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届奥斯卡金像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第34届奥斯卡金像奖 | |
---|---|
奥斯卡奖杯 |
第34届奥斯卡金像奖[1]颁奖典礼于1962年4月9日在美国加州的圣莫尼卡公民大礼堂(Santa Monica Civic Auditorium)举行,由鲍勃·霍普(Bob Hope)担任主持人。
目录
关于奥斯卡金像奖
自第一届以来,除1930年和1933年以外,奥斯卡金像奖都是每年举行一次。规定每年3月左右对上一年度的影片和演职员进行评奖。评选和颁发奖由学院组织专门的管理委员会主持。一年一度的奥斯卡颁奖仪式始终是美国好莱坞的一个盛大节日。世界好多国家都通过电视台转播大会盛况。
奖项分布
颁发的奖项有23个,其中除最佳影片奖、最佳女演员和男演员奖、最佳导演奖之外,还有最佳摄影、美工、服装设计、原剧本、改编剧本、改编配乐、剪辑、视觉效果、作曲、音响奖等等。此外,还有给那些在 电影界做出巨大成绩的老演员 和老电影工作者的"特别奖"和一定数量的补充奖。 直到1931年,有个新来的学院女秘书看到这尊铜像,惊呼使她想起了叔叔奥斯卡,一位记者立即把她的话报道出去。从此,人们便把这个人像称为"奥斯卡"。奥斯卡金像奖也因此得名。
奖杯设计
奥斯卡金像由学院早期成员之一赛德里克-吉本斯设计。他在一次宴会上,在桌布上描绘出了金像的草图,并最终由洛杉矶著名艺术家乔治-斯坦利雕刻而成。第一尊金像于1929年5月16日颁发。每尊金像均为合金铸成,再镀以24K纯金。金像高13.5英寸(约34.3厘米),重8.5磅(约3.8公斤),造型为一名手拄长剑的武士站在电影胶片盘上,片盘上的五条轮辐象征着学院最初的五个部分:演员、导演、制作人、技师和剧作者。所有的金像均由芝加哥R.S.欧文斯公司铸造。奥斯卡奖这个别称从何而来已无法考证,最普遍的说法是学院图书馆馆员、后任学院执行主管的玛格丽特-哈里克(Margaret)1931年时曾说这尊金像很像她的奥斯卡叔叔,于是记者和学院的成员们开始以这个名字称呼它。1934年,华特·迪士尼在领奖时引用了这个名字,由此奥斯卡奖这一别称日渐被人们所熟悉。但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一直到1939年才开始正式使用这个名字。
颁奖会场
柯达剧院(Kodak Theatre)位于好莱坞大道 (Hollywood Blvd.)上,2001年11月9日启用,是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的举行地点,在2002年开始成为奥斯卡的永久颁奖地。
柯达剧院,可容纳3,400名观众,设有全美国一个最大的舞台,有120呎宽,75呎深。舞台后的记者室可容纳多达1,500名记者。剧院由柯达公司赞助7500万美元建成,并获此冠名权。
剧院现由洛杉矶市拥有,并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向市政府租用,以举行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柯达剧院的入口摆放有柱装饰,展示自1928年至今所有奥斯卡金像奖得奖人的名字,亦预留位置予未来的得奖人。
在其他时间,柯达剧院则供举办演唱会等表演,及其他种类的颁奖礼。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 第34届奥斯卡金像奖 |
---|---|
颁奖时间 | 1962年4月9日 |
颁奖地点 | 美国加州的圣莫尼卡公民大礼堂 |
主持人 | 鲍勃·霍普 |
最佳影片 | 《西区故事》 |
最佳男主角 | 马克西米利安·谢尔 |
获奖名单
奖项 | 获奖人及作品 |
---|---|
最佳影片 | 《西区故事》 |
最佳男主角 | 马克西米利安·谢尔《纽伦堡审判》 |
最佳女主角 | 索菲亚·罗兰《战地两女性》 |
最佳男配角 | 乔治·查克里斯《西区故事》 |
最佳女配角 | 丽塔·莫雷诺《西区故事》 |
最佳导演 | 罗伯特·怀斯,杰洛姆·罗宾斯《西区故事》 |
最佳原创剧本 | 《天涯何处无芳草》 |
最佳改编剧本 | 《纽伦堡审判》 |
最佳摄影(彩色) | 《西区故事》 |
最佳摄影(黑白) | 《江湖浪子》 |
最佳艺术指导 / 道具布景(彩色) | 《西区故事》 |
最佳艺术指导 / 道具布景(黑白) | 《江湖浪子》 |
最佳服装(彩色) | 《西区故事》 |
最佳服装(黑白) | 《甜蜜的生活/露滴牡丹开》 |
最佳音效 | 《西区故事》 |
最佳电影剪辑 | 《西区故事》 |
最佳特技效果 | 《纳瓦隆大炮/六壮士》 |
最佳原创歌曲 | "Moon River"《蒂凡尼的早餐/珠光宝气》 |
