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紫云县猫营镇沙坎小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紫云县猫营镇沙坎小学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走科学发展道路。通过《考绩考勤制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细则》等制度,实行制度化管理,强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通过开展业务培训、读书活动、基本功训练、业务竞赛等系列活动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教师。全校教职工以“爱岗敬业,务实创新”为教风[1],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坚持“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的教育理念,凝神聚力,奋发实干,夯实基础。学校采用了“班级量化评估”的方法进行班级管理,同时开展“好习惯伴我行”的习惯养成教育[2]和“争做‘新三好’”的争优评先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

校园咨询

山海情相牵携手战贫困——青岛即墨与紫云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小记

地处黄海之滨的青岛市即墨区,早在1996年就跨越千里与紫云自治县紧密相连,结下深厚“兄弟情谊”。2016年以来,紫云即墨两地按照党中央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指示要求,提高站位、聚焦精准、深化帮扶,围绕产业、医疗、劳务、教育等领域深入协作,在携手奔小康的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

在紫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关键时期,青岛市即墨区结合紫云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围绕致贫“痛点”、脱贫“堵点”,找准切入点,“点穴式”精准施策,全力打通最后“一厘米”,助力紫云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找准帮扶路径助推产业发展

近年来,结对帮扶紫云的青岛即墨,结合紫云山地农业发展的实际,在项目引进、资金扶持、技术支持等方面积极提供帮助,为紫云产业发展、农产品销售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科技助力,小菌菇撑起群众致富伞。为助推紫云食用菌产业走上正轨、做大做强,即墨区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积极打造“青岛高校技术+即墨资金支持+紫云本地龙头企业带动”的东西产业协作新模式,由青岛农业大学专家教授进行技术帮扶,与当地龙头企业优纤贝共建菌菇实验大棚,量身定制了“大棚栽培以香菇为主、林下栽培以大球盖菇为主”的方案,因地制宜确定主栽品种,同时加大对技术从业人员、致富带头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栽培管理技术培训力度,结合实际编写的《紫云县大棚栽培香菇标准化生产技术指南》,成为当地人手一份的“香菇生产一本通”。今年上半年,紫云完成大棚香菇生产2000万棒,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累计培育致富带头人100人,培训技术从业人员、建档立卡贫困户396人;带动周边6个乡镇300名农民致富,为贫困户脱贫提供了坚实支撑。

资金支持,红芯红薯提质增效。为做大做强“一县一业”红芯红薯产业,今年,紫云共投入青岛对口帮扶资金2000万元,全县种植红芯红薯3.5万亩。为助力紫云红芯红薯产业健康发展,今年5月即墨区农业专家组到紫云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技术帮扶,围绕红芯红薯品种提纯复壮、配方施肥、栽插模式、病虫害防治、薄膜覆盖、农业机械应用等方面有针对性加强技术指导,有力保障了红芯红薯质量和产量双提升。

“保险+期货”项目,为蛋鸡产业保“价”护航。为免除群众后顾之忧,激发增收致富的主观能动性,即墨区在紫云挂职干部多方沟通协调,银河期货青岛营业部与紫云开展合作,将“保险+期货”金融模式首次引入贵州,借助大连商品交易所“农保计划—专项扶贫”项目政策,争取大连商品交易所100万元无偿资金支持,在紫云开展鸡蛋产业“期货+保险”项目,覆盖紫云县域蛋鸡养殖合作社、741户蛋鸡养殖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对鸡蛋分批次投保,共同保障地方养殖、种植类农业合作社的经营收入。

聚焦脱贫攻坚用心帮用情扶

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切实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此,青岛即墨实施组团式结对帮扶、项目资金支持、“点对点”就业帮扶等方式,在提升紫云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水平方面予以大力帮助。

让孩子有更好的教育环境。即墨和紫云结对帮扶以来,先后安排110余名骨干教师赴当地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帮扶,2019年开始又通过名师名校长送教上门、紫云业务骨干赴即墨培训等方式,专题培训紫云骨干教师1100余人次。紫云122所中小学全部与即墨区学校结对,并投入帮扶资金3382万元,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小学3所,有效解决了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点学生上学难问题。

猫营镇沙坎村受地质滑坡威胁而搬迁避让,原猫营镇沙坎小学学生分流到10公里以外的黄土小学就读,四至六年级学生住校,三年级以下和幼儿园学生由家长接送,不仅路程远,而且没有客运车辆,接送学生非常困难,既耽误家长务工,还存在很大交通安全隐患;宗地镇大地坝小学一直受地质灾害威胁,2015年撤并后,原大地坝小学学生分流到宗地镇宗地小学、幼儿园和邻县学校就读,上学路程往往需要一两个小时。为保障适龄儿童就近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经紫云相关部门和即墨区挂职干部实地调研,多方筹措即墨对口帮扶资金252万元、100万元,分别在沙坎村和大地坝村新建格碰小学和大地坝小学,彻底解决了两地适龄儿童上学问题,使教育保障网进一步织密织牢。目前,这两所小学已动工建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