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米粑的味道(苏小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米粑的味道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米粑的味道》中国当代作家苏小燕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米粑的味道

“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水隔南山人不渡,春风吹老碧桃花”,从大文豪苏试笔下走出来的小城,就是我的家乡——都昌,“米粑”是素有中国牙都、珍珠之乡、候鸟王国之称的都昌名吃。

外形似饺子的米粑也叫“孝心粑”,相传始于东晋名将陶侃为了孝敬病重的母亲发明制作了“米粑”,几日没有胃口的陶母食之皮薄鲜美的米粑赞不绝口,连食数个。陶母去世后,每年清明陶侃常以“孝心米粑”怀念贤母。

做清明粑的这一习俗一直保留至今,每年的清明节,中元节是全城做粑的日子。张家做好了给李家端过去一碗热乎乎的米粑尝尝,李家的粑出锅了也会回赠一碗以表谢意,小小的米粑成了增进睦邻友好情谊使者。

好吃的味道会上瘾,智慧的先辈总能找到更多吃米粑的“借口”。小孩子出生的时候家里要做“洗三粑”,分给四舍五邻亲朋好友品尝沾染喜气。周岁的时候要吃“岁周粑”和十二个“伴娘粑”。传说宝宝周岁以内每个月都有一位天上的娘娘保佑着。伴娘粑自然是为了“感谢”十二个娘娘的。等到十岁生日那天,全家又热热闹闹地做粑庆祝了。听长辈说有“粑”才有“根”,“粑根”的谐音是“巴根”, 猜想一定是祈福孩子能长成一棵根茎紧紧巴住泥土的参天大树吧。

四十岁生日那年,赶巧我在娘家。姐姐端过来一大碗白白嫩嫩的米粑:“好不容易回家一次,正好你生日,来不及做粑,我专门去买了些,咱'巴巴根”!长姐如母,小时候宠我,长大了还把当把我当孩子一样疼爱着!

小时候和哥哥姐姐一起去乡村外婆家玩,正巧遇上舅舅家刚盖完楼房,我们还有口福地吃了“上梁粑”,也叫“金钱粑”,从名字都知道小小的粑承载了祖祖辈辈的祈祷和祝福。

米粑既可以当主食也是招待贵宾的特色菜,还是天天吃不厌的早餐。

想吃粑的时候一定是想家的时候,乡愁是一碗米粑。虽然离开家二十多年了,但是对家乡美食依然喜欢和偏爱。“买米粑哦!刚出锅的米粑”, 童年记忆中清晨巷子里那一声声朗朗的吆喝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回乡的游子不吃口米粑算不得完整地回了一趟老家。前几天又看见微信里米粑的诱惑:“最美的风景是你的笑容,最美的味道家乡味道”。远在西藏的同学回家探亲时感慨着。手机里他发给我看的刚出锅的米粑热气腾腾、氤氲叆叇。想起小时候就耳熟能详的那句谚语:“上娇的女儿出锅的粑。”可不是吗?娇羞美丽的新娘子谁不喜欢谁不爱?!

仿佛洁白如雪的“她”正在召唤着我,隔着屏幕似乎可以触摸到它的温热,闻到它的鲜香。想飞回去躁动的心早已按捺不住,寂寞的胃也在咚咚作响。望之不可求,见之不可得,不禁酸酸的。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昨晚梦见小时候过小年的那天家人在一起包粑时的其乐融融。

包米粑可是个大工程。“等到水沸腾的时候,把水倒进米粉里面,用筷子快速搅拌,再用力揉搓,最后的粑粉团要像鸡蛋皮那样光滑才行”,妈妈把揉粑粉的工作交给了哥哥。

馅要提前炒到七八成熟,多油。空气中弥漫着铁锅热油里有腊肉的香气,系着围裙的妈妈正熟练地炒着各种粑馅。等粑粉团好了粑馅也炒好了,梅干菜腊肉馅的熏香扑鼻,豆角豆腐的鲜嫩可口,腊肉萝卜丝的让人垂涎欲滴。

包粑前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四个姐姐们像勤劳的小蜜蜂开始忙碌了。“手指尖尖会绣花,手指团团会做粑”,那一小团粑粉在姐姐们的巧手下捏成了薄如纸,白如玉的粑皮。加上姐姐们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技术,粑皮包上馅就变成玲珑的米粑了,那小小的成就感让人心生欢喜。幸福就是和家人在一起一边包着粑一边说说笑笑的温馨惬意。