最佳配乐(音乐片类) | 《西区故事》 |
最佳配乐(剧情和喜剧片类) | 《蒂凡尼的早餐/珠光宝气》 |
最佳动画短片 | 《代用品》 |
最佳真人短片 | 《海那边的大东方号》 |
最佳纪录短片 | 《希望计划》 |
最佳纪录长片 | 《天堂在上,污泥在下》 |
最佳外语片 | 《犹在镜中》 |
特别奖
奖项 | 提名名单 |
---|---|
终身成就奖 | 罗姆·罗宾斯William L. Hendricks |
埃尔文·G·撒尔伯格纪念奖 | 斯坦利·克雷默 |
吉恩·赫肖尔特人道主义奖 | 乔治·希顿 |
提名名单
奖项 | 提名名单 |
---|---|
最佳影片 | 《纽伦堡的审判》、《春宵花月夜》、《纳瓦隆大炮》、《江湖浪子》 |
最佳男主角 | 斯宾塞·屈塞 Spencer Tracy 《纽伦堡的审判》、查尔斯·博耶 Charles Boyer 《春宵花月夜》、斯图尔特·惠特曼 Stuart Whitman 《伤痕》、保罗·纽曼 Paul Newman 《江湖浪子》 |
最佳女主角 | 杰拉丹·佩姬 Geraldine Page 《夏日烟云》、娜塔莉·伍德 Natalie Wood 《天涯何处觅知音》、派珀·劳瑞 Piper Laurie 《江湖浪子》、奥黛丽·赫本 Audrey Hepburn 《蒂凡尼的早餐》 |
最佳男配角 | 蒙哥马利·克利夫特 Montgomery Clift 《纽伦堡的审判》、乔治·C·斯科特 George C. Scott 《江湖浪子》、杰基·格黎森 Jackie Gleason 《江湖浪子》、彼得·法尔克 Peter Falk 《锦囊妙计》 |
最佳女配角 | 朱迪·加兰 Judy Garland 《纽伦堡的审判》、尤娜·默克尔 Una Merkel 《夏日烟云》、费伊·贝恩特 Fay Bainter 《双姝怨》、罗蒂·兰雅 Lotte Lenya 《罗马之春》 |
最佳导演 | 斯坦利·克雷默 Stanley Kramer 《纽伦堡的审判》、费德里科·费里尼 Federico Fellini 《甜蜜的生活》J·李·汤普森 J. Lee Thompson 《纳瓦隆大炮》、罗伯特·罗森 Robert Rossen 《江湖浪子》 |
最佳原创剧本 | 《甜蜜的生活》 图里奥·皮内利 / 恩尼奥·弗拉亚诺 / 布鲁内洛·龙迪 / 费德里科·费里尼、《罗维雷将军》 迭戈·法布里 / 赛尔乔·阿米德伊 / 印德罗·蒙特烈里、《士兵之歌》 格利高利·丘赫莱依 / 瓦伦丁·埃佐霍夫、《娇凤痴鸾》 斯坦利·沙皮罗 / 保罗·海宁 |
最佳改编剧本 | 《西区故事》 恩斯特·莱赫曼、《纳瓦隆大炮》 卡尔·福尔曼、《江湖浪子》 西德尼·卡罗尔 / 罗伯特·罗森、《蒂凡尼的早餐》 乔治·阿克塞尔罗德 |
最佳摄影(彩色) | 《花鼓歌》 拉塞尔·麦蒂、《天涯知已》 哈里·斯特拉德林、《春宵花月夜》 杰克·卡迪夫、《独眼龙》 查尔斯·朗 |
最佳摄影(黑白) | 《纽伦堡的审判》 厄内斯特`拉斯洛、《玉女风流》 丹尼尔·L·法普、《双姝怨》 弗兰兹·普兰纳、《飞天老爷车》 爱德华科尔曼 |
最佳艺术指导 / 道具布景(彩色) | 《夏日烟云》 萨姆·库默 / 亚瑟·科让姆斯 / 沃尔特·H·泰勒 / 哈尔·佩雷拉、《花鼓歌》 Joseph C. Wright / Howard Bristol / 亚历山大·高利思、《万世英雄》 韦涅罗·科拉桑蒂 / John Moore、《蒂凡尼的早餐》 罗兰德·安德森 / 萨姆·库默 / 雷·莫耶 / 哈尔·佩雷拉 |
最佳艺术指导 / 道具布景(黑白) | 《纽伦堡的审判》 Rudolph Sternad / George Mil、《甜蜜的生活》 Piero Gherardi、《双姝怨》 Fernando Carrere / Edward G. Boyle、《飞天老爷车》 埃米尔·库里 / 卡罗尔·克拉克 / Hal Gausman |
最佳服装设计(彩色) | 《花鼓歌》 Irene Sharaff、《锦囊妙计》 Walter Plunkett / 伊迪丝·海德、《后街》 Jean Louis、《玩具国历险记》 Bill Thomas |
最佳服装设计(黑白) | 《用心棒》 村木与四郎、《纽伦堡的审判》 Jean Louis、《双姝怨》 Dorothy Jeakins、《年轻而热情》 Howard Shoup |
最佳音效 | 《花鼓歌》 Waldon O. Watson、《纳瓦隆大炮》 T John Cox、《双姝怨》 Gordon Sawyer、《爸爸爱妈妈》 Robert O. Cook |
最佳电影剪辑 | 《纽伦堡的审判》 Frederic Knudtson、《春宵花月夜》 William Reynolds、《纳瓦隆大炮》 Alan Osbiston、《爸爸爱妈妈》 Philip W. Anderson |
