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红头村
图片来自王庆华

红头村,为隶属台东县兰屿乡的一个行政区,位于兰屿南侧,东与东清村、西与椰油村相邻。 飞鱼传说的起源—红头部落imorod,位在兰屿的东南方,传统的地界是自现在的核废厂至红头溪,与渔人部落为邻。背山面海,坡度较其他部落大。红头溪为主要灌溉水的来源,部落后方及右边到青青草原是主要耕作地,植地瓜和芋头等主食。八代湾和小兰屿是部落主要海洋渔猎范围,部落滩头为重要祭典场所。部落前方小八代湾处是祖先长眠之地。现今人口约有80%的达悟人和20%的汉人混居从事商业行为。因距港口与机场近,所以对外开放性较高,移入的人口也较多。部落内的兰屿乡卫生所为守护兰屿人健康的唯一单位,唯一的邮局也在此部落,而争议最大得核能废料贮存场也在红头部落传统界线的末端。[1]

目录

特点

村中有两个部落,分别为红头部落(Imaorod)和渔人部落(Iratay)。在红头部落的八代湾,为飞鱼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每年兰屿第一个举行招鱼祭的地方。自日治时期,许多的设施都设置于此,包含警察派出所、学校、卫生所(现今兰屿别馆[2])、军营、浮浪人收容所(战后为兰指部[3])、神道教寺庙等。目前,兰屿唯一的兰屿机场、卫生所、邮局、乡公所也位于此村。


红头部落

达悟族人称红头部落为“Imaorod”,意指人口众多。根据传说,当地天神将石头和竹子中,投下人间,石头落在Jikomaimoron山顶上,竹子则落在山脚下,后来石头与竹子分别蹦出一位男孩。之后两人的生殖器与膝盖相互摩擦,各自从左右膝盖生出一男一女,他们相互结为夫妻并生下后代,却都是瞎子,最后,他们相互交换,终于有健全的后代[4]

外来者称呼

  • 1877年,兰屿被并入台湾府恒春县,命名红头部落为白石社[5]
  • 1897年,日治时期至此调查的陆军少校菊池河田刚,以调查队员姓氏命名红头部落为佐野村[5]
  • 1904年,改以达悟语记音片假名。
  • 1947年,战后称其红头部落。

景点

  • 八代湾
  • 兰屿文物馆

参考资料

  1. 红头部落,兰色大们,2020
  2. 兰屿社区发展旅游规划及社区培力计画 (PDF). 海洋国家公园管理处. 2010-12. 
  3. 放逐孤岛的他者:兰屿、农场、管训队与外省老兵的生命史 (PDF). 台东县政府. 2007. 
  4. 红头部落 Imaorod. 台湾原住民族资讯资源网. 
  5. 5.0 5.1 黄清琦. 兰屿部落“被命名”的经过. 2016-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