灶炉旁的猫咪鼾声均匀。我用小手指在窗户上划开几道水蒸气,不远处有小伙伴们放的烟花五彩斑斓,飘雪的路灯下采买了一堆年货的爸爸正朝着家的方向走来,我们都争先恐的抢着给爸爸开门提东西。

粑要趁热,揭开蒸笼盖那一瞬间,蒸气笼罩,香气四溢, 咬一嘴糍嫩可口。忙碌了一天的一家人围坐在一桌吃着美味,享受着劳动后轻松愉悦的时刻。屋外传来小年放鞭炮的声音,屋内是亲爱的爸爸妈妈和他们一群孩子的欢声笑语,只觉那一入口的米粑甜甜蜜蜜。

我无数次梦回和家人在一起的简单幸福,醒来还会嘴角上扬。可是后来妈妈中风了,导致失语不会咀嚼。家里有一段时间没吃过米粑了,那天妈妈拿了一个米粑径直往嘴巴里送,任凭张开的嘴巴如何努力,却怎么也无法咀嚼,妈妈尝试着几次,可是嘴里的米粑仍然纹丝不动,妈妈像个无助的孩子似的呜呜的哭起来了。纵有千言万语却说不出来话是多么痛苦的事,一旁的我们心疼地搂着安慰妈妈,不忍心看妈妈满是委屈、伤心、无奈的眼睛。除了干着急和舍不得妈妈,我却一点忙都帮不上。那一刻喉咙里像是有东西堵着,只觉得嘴巴里的米粑“苦涩无比”,泪水滑落了一脸,那是忧伤的味道。以至于妈妈走了之后许多年来,我都很害怕回想到那个伤感残忍的画面。

前几年姐姐姐夫专程不远千里带了粑粉过来。在都昌有名气的米粑数大港盐田土塘镇那边,姐夫老家也是那边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向姐夫拜师学艺,在老师的指导下加上我的勤学苦练,包出的粑竟让姐姐姐夫连连称赞。有了老师的认可和鼓励,徒弟便有底气现学现卖。专程邀请了好朋友来家里做客,以娘家招待贵宾最高待遇的米粑奉上。

南北米面,北方的朋友从未听说过米粑为何物,猜想吃怪了面食的北方人定是吃不惯这种在他们看来用米做的“饺子”。好不好吃,吃了才知道。没想到却好评如潮。

“口感吃起来和北方蒸饺完全不一样,米饺有江南的稻香和细腻,还有特有的筋道。”

“软软的,糯糯的,像恋人温柔的唇,人间美味也!”

“小巧精致白皙得像温婉的江南女子。”

我被朋友们的点评逗笑了,还在沾沾自喜的时候,听到他们异口同声来一句:“如果能像吃饺子一样蘸上料就更好,要辣的”。

我很惭愧好客之余忽略了南北文化饮食的差异,忘记了在味觉上的照顾。赶忙调配好一碗蒜蓉浇上红彤彤的辣油。北方的水配南方的米,南方的粑配北方的蒜,有点意思。朋友们边吃边淌汗直呼“得劲,得劲!下次还要来”!

第一次见识这种豪迈直爽泼辣沾料吃粑的场面,一旁的我被那酣畅淋漓的氛围所感染,也好奇地夹起米粑蘸了蘸料,从小不沾辣的我,那辣子一入口瞬间感觉口腔被火焰充满,脑门逼出星星点点的汗。连摆手说“辣,辣!”,吐着舌头急着找水漱口的我也把朋友给逗乐了。

喜爱的食物里藏着走过的路和爱过的人。读初中的东湖学校旁边那家去过几次的卖米粑的早餐店,估计早已消失在日新月异的城市里。给我买过爱心粑吃的他们又在哪里呀?!

人在他乡,味在家乡。无论走多远,念念不忘的那一口米粑,它让远方的人不再孤独。酸甜苦辣皆滋味,人的一生又何尝不是![1]

作者简介

苏小燕,1977年出生于鄱阳湖畔都昌县,求学于上海,定居于郑州,有作品散见各类媒体。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