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第30届奥斯卡金像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30届奥斯卡金像奖
  奥斯卡奖杯

第30届奥斯卡金像奖[1]本届颁奖典礼于1958年3月26日在美国洛杉矶,雷电华潘太及斯剧院(RKO Pantages Theatre)举办。

关于奥斯卡金像奖

自第一届以来,除1930年和1933年以外,奥斯卡金像奖都是每年举行一次。规定每年3月左右对上一年度的影片和演职员进行评奖。评选和颁发奖由学院组织专门的管理委员会主持。一年一度的奥斯卡颁奖仪式始终是美国好莱坞的一个盛大节日。世界好多国家都通过电视台转播大会盛况。

奖项分布

颁发的奖项有23个,其中除最佳影片奖、最佳女演员和男演员奖、最佳导演奖之外,还有最佳摄影、美工、服装设计、原剧本、改编剧本、改编配乐、剪辑、视觉效果、作曲、音响奖等等。此外,还有给那些在 电影界做出巨大成绩的老演员 和老电影工作者的"特别奖"和一定数量的补充奖。 直到1931年,有个新来的学院女秘书看到这尊铜像,惊呼使她想起了叔叔奥斯卡,一位记者立即把她的话报道出去。从此,人们便把这个人像称为"奥斯卡"。奥斯卡金像奖也因此得名。

奖杯设计

奥斯卡金像由学院早期成员之一赛德里克-吉本斯设计。他在一次宴会上,在桌布上描绘出了金像的草图,并最终由洛杉矶著名艺术家乔治-斯坦利雕刻而成。第一尊金像于1929年5月16日颁发。每尊金像均为合金铸成,再镀以24K纯金。金像高13.5英寸(约34.3厘米),重8.5磅(约3.8公斤),造型为一名手拄长剑的武士站在电影胶片盘上,片盘上的五条轮辐象征着学院最初的五个部分:演员、导演、制作人、技师和剧作者。所有的金像均由芝加哥R.S.欧文斯公司铸造。奥斯卡奖这个别称从何而来已无法考证,最普遍的说法是学院图书馆馆员、后任学院执行主管的玛格丽特-哈里克(Margaret)1931年时曾说这尊金像很像她的奥斯卡叔叔,于是记者和学院的成员们开始以这个名字称呼它。1934年,华特·迪士尼在领奖时引用了这个名字,由此奥斯卡奖这一别称日渐被人们所熟悉。但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一直到1939年才开始正式使用这个名字。

颁奖会场

柯达剧院(Kodak Theatre)位于好莱坞大道 (Hollywood Blvd.)上,2001年11月9日启用,是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的举行地点,在2002年开始成为奥斯卡的永久颁奖地。

柯达剧院,可容纳3,400名观众,设有全美国一个最大的舞台,有120呎宽,75呎深。舞台后的记者室可容纳多达1,500名记者。剧院由柯达公司赞助7500万美元建成,并获此冠名权。

剧院现由洛杉矶市拥有,并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向市政府租用,以举行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柯达剧院的入口摆放有柱装饰,展示自1928年至今所有奥斯卡金像奖得奖人的名字,亦预留位置予未来的得奖人。

在其他时间,柯达剧院则供举办演唱会等表演,及其他种类的颁奖礼。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第30届奥斯卡金像奖
举办时间 1958年3月26日
举办地点 美国洛杉矶
主持人: 詹姆斯·斯图尔特(James Stewart); 大卫·尼文(David Niven); 杰克·莱蒙(Jack Lemmon);

罗莎琳·拉塞尔(Rosalind Russell);鲍勃·霍普 (Bob Hope); "唐老鸭"动画形象 "Donald Duck" (on film)

最佳影片 《桂河大桥》

获奖名单

奖项 获奖人及作品
最佳影片 《桂河大桥》
最佳男主角 亚历克·吉尼斯《桂河大桥》
最佳女主角 乔安妮·伍德沃德《三面夏娃》
最佳男配角 雷德·巴顿斯《樱花恋》
最佳女配角 梅木三吉《樱花恋》
最佳导演 大卫·里恩《桂河大桥》
最佳原创剧本 《风流记者》
最佳改编剧本 《桂河大桥》
最佳摄影 《桂河大桥》
最佳艺术指导 / 道具布景 《樱花恋》
最佳服装 《巴黎之恋》
最佳录音 《樱花恋》
最佳电影剪辑 《桂河大桥》
最佳特技效果 《海底喋血战》
最佳原创歌曲 "All The Way"《啼笑泪痕》
最佳配乐 《桂河大桥》
最佳动画短片 《鸟的烦恼》
最佳真人短片 《美国的墨西哥劳工》
最佳纪录长片 《阿尔伯特·史威泽》
荣誉奖 - 最佳外语片 《卡比利亚之夜》意大利

