世界大部分的除虫菊,其他生产国还有塔斯尼拉巴布亚新基尼亚[3]

参考文献

本属物种

白花匹菊

藏匹菊

除虫菊

川西小黄菊

川西小黄菊(原变种) [1]

川西小黄菊无舌变种

单头匹菊

短舌匹菊

光滑匹菊

黑苞匹菊

红花除虫菊

灰叶匹菊

美丽匹菊

匹菊

匹菊属

伞房匹菊

丝叶匹菊

托毛匹菊

无舌川西小黄菊

新疆匹菊

岩匹菊

准噶尔匹菊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