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红灯牡丹

红灯牡丹一般指芍药属 芍药属(学名:Paeonia L.)双子叶植物纲,毛茛科灌木、亚灌木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约35种,分布于北温带,大部产亚洲,部分种类分布在欧洲南部和北美洲西部,中国有11种。主要分布西南、西北地区。各种的培植变种繁多。芍药属地下部块状或粗厚,叶基生或茎生,大,互生,羽状或三出复叶或深裂;花大而美丽,单生于枝顶或有时成束,红色、黄色、白色或紫色;萼片宿存;花瓣革质或肉质,但在栽培种中的常为重瓣;雄蕊多数;花盘环状或杯状;心皮离心发育,结果时变为蓇葖,每个有种子数颗。芍药属为极美丽的观赏植物,驰名中外,牡丹和芍药在中国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中国是牡丹的起源和栽培中心,牡丹乃[[唐]、三朝国花,拥有1600多年的栽培历史。牡丹、芍药被称为花王与花相。 芍药属植物其根、皮并入药。[1]

目录

形态特征

灌木、亚灌木或多年生草本。根圆柱形或具纺锤形的块根。当年生分枝基部或茎基部具数枚鳞片。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小叶片不裂而全缘或分裂、裂片常全缘。单花顶生、或数朵生枝顶、或数朵生茎顶和茎上部叶腋,有时仅顶端一朵开放,大型,直径4厘米以上;苞片2-6,披针形,叶状,大小不等,宿存;萼片3-5,宽卵形,大小不等;花瓣5-13(栽培者多为重瓣),倒卵形;雄蕊多数,离心发育,花丝狭线形,花药黄色,纵裂;花盘杯状或盘状,革质或肉质,完全包裹或半包裹心皮或仅包心皮基部;心皮多为2-3,稀4-6或更多,离生,有毛或无毛,向上逐渐收缩成极短的花柱,柱头扁平,向外反卷,胚珠多数,沿心皮腹缝线排成2列。蓇葖成熟时沿心皮的腹缝线开裂;种子数颗,黑色、深褐色,光滑无毛。

牡丹和芍药的区别

牡丹是木本,芍药为草本;牡丹在北京花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芍药花期为5月上中旬;牡丹花蕾无粘液,芍药不少花蕾上俱有粘液;牡丹花瓣有的有斑,芍药花瓣无斑。

地理分布

约35种,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地区。中国有11种,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地区,少数种类在东北、华北及长江两岸各省也有分布。牡丹 P. suffruticosa、芍药P. lactiflora为中国主要药材之一,全国不少地区都有栽培,尤以四川(垫江、渠县、中江)、河南(洛阳)、山东(菏泽)、安徽(铜陵、毫县)、浙江(东阳、临安、余姚)最为著名。分布于北温带,大部产亚洲,也有部分种类分布在欧洲南部和北美洲西部。

生长环境

野牡丹生海拔2300~3700米的山地阳坡及草丛中。四川牡丹生海拔2400~3100米的山坡,河边草地或丛林中。牡丹中国栽培甚广,并早已引种国外。在栽培类型中,主要根据花的颜色,可分成上百个品种。芍药组植物有八种和六个变种,通常直称为芍药。 芍药适宜栽培区位于N 30°至N 40°之间,露天栽培需要足够的冬季自然低温积累才能完成春化过程和打破休眠。在中国华北、华中、华东等大部分地区是芍药的适宜栽培区,但南岭山脉以南则不宜露天栽培。 [2]