最佳特技效果 | 《飞天老爷车》 Robert A. Mattey / 尤斯塔斯·莱塞特 |
最佳原创歌曲 | 《万世英雄》 米克罗斯·罗兹萨 / Paul Francis Webster、《暴雨狂云》 迪米特里·迪奥姆金 / Ned Washington、《锦囊妙计》 Jimmy Van Heusen / 萨米·卡恩、《天国的男子汉》 亨利·曼西尼 / Mack David |
最佳配乐(音乐类) | 《花鼓歌》 Ken Darby / 阿尔弗雷德·纽曼、《巴黎狂恋》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霍凡斯基党人之乱》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玩具国历险记》 George Bruns |
最佳配乐(剧情类) | 《夏日烟云》 埃尔默·伯恩斯坦、《春江花月夜》 Harry Sukman / Morris Stoloff、《万世英雄》 米克罗斯·罗兹萨、《纳瓦隆大炮》 迪米特里·迪奥姆金 |
最佳真人短片 | Very Nice、The Face of Jesus、Rooftops of New York、打球 Ballon vole |
最佳动画短片 | 《哔哔准备》 查克·琼斯、《航海吃豆》 华特·迪士尼、《雷莉的蠢事》 查克·琼斯、《瓜达卢佩的吹笛人》 弗里兹·弗里伦 |
最佳纪录短片 | 《Cradle of Genius》、《Breaking the Language Barrier》、《Kahl》、《L'uomo in grigio》 |
最佳纪录长片 | 《盛大的奥运会》 |
最佳外语片 | 《永远的人》、《富人 穷人》、《重要的人》、《哈利与管家》 |
最佳影片
《西区故事》[2]是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安塞尔·埃尔格特、瑞秋·齐格勒、丽塔·莫雷诺主演 。该片于2020年12月18日在美国上映 。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 西区故事 |
---|---|
外文名称 | West Side Story |
制片地区 | 美国 |
导演 |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
编剧 | 托尼·库什纳 |
类型 | 剧情、犯罪、爱情、歌舞片 |
主演 | 安塞尔·埃尔格特,瑞秋·齐格勒,丽塔·莫雷诺 |
上映时间 | 2020年12月18日(美国) |
对白语言 | 英语、西班牙语 |
色彩 | 彩色 |
剧情简介
《西区故事》最初是1957年首演的百老汇经典音乐剧,取材于莎士比亚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背景设定在五十年代的纽约贫民区,讲述两帮势不两立的流氓团伙,一个是由白人里弗领导的"火箭"帮,另一个是由波多黎各人贝尔纳尔多带头的"鲨鱼"帮,两帮之间发生的故事 。
影片精彩片段
最佳男主角
马克西米·利安·谢尔[3],1930年12月8日生于维也纳,演员、导演。1938年回原籍瑞士,战后在幕尼黑完成学业。1952年进戏剧界,成为职业演员和导演,经常在大城市演出。在电影表演方面演过不少名片,曾以《纽伦堡大审》一片赢得1961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金像奖,1970年导演第一部影片《少男的初恋》,风格独特,甚博好评,被列为德国新导演。他是德国红女星玛丽亚雪儿的弟弟。
主要作品
《布鲁姆兄弟 The Brothers Bloom 》 (2008) ...Diamond dog
《 Haus der schlafenden Schönen, Das 》 (2006) ...Kogi
《 Giganten: Albert Einstein 》 (2006) ...Albert Einstein
《拾贝者 The Shell Seekers 》 (2006) ...Lawrence Sterne
《 Alpenklinik, Die 》 (2006) ...Dr. Ohlendorf
《 Ninth November Night 》 (2004) ...Himself
《 The Return of the Dancing Master 》 (2004) ...Fernando Hereira
《 Imaginary Witness: Hollywood and the Holocaust 》 (2004) ...(archive footage)
《 Coast to Coast 》 (2003) ...Casimir
