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纳特·汉姆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纳特·汉姆森 Knut Pedersen克努特· 哈姆孙 Knut Hamsun的化名,(1859年8月4日 - 1952年2月19日)出生于挪威洛姆一个裁缝家庭中。挪威小说家,戏剧家,诗人[1]

1920年,以《大地的成长》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他最著名的作品,在世纪之交的新浪漫主义起义中,他将小说从过度的自然主义倾向中解救出来。[2]

汉姆森在第二次大战,挪威被占领期间为德国人提供了支持。战争结束后,他被以叛徒的身份入狱,但鉴于他的年龄,对他的指控被撤销。但是,他并必须支付罚款,这使他在财务上陷入了困境。

1952年,在格里姆斯塔德老人院逝世。[3]

早期

汉姆森来自农民,他的童年大部分时间都在Nordland县偏远的Hamarøy度过,几乎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

九岁时便离家到一个叔叔家干活糊口。但是沉重的体力劳动和粗暴的惩罚,把汉姆森逼上流浪之途。他到鞋店当学徒,在小铺做店员,乃至当小贩、修路工。

汉姆森十八岁开始写作,那时他是挪威北部Bodø的一名制鞋匠的学徒。

为了生计,还两度去美国,在芝加哥,北达科他州和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市担任各种主要的兼职工作。

在接下来的十年中,颠沛流离的生活,及各种各样的工作,使汉姆森饱尝饥寒交迫的痛楚。

汉姆森在三十岁成名。

饥饿中的成名

成名作是《饥饿》,写一个小镇青年凭投稿生活的窘况。汉姆森将饥饿中产生的下意识、幻觉、变态,写得极为细腻生动。[4]

强烈的讽刺意味明显偏离了当时典型的挪威小说的社会现实主义。但清新的观点和激动的抒情风格,对欧洲作家产生了恻动人心的影响。甫一问世,即震惊世界文坛,使 克努特·哈姆孙一夜之间名闻全欧,奠立了他在文坛地地位。[5]

攻击挪威偶像

汉姆森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的演讲,这表明他对奥古斯特·斯特林伯格( August Strindberg)的痴迷,并攻击了亨里克•易卜生( Henrik Ibsen)和列夫·托尔斯泰( Leo Tolstoy)等偶像,随后他创作了一系列作品,一直持续到他去世。

承认他是大师

汉姆森与纳粹的合作严重损害了他的声誉。

但是在他去世后,他的作品有了至关重要的引响,他的意识流和内心独白手法,以及新的翻译使它们再次受到国际读者的欢迎。

1949年,90岁时发表《杂草丛生的道路》上,这部分是回忆录,部分是自卫。但最重要的是,它是充满活力的自然和季节印象的宝库。他刻意的非理性主义以及任性的、自发的、印象派的风格在整个欧洲都有广泛的影响。

马克西姆·高尔基(Maxim Gorky),托马斯·曼(Thomas Mann)和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等作家都承认他是大师。

著作

三部曲

汉姆森写了不少以流浪"贫穷为题材小说。如

《秋天的星空下》

《奏哑弦的流浪者》

《最后的喜悦》。

=中文翻译的作品

1929年,邱韵锋/译,《魏都丽姑娘》,上海:现代书局。

1930年,章铁民/译,《饿》,上海:水沫书店。

1933年,施蛰存/译,《恋爱三昧》,上海:大光书局。

1934年,叶树芳/编述,《饥饿》,上海:中学生书店。

1935年,顾一樵/译,《牧羊神》,上海:商务印书馆。

1946年,罗塞/译,《挪威最佳小说选》,上海:云海出版社。

1987年,裴显亚/译,《爱的奴隶》,长沙市:湖南人民。

2001年,林洪亮等人/译,《大地硕果‧畜牧神》,北京:漓江出版社。

2009年,不著译者,《汉姆生全集》4册,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年,余杰/译,《神秘的人》,新星出版社。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