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粗毛兔
原图链接

粗毛兔[1](拉丁学名:Caprolagus hispidus),和其他兔子相比,耳朵短一些,毛的为棕黑色。通常活动于高海拔草原和沼泽地区,黎明和黄昏最为活跃,草食性。是原住于喜玛拉雅山山脚的一种野兔[2],世界最稀有的兔形目物种之一,与其他兔类相比,耳朵短而小,毛色棕黑。它们曾经非常常见,但因林业砍伐、农业开垦及人类居住地的扩张,而逐渐失去了它们的栖息地。

目录

形态特征

粗毛兔头尾长42-47厘米;尾长7-8厘米;雄性重量1.8-2.6公斤;雌性重量2.2-3.2公斤。粗毛兔额骨头很宽,耳朵短。体色深棕色,背部夹杂黑色,腹部胸部为白色。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粗毛兔喜欢生活在高草草原地区的平坦、排水良好的区域。雨季来临时,粗毛兔头部的毛会减少,因而会转移到附近的丘陵地带的森林生活。

生活习性

  • 活动:对粗毛兔的活动记载极少,当地人观察到其行动缓慢。粗毛兔通常独居,属夜行动物,暂未发现穴居或筑巢,通过茅草岩屑和粪便沉积来显示占领的领土。
  • 食性:粗毛兔是植食性动物,主要以植物的叶子、根、块茎及树皮、木材为食。

生长繁殖

粗毛兔有限的繁殖信息表明,他们的平均产仔数很小。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分化。


物种现状

因为人类的扩张导致粗毛兔栖息地丧失,粗毛兔数量急剧减少,是世界上最稀少的哺乳动物之一。且无法人工繁育粗毛兔,有记载粗毛兔为防止人类饲养而自杀。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濒危(EN)。


参考文献

  1. 粗毛兔. 个人图书馆. 2019-12-08. 
  2. 粗毛兔简介. sbik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