《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 The 75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 (2003) ...Himself - Past winner
《 Alles Glück dieser Erde 》 (2003) ...Xaver Schönborn
《 "Fürst und das Mädchen, Der" 》 (2003) ...Fürst Thorwald (26 episodes, 2003-2007)
《 Bestseller - Mord auf italienisch, Der 》 (2002) ...Karl Steingraf
《 Meine Schwester Maria 》 (2002) ...Himself
最佳女主角
索菲亚·罗兰(Sophia Loren) 电影演员
索菲亚·罗兰(Sophia Loren),1934年9月20日出生于意大利罗马,意大利女演员。 15岁在意大利一个选美大会上被担任评审的大制片人卡洛·庞帝发掘,全力培养她成为一代巨星。1955年《河里来的女人》(又名:《河娘泪》)令人注目,1962年她以《烽火母女泪》获奥斯卡和戛纳双料影后,也是第一位非美籍演员获得奥斯卡影后殊荣,曾获5座金球奖 [4] 1979年出版自传。1992年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被誉为世界上最具自然美的女人,意大利永远的女神。
演艺经历
17岁,索菲亚正式进入电影界,她在母亲的帮助下,四处寻找上戏的可能,这段时间,索菲亚不时谎称自己会说英文、会游泳而争取角色,结果惹出不少笑话。1953年,她终于在歌剧影片《阿伊达》中饰女主角,其表演十分投入,轰动了意大利影坛,演完《阿伊达》后。索菲亚和卡洛·庞蒂正式签下演员合同。
由于从小在艰苦环境中的磨炼,索菲亚也学会抗争,她那种喜怒无常和情感奔放的表演方式逐步成为她的特点,连庞蒂都说,当她演情绪激动的场面时,就像精神病患者要被送进医院。1954年,索菲亚因在著名导演V·德·西卡的《那不勒斯的黄金》中饰演一脾暴躁的姑娘而一举成名。
1955年,她在M·索尔达蒂执导的《河里来的女人》(又名:《《河娘泪》)中饰充满野性却被男人抛弃的女子,大获成功,好莱坞大导演丹尼·克兰玛邀请她主演《气壮山河》。自此,索菲亚走向了世界影坛。这一年,索菲亚又和V·德·西卡共同主演了喜剧片《多可怜,这个骗子》中的父女。几部有影响的影片演完后,索菲亚在影坛的名声进一步确立,卡洛·庞蒂十分看好索菲亚的前景,继续为她寻找更适合发展的机会。
1956年,索菲亚与庞蒂前往好莱坞发展。1957年,索菲亚在美国导演S·克雷默的影片《骄傲与热情》饰女主角,男主角是加利·格兰特。在美国,罗兰先后参加了《海豚上的男孩》、《榆树下的爱情》的拍摄。索菲亚大多扮演异国情调的女性,狂野而真实,好莱坞敞开大门欢迎她。
索菲亚主演的重要影片还有:《侵略者》《那不勒斯湾》、《罗马帝国的覆灭》、《意大利式的结婚》、《向日葵》等。 1999年,主持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今夜月正圆》。
1965年,在合拍片《碧血山河》中扮演主角,获得了美国第22届金球奖的最受欢迎女演员奖,这是索菲亚·罗兰连续两次获得了这个奖项。
1977年,索菲亚·罗兰第四次获得了美国34届金球奖"最受欢迎女演员奖"。
1979年出版自传,1980年把自传改编成电视剧,自己演自己。1992年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在第二届罗马电影节上,索菲亚继肖恩·康纳利之后,成为荣获终身成就奖的第二位电影人。
1994年,索菲亚又与马尔切洛·马斯特洛亚尼合作主演《成衣》。影片中索菲亚依然充满着野性美的魅力,她的精湛表演更加炉火纯青。索菲亚·罗兰是一位不屈服命运的勇敢抗争的女性。她的一生业绩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1999年,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21名。
2000年65岁的索菲亚·罗兰击败了多名年轻貌美的超级名模,获选千禧美人。她的照片将被放入一个“千禧时间囊”内,流传百世。
2005年4月,索菲亚·罗兰在1日开幕的第24届伊斯坦布尔电影节上,被授予“终身成就奖”。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 ↑ 第34届奥斯卡金像奖简介
- ↑ 《西区故事》电影简介
- ↑ 马克西米·利安·谢尔个人简历
- ↑ 苏菲亚-罗兰美艳现身 保养祕诀保密到家新浪 ,引用日期 ,2016-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