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紫道弯弯傍小河(谢广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紫道弯弯傍小河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紫道弯弯傍小河》中国当代作家谢广森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紫道弯弯傍小河

每次回老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去村前的小河边走走。

村前的小河,离我家的百年老屋,只有百来步远。

它是流在小村绿绿田畈间的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起源于村西的马头山山脚,汇入村东龙山山下另一条大河的入口处,长约3公里、宽仅10米左右。

村前这条小河小的虽没有一个正规的名字。但它却像一条翡翠式的项链,串起了我童年时光的所有足迹;串起我在老家拥有过的——最为快乐、最为难忘的一些记忆

因而,在外工作的我,每当回到老家,除了经常到村子的屋后山,到那些小山道上默默地走走爬爬之外,而走得最多的地方,还是这条弯来弯去的小河河边。

村里的小河不仅没有一个正规的名字。这小河旁也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我去走的时光,大部分是绕着一些田埂而行。每每去走一回,不是让庄稼、杂草上的露水打湿了裤脚,就是踩了一鞋子的烂泥回家。

尽管是这样,每次回老家,我都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到小河边去走。因为走在这条小河边;走在小河边的这些田埂上;小河里那哗哗流淌着的河水声,在耳畔、在心中,便会浮现出60多年前,在小村我所经历过的那些童年的往事与图景;连同那些乡愁、乡情,乡意,便会触景生情地一一飘来、涌来。

在这条小河的河道里,那些河弯处、水坝里,我小时候捉到过老鳖,鳗鱼、鲶鱼、鲥鱼;那些水头上捞过整桶、整桶的大水鱼;那些河湾里当年和父亲劳作回来,在星光月光下我俩一同洗澡、搓背;那些小河旁,我曾和母亲一起采过猪草、摘过野菜;那些地方我放过牛羊…每走一回,这些与父母同在的日子与童年的记忆,便会让老家的小河一一点亮。

如今的老家,太阳还在;星星和月亮还在;村子还在;村里的屋后山还在;村前的小河也都还在。但我老家的老屋不在了;我那最亲、最爱、最为慈祥的父母却也一个都不在了!20年前,我的老家,就成了没了父亲母亲的老家。

尽管老家已没了老屋也没了老父亲老母亲,可回老家时,我一样会到村前的小河边走来走去地走。走在老家的小河边,就像我小时候走在父母的身边一样。

去年侄儿结婚,一年多没去过老家的我,又一次去了我们那个名叫前山排的小村。

这次回老家也一样,当屋后山的太阳,还没爬上山岗的时候,我迎着老家的晨风、踏着老家的晨露,一人便又到老家的小河边去走了起来。

仅一年没来老家,想不到村前这条名不见经传、弯弯曲曲小河边,居然也铺出了一条漂亮的紫道来了!紫道两旁还栽着行行桂花树和刺柏。让我顿觉惊奇无比、感慨不已。

紫道。是用细碎的石子与柏油及紫红色的染料一并构成,既防滑、又护脚、养脚,而色彩又极为醒目、亮眼、美观。

这紫道。最早我是在电视的银屏上见过。那是奥运会、亚运会跑道上专用的建材。后来一些学校里的操场上也有了;再后来一些城里的公园里、绿道、江堤、游步道也相继采用了。

每当我步行、或骑着自行车在紫道上的时候,人都有着一种轻舞飞扬的惬意;一种文明进步的拥有与行走奢侈的爽朗。

钱塘江畔的“七彩绿道”、珠海的“情侣大道”、武汉的“风情大道“ ,包括我女儿家小区公园里,新铺的一条环河的紫色游步道,都让我过步不忘、爱念在怀。

可怎么也想不到,如今在我们这幺小的小山村里;在我原老屋的家门口;在这弯弯曲曲的小河旁,居然也铺起了这种紫色的游步道来!让小村里的村民们,在早晨、在晚饭后,也可以像城里、镇上的居民们一样,在紫色的游步道上悠闲地散起步、健起身来。

我走在老家村前小河边,走在这条紫色游步道上的时候,抚今追昔地转过身子,朝小村望望。望望掩映在绿树、翠竹丛中的小村村落;望望村民们那次鳞栉比、错落有致的一幢幢西洋式的别墅;我在感慨万千的同时,一种想回老家过晚年,过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意、羡慕之情便也油然而生。

记得8年前的一次回老家,我走在老家的小河边,面对家乡当时的环境,曾生发出不少的感慨。回到杭州,在键盘上还敲出篇《家乡不可爱》的散文贴至网上。可时过8年后的今天,家乡在“五水共治”“美丽乡村”的建设下;在防尘、防污、防霾的一一管控下,还真是有了新模样、有了新气象了。

如今老家的河里、塘里的水不但一一变清了;原已没有鱼虾的小河,山塘,那鱼虾们又回来了!那郁郁葱葱的屋后山山上,已有成群结队的野猪,来偷吃村民们种在地里的番薯、玉米了!村子变干净、整洁了;不少村民们在房前屋后和院子里,也像日本的村民们一样,流行种植一些珍贵的树木和养护花卉了;而小村里的空气,也更加清新了起来…如今我老家的小村的确变了,已变成了一个秀气、清纯、文静的大姑娘、大美女了![1]

作者简介

谢广森 建德市林业局 。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