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糌粑」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rollbackEdits.php mass rollback)
(1 個標籤回退)
 
(未顯示由 6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9 次修訂)
行 1: 行 1:
'''糌粑''' [zān bā]
 
==简介==
 
 
[[File:8a36a6d6b2a441ed9d840a9653394380.jpg|缩略图|400px|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糌粑]]
 
[[File:8a36a6d6b2a441ed9d840a9653394380.jpg|缩略图|400px|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糌粑]]
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会给你双手端来喷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面,金黄的酥油和奶黄的“曲拉”(干酪素)、糖叠叠层层摆满桌。糌粑是将青稞洗净、晾干、炒熟后磨成的面粉,食用时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搅拌均匀,用手捏成团即可。它不仅便于食用,营养丰富、热量高,很适合充饥御寒,还便于携带和储藏。
+
''' 糌粑''':(zān ba) 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会给你双手端来喷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面,金黄的酥油和奶黄的“曲拉”(干酪素)、糖叠叠层层摆满桌。糌粑是将青稞洗净、晾干、炒熟后磨成的面粉,食用时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搅拌均匀,用手捏成团即可。它不仅便于食用,营养丰富、热量高,很适合充饥御寒,还便于携带和储藏。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行 10: 行 8:
 
|主要食材||青稞、豌豆|| 分    类||面食
 
|主要食材||青稞、豌豆|| 分    类||面食
 
|}
 
|}
==词语解释==
 
糌粑 zān ba,“粑”读轻声ba
 
 
(zanba,an Tibetan food,roasted qingke barley flour)
 
 
有人恶搞读音为“咱爸”“赞吧”等。
 
 
zān ㄗㄢˉ
 
 
〔~粑〕青稞麦炒熟后磨成的面,是中国藏族人的主食(“粑”读轻声)。
 
 
 
==历史传承==
 
==历史传承==
  
行 26: 行 13:
  
 
 糌粑比冬小麦营养丰富,又携带方便,出门只要怀揣木碗、腰束“唐古”(糌粑口袋),再解决一点茶水就行了,用不着生火做饭。把糌粑倒进一个叫“唐古”的皮口袋里,再加入酥油茶,一手抓住袋子的口,一手隔袋抓捏,一会儿,喷香的糌粑便可入口了。
 
 糌粑比冬小麦营养丰富,又携带方便,出门只要怀揣木碗、腰束“唐古”(糌粑口袋),再解决一点茶水就行了,用不着生火做饭。把糌粑倒进一个叫“唐古”的皮口袋里,再加入酥油茶,一手抓住袋子的口,一手隔袋抓捏,一会儿,喷香的糌粑便可入口了。
 +
<ref>[http://tool.xdf.cn/youlai/zanba.html 糌粑的由来],我的新东方</ref>
 
==制作方法==
 
==制作方法==
 
 糌粑的加工制作分两道工序:一是炒青稞,二是磨糌粑。
 
 糌粑的加工制作分两道工序:一是炒青稞,二是磨糌粑。
行 48: 行 36:
  
 
 由于糌粑吃法简单,携带方便,很适合[[游牧生活]]。牧民们出远门时腰间总要挂一个糌粑口袋,饿了,就从口袋里抓把糌粑吃。有时,他们从怀里掏出个木碗,装些糌粑,倒点酥油茶,加点盐,搅拌几下,抓起来就吃。有时,边吃糌粑,边喝酥油茶。
 
 由于糌粑吃法简单,携带方便,很适合[[游牧生活]]。牧民们出远门时腰间总要挂一个糌粑口袋,饿了,就从口袋里抓把糌粑吃。有时,他们从怀里掏出个木碗,装些糌粑,倒点酥油茶,加点盐,搅拌几下,抓起来就吃。有时,边吃糌粑,边喝酥油茶。
 +
<ref>[http://shop.bytravel.cn/produce/7CCC7C91/ 糌粑],博雅特产网</ref>
 
===新年习俗===
 
===新年习俗===
 
 藏族过藏历年时,家家都要在藏式柜上摆一个叫“竹索琪玛”的吉祥木斗,斗内放满青稞,糟极和卓玛(人参果)等,上面插着青稞穗、麦穗花校和一种叫“孜卓”的绘有太阳、月亮、星星图案的彩脾。邻居或亲戚朋友来拜年,主人便端过“竹索琪玛”,客人用手抓起一点糌粑,向空中连撤三次,再抓一点放进嘴里,然后说一句“扎西德勒”(吉祥如意),表示祝福。
 