提名名单

奖项 提名名单
最佳影片 《桂河大桥》、《冷暖人间》、《樱花恋》、《十二怒汉》、《控方证人》
最佳男主角 亚利克·基尼斯《桂河大桥》、马龙·白兰度《樱花恋》、安东尼·弗兰西欧萨《浪子回头》、查尔斯·劳顿《控方证人》、安东尼·奎恩《孽海狂涛》
最佳女主角 乔安娜·伍德沃德《三面夏娃》、黛博拉·蔻儿《荒岛仙窟日月情》、安娜·玛格纳妮《孽海狂涛》、伊丽莎白·泰勒《战国佳人》、拉娜·特纳《冷暖人间》
最佳男配角 莱德·巴顿斯《樱花恋》、维托里奥·德·西卡《永别了,武器》、早川雪洲《桂河大桥》、阿瑟·肯尼迪《冷暖人间》、鲁斯·谭柏林《冷暖人间》
最佳女配角 梅木三吉《樱花恋》、卡罗琳·琼斯《单身派对》、爱尔莎·兰切斯特《控方证人》、霍普·兰格《冷暖人间》、黛安·瓦西《冷暖人间》
最佳导演 大卫·里恩《桂河大桥》、乔舒亚·洛根《樱花恋》、西德尼·吕美特《十二怒汉》、马克·罗布森《冷暖人间》、比利·怀尔德《控方证人》
最佳原创剧本 《风流记者》、《甜姐儿》、《千面人》、《锡星》、费德里科·费里尼、图里奥·佩尼利《浪荡儿》
最佳改编剧本 《桂河大桥》皮埃尔·布尔、Carl Foreman,Michael Wilson、《荒岛仙窟日月情》John Lee Mahin,约翰·休斯顿、《冷暖人间》约翰·迈克尔·海耶斯、《樱花恋》Paul Osborn、《十二怒汉》Reginald Rose
最佳摄影 《桂河大桥》Jack Hildyard、《金玉盟》Milton R. Krasner、《甜姐儿》Ray June、《冷暖人间》William C. Mellor、《樱花恋》Ellsworth Fredericks
最佳艺术指导 / 道具布景 《樱花恋》Ted Haworth,Robert Priestley、《甜姐儿》哈尔·佩雷拉、George W. Davis,Sam Comer,Ray Moyer、《巴黎之恋》William A. Horning,Gene Allen,Edwin B. Willis,Richard Pefferle、《好友乔伊》Walter Holscher,William Kiernan,Louis Diage、《战国佳人》William A. Horning,Urie McCleary,Edwin B. Willis,Hugh Hunt
最佳服装设计 《巴黎之恋》Orry-Kelly、《金玉盟》Charles Le Maire、《甜姐儿》伊迪丝·海德、于贝尔·德·纪梵希、《好友乔伊》Jean Louis、《战国佳人》Walter Plunkett
最佳音效 《樱花恋》、《OK镇大决斗》、《巴黎之恋》、《好友乔伊》、《控方证人》
最佳电影剪辑 《桂河大桥》、《OK镇大决斗》、《好友乔伊》、《樱花恋》、《控方证人》
最佳视觉效果 《海底喋血战》、《林白征空记》
最佳原创歌曲 《啼笑泪痕》Jimmy Van Heusen(music),萨米·卡恩 Cahn(lyrics)For the song "All the Way"、《金玉盟》Harry Warren(music),哈罗德·亚当森(lyrics),莱奥·麦卡雷(lyrics)For the song "An Affair to Remember"、《四月蔷薇处处开》Sammy Fain(music),Paul Francis Webster(lyrics)For the song "April Love"、《玉女思情》Ray Evans,Jay LivingstonFor the song "