化学特征

Worsdell(1908)根据芍药属Paeonia L.的雄蕊离心发育,将其从毛茛科Ranunculaceae中分出,提升为芍药科Paeoniaceae。随后的深入研究发现了一系列分类学证据支持上述处理,其中芍药属含有独特化学成分是有力证据之一,截止到2008年在芍药属中共分离得到近40个化合物,其中没有木兰亚纲普遍存在的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及毛茛科常见的毛茛苷和氰苷,而以含有芍药苷(paeoniflorin,一种单萜苷)类和丹皮酚(paeonol,一种简单取代酚)类两类化合物为其化学特征。芍药苷的结构为在单萜母核上连接一个苯甲酰取代基和一个葡萄糖苷化基团,类似物为在此基础上连接有其他取代基,这一结构非常特殊,在自然界仅仅存在于芍药属中,因此成为芍药属从毛茛科中分出的重要化学证据;丹皮酚的结构为对甲氧基-邻羟基苯甲醚。是通过莽草酸途径代谢产生的,是次生代谢步骤较少且结构简单的化合物,其类似物是在邻位羟基上进一步苷化的一系列化合物。在植物中除芍药属外,还在萝摩科鹅绒藤属Cynanchum L. (郭丽冰等,1996)、报春花科报春花属Primula L.(Goris & Frigot,1970)和天南星科天南星属Arisaema Mart.(Ducki et al,1995)等类群中出现,但是在毛茛目中仅见于芍药属,也是芍药属的重要化学特征(于津,肖培根,1987)。截止到2009年至少有262个化合物被报道存在与芍药属植物中,这些化合物可被分成7个类别:单萜苷类;黄酮类;鞣质类;芪类;三萜和甾体类;丹皮酚类和酚酸类等。

黄酮类:主要分离自芍药属植物的花部位。

鞣质类:果实部位(部分来自根皮)

芪类:主要分离自芍药属植物的种子中;

三萜和甾体类:分离自芍药属植物的不同部位(比如:根、根皮、根茎、叶、花和愈伤组织等);

酚酸类:大部分发现于芍药属植物的根、根皮中。

经济价值

医药 在中国分布的种类中,多数种类的根、根皮供药用,有镇痉、止痛、凉血散瘀之效。[3]

植物文化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竟夸天下无双艳,独点人间第一香。”“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花之王———牡丹,原产我国,早在8世纪,首先传到日本,18世纪引入欧洲,而后又传入美洲。“天香国色擅名久,艳艳妩媚更可怜。自与洛神魂共附,无人笔下不牡丹。”相传,武则天称帝后,为贺太平盛世,显示帝威浩大,在正值严冬之时,乃令百花齐放,百花不敢违旨,唯有牡丹以为不合时宜,抗旨不从,武则天怒斥它胆大妄为,便将它从长安贬到洛阳,与可怜的洛神为伍。牡丹谪居洛阳并不气馁,仍 然奋发有为,开得更好,蔚成天下第一。从此,每到谷雨时节,洛阳就有牡丹盛会。宋代大文豪欧阳修为此盛会写诗作志。其诗曰:“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其志曰:“时值牡丹盛会,士庶竟为遨游。”古代还有不少关于牡丹的轶事,开元时,明皇李隆基杨贵妃在沉香亭赏牡丹,因为听腻了梨园旧曲,命翰林学士李白进清平调词3首,其中有一首是这样写的:“名花倾国两相欢,长伴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诗中的“名花”是指牡丹,“倾国”则指杨贵妃,以牡丹之美喻贵妃之貌,可谓别出心裁。四相簪花的故事:北宋年间,那时韩琦镇守扬州,就在禅智寺的芍药圃中,忽有一株芍药开了四朵大花,花瓣深红,腰有金线,便是叫金带纬的芍药了。这种芍药从所未有,极是珍异。下属禀报上去,韩琦驾临观赏,十分喜欢,见花有四朵,便想再请三位客人,一同赏花。那时扬州有两名出名人物,一是王珪(guī),一是王安石,都是大有才华见识之人。韩琦心想,花有四朵,人只有三个,未免美中不足,另外请一个人吧,名望却又配不上。正在踌躇,忽有一人来拜,却是陈升之,那也是一位大名士。韩琦大喜,次日在芍药圃前大宴,将四朵金带纬摘了下来,每人头上簪了一朵。这故事叫做“四相簪花宴”,这四人后来都做了宰相。自从唐明皇一句话以后,用芍药花香来醒酒的风气便风靡一时,朝野上下,凡有宴饮必定将各色芍药折下,入在海盘之内,摆在餐桌中心。古人宴饮时巡酒至末座那一杯酒叫婪尾酒,芍药在殿春开放,春季最后的时刻是属于芍药的,所以人们也把芍药叫做婪尾春[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