 藏族过藏历年时,家家都要在藏式柜上摆一个叫“竹索琪玛”的吉祥木斗,斗内放满青稞,糟极和卓玛(人参果)等,上面插着青稞穗、麦穗花校和一种叫“孜卓”的绘有太阳、月亮、星星图案的彩脾。邻居或亲戚朋友来拜年,主人便端过“竹索琪玛”,客人用手抓起一点糌粑,向空中连撤三次,再抓一点放进嘴里,然后说一句“扎西德勒”(吉祥如意),表示祝福。
 +
<ref>[https://www.360kuai.com/pc/9cbf3856a16954166?cota=3&kuai_so=1&sign=360_e39369d1&refer_scene=so_3 西藏人为啥这么爱吃糌粑?一天三顿都离不开它],快资讯,2019-11-02</ref>
  
 
==制作视频==
 
==制作视频==
行 57: 行 47:
 
{{#ev:youku|XNDAyNDU4OTg1Mg|640|center|<big>生于70年代</big>|frame}}
 
{{#ev:youku|XNDAyNDU4OTg1Mg|640|center|<big>生于70年代</big>|frame}}
 
</center>
 
</center>
 +
<center>
 +
{{#iDisplay:k0672r5s8h8|640|370|qq}}
  
== 糌粑制作方法==
+
舌尖上的中国:西藏糌粑 酥油茶,品味高原上的美味!
 +
 
 +
{{#iDisplay:u0652vtycgp|640|370|qq}}
 +
 
 +
藏民早餐:酥油茶和糌粑
 +
 
 +
</center>
 +
== 外部链接==
 
*[https://www.xiangha.com/techan/928.html  香哈网]
 
*[https://www.xiangha.com/techan/928.html  香哈网]
 
*[https://www.meishij.net/china-food/xiaochi/xizang/13396.html 美食杰]
 
*[https://www.meishij.net/china-food/xiaochi/xizang/13396.html 美食杰]
行 64: 行 63:
 
*[http://www.xiachufang.com/category/1016462/ 下厨房]
 
*[http://www.xiachufang.com/category/1016462/ 下厨房]
  
 
+
==参考资料==
  
  

於 2022年8月25日 (四) 12:31 的最新修訂

藏族牧民傳統主食之一----糌粑

糌粑:(zān ba)是藏族牧民傳統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麵的藏語譯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會給你雙手端來噴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麵,金黃的酥油和奶黃的「曲拉」(乾酪素)、糖疊疊層層擺滿桌。糌粑是將青稞洗淨、晾乾、炒熟後磨成的麵粉,食用時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攪拌均勻,用手捏成團即可。它不僅便於食用,營養豐富、熱量高,很適合充飢禦寒,還便於攜帶和儲藏。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糌粑 英文名 Roasted barley flour
主要食材 青稞、豌豆 分   類 麵食

歷史傳承

糌粑是藏族牧民傳統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麵的藏語譯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會給你雙手端來噴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麵,金黃的酥油和奶黃的「曲拉」(乾酪素)、糖疊疊層層擺滿桌。酥油是從牛奶中提煉出來的奶油,糌粑是將青稞炒熟後,用手磨磨成的粉。藏族人一日三餐都有糌粑。糌粑,名字聽起來新鮮,實際上就是青稞炒麵。糌粑的製作方法是,將青稞(屬大麥類,有白色、紫黑色二種)曬乾炒熟、磨細、不過篩,這樣製成的炒麵便是可以食用的糌粑了。糌粑與我國北方的炒麵有點相似,但北方的炒麵是先磨後炒,而西藏的糌粑卻是先炒後磨,不除皮。吃糌粑時,碗裡放上一些酥油,沖入茶水,加點糌粑面,用手不斷攪勻。

糌粑比冬小麥營養豐富,又攜帶方便,出門只要懷揣木碗、腰束「唐古」(糌粑口袋),再解決一點茶水就行了,用不着生火做飯。把糌粑倒進一個叫「唐古」的皮口袋裡,再加入酥油茶,一手抓住袋子的口,一手隔袋抓捏,一會兒,噴香的糌粑便可入口了。 [1]

