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粗鳞矛头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粗鳞矛头蝮
图片来自reptarium

粗鳞矛头蝮学名Bothrops asper),又名三色矛头蝮, 是一种大型的矛头蝮蛇,目前并没有任何已确认亚种[1]。其具有与躯干有著明显分别的三角状头部,表面体色偏深而腹部多为米黄色。

它们分布于墨西哥南部至南美洲北部一带,主要栖息在各种低地生境并以小型动物为食。

因活动范围接近民居,而成为当地蛇咬个案的主要元凶,并因此被认为是有关地区最危险的蛇类;亦因具有高度危险性而被描述为“终极蝮蛇”。其毒液由多种毒素组成,主要破坏肌肉及组织且能造成严重的组织坏死。不过,致命的蛇咬个案随著医疗科学的进步而不断地减少。

特征

粗鳞矛头蝮头部宽大扁平、呈三角形,一般为深或浅棕色,有时甚至是黑色,并与躯干有明显的分别。它们长有眼眶纹及不同的背部与腹侧斑纹。腹侧多为黄、乳白或灰白色并带有深色斑点,这些斑点在身体的后半部较为稠密;另也有深色三角状的大斑,这些三角斑的边缘偏灰,平均每个个体都有18-25条这样的斑纹;躯干的两边有时亦带锯齿状线条。其背部颜色种类繁多,包括:墨绿、灰、浅或深棕色,腹部多为米黄色。

其为大型的矛头蝮蛇,体重最大可达6公斤(13英磅),平均体长介乎1.2至1.8公尺(3.9至5.9英尺),而有记录的最大个体为一只长2.5公尺(8.2英尺)的雌性[2][3]。此物种亦是最具两性异形特点的蛇类之一。

雌雄在出世时体型相若,但到了7-12个月大时,雌性的平均成长速度会远超雄性,它们的躯干也会较雄性的结实,毒牙也较长。粗鳞矛头蝮随著分布地的不同有很大的表型差别,这也使人们很难清楚地将其辨认,并特别容易和普通矛头蝮混淆。后者的体色偏黄或褐,并带有方形或梯状斑纹。

行为习性

捕猎

此蛇为夜行性并喜欢独居,食物一般为中小型哺乳动物(如鼠类)、青蛙、蜥蜴。 它们经常躲藏在河流或溪流旁的枯叶下或树根边,静候猎物走进攻击范围之内,有时亦会外出晒太阳取暖。粗鳞矛头蝮的活跃程度会随著温度及湿度的降低而减退。除了地面,它们的活动范围也包括树上,不过这种行为模式在幼体间较为常见,而幼体亦懂得摇摆形状如虫子般的尾巴吸引猎物(像青蛙)。虽然两性均具有此习性,但雄性的尾巴颜色通常较为鲜艳。[4]

防卫

当受到骚扰时,此蛇会迅速卷曲成S型,并利用尾巴拍打周边的树叶发出声响。它们通常选择逃离现场以避免发生任何冲突,但亦会忽然改变方向发动攻击以自保。 很多人都是因为看不到或忽略了毒蛇的警告信息而被咬伤。有爬虫学家指相比之下,粗鳞矛头蝮在发动攻击时较普通矛头蝮更活跃及更难以预测。由于体型大,它们的攻击范围亦非常远,距离可达蛇身的一半长度。爬虫学家哈迪(1994年)更将其描述为“终极蝮蛇”。

繁殖

粗鳞矛头蝮为胎生动物,繁殖周期与每次诞下的幼儿数目均因分布地的不同而有所参差,另亦具季节性。以分布在太平洋及大西洋沿岸地区的种群为例:前者的繁殖时间为九月至十一月,雌性会在四至六月期间产下五至四十只(平均值为18.6)、体型介乎28至34.6公分(11.0至13.6英寸)长及6.7至13.1克(0.24至0.46盎司)重的幼体;而反观后者,它们的繁殖期通常在三月,并在九至十一月期间诞下十四至八十六只(平均值为41.1)、体型为27至36.5公分(10.6至14.4英寸)长及6.1至20.2克(0.22至0.71盎司)重的小蛇。不过,这两个地区个体的怀孕期均在六至八个月不等,而刚出生幼体的大小则视乎母亲的体型。[5] 此物种平均产下的幼崽数目为所有美洲蛇类之冠。

目前尚无记录到此蛇雄性间的求偶斗争,雌性有可能每次和多个雄性交配。在交配期间,公蛇会做出一系列的求偶动作,并紧追著缓慢移动的母蛇,最终母蛇会静止下来并摆出交配的姿势。至今仍不太清楚此矛头蝮的交配期每年是一次还是两次。

参考文献

  1. Bothrops asper. ITIS (整合分类学资讯系统). [2015-01-07]. 
  2. Campbell; Lamar, Jonathan; William. The Venomous Reptiles of the Western Hemisphere. Ithaca and London: Comstock Publishing Associates. 2004: 870. ISBN 0-8014-4141-2. 
  3. O'Shea, Mark. Venomous Snakes of the World. United States: New Holland Publishers Ltd. 2011 (original edition 2005). ISBN 1-84773-871-0. 
  4. Mattison, Chris. The New Encyclopedia of Snakes. New Jersey, US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and Oxford). 2007;first published in UK by Blandford (1995). ISBN 0-691-13295-X. 
  5. Solórzano, Alejandro; Cerdas, Luis. Reproductive biolog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Terciopelo, Bothrops asper Garman (Serpentes, Viperidae), in Costa Rica. Herpetologica. 1989, 45 (4): 444–450 (德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