製作方法

糌粑的加工製作分兩道工序:一是炒青稞,二是磨糌粑。

炒青稞

炒前將青稞用水洗淨,晾乾水汽。

用陶罐爆青稞花:先將粗沙粒倒入罐中加溫,直到罐底將近燒紅,立即將適量青稞倒入罐中,握住雙耳將罐端起搖動。幾分鐘後,罐內冒煙並發出青稞的爆裂聲。待爆裂聲基本停止,青稞花即爆成,用鐵篩將沙子漏盡。

用鐵鍋炒青稞花:將適量青稞倒入鐵鍋,逐漸加熱,並不斷用灌木枝條刷在鍋中翻動,以使青稞受熱均勻,直到爆出青稞花來。昌都及林芝地區和藏北牧區用平底鐵鍋,有時加沙子,但大量炒青稞時則不加沙子。因灶前溫度高,掌握火候的人往往汗流浹背。若做精糌粑,青稞花還要裝入皮口袋用腳踩踏,剩下青稞花心。

磨糌粑

多用水磨,水磨安在水渠上或天然溪流上。下磨盤固定,上磨盤與木製水輪軸杆固定連接。軸杆穿過下磨盤中央的孔下伸,下端安水輪,由軸杆帶動上磨盤轉動。上磨盤有進料口,進料口上端安一固定的皮漏斗,內裝青稞花。在漏斗下端綁一橫木,橫木末端垂直地安一短棒,與上磨盤邊緣接觸。磨盤轉動就震動木棒,青稞就徐徐流入磨盤進料口,不斷磨出糌粑來。昌都地區則插一棍在漏斗內,下端懸在進料口,磨盤轉動時同樣震動漏斗口。藏族的水磨在高原傳統的糧食加工工具里是比較有效的器械,表現了藏族人民的智慧,直到今天仍廣泛使用。

糌粑是用青稞同洗淨的細砂混合經火炒熟,再將細沙篩除後磨成粉而成。

食用方法

藏族過藏曆年時,家家都要在藏式柜上擺一個叫「竹索琪瑪」的吉祥木斗

方法一

食用糌粑時一般用酥油茶和糌粑面攪拌後即可,有條件時可再加白糖和奶渣,這樣可以增添美味,增加食慾感;漢族食用糌粑時,如果沒有酥油茶,可用豬化油或熟清油代替,再加開水和白糖攪拌即可食用。無論採用哪種方法,攪拌後的糌粑面均含有大量脂肪,不宜食入太多,應少食多餐,這樣才有利於消化吸收。

方法二

吃糌粑時,碗裡放上一些酥油,沖入茶水,添上炒麵,用手攪拌。拌時,先用中指將炒麵向碗底輕搗,以免茶水溢出碗外;然後轉動着碗,並用手指緊貼碗邊把炒麵壓入茶水中;待炒麵、茶水和酥油拌勻,能用手捏成團,就可以進食了。食時用手不斷在碗裡攪捏,揉合成團,用手往嘴裡送。藏族群眾吃飯一般不用筷子、勺子,只用手抓。

由於糌粑吃法簡單,攜帶方便,很適合遊牧生活。牧民們出遠門時腰間總要掛一個糌粑口袋,餓了,就從口袋裡抓把糌粑吃。有時,他們從懷裡掏出個木碗,裝些糌粑,倒點酥油茶,加點鹽,攪拌幾下,抓起來就吃。有時,邊吃糌粑,邊喝酥油茶。 [2]

新年習俗

藏族過藏曆年時,家家都要在藏式柜上擺一個叫「竹索琪瑪」的吉祥木斗,斗內放滿青稞,糟極和卓瑪(人參果)等,上面插着青稞穗、麥穗花校和一種叫「孜卓」的繪有太陽、月亮、星星圖案的彩脾。鄰居或親戚朋友來拜年,主人便端過「竹索琪瑪」,客人用手抓起一點糌粑,向空中連撤三次,再抓一點放進嘴裡,然後說一句「扎西德勒」(吉祥如意),表示祝福。 [3]

製作視頻

美麗中國鄉村行: 糌粑一定要現吃現做, 做法簡單, 香甜可口

生於70年代

舌尖上的中國:西藏糌粑 酥油茶,品味高原上的美味!

藏民早餐:酥油茶和糌粑

外部鏈接

參考資料

  1. 糌粑的由來,我的新東方
  2. 糌粑,博雅特產網
  3. 西藏人為啥這麼愛吃糌粑?一天三頓都離不開它,快資訊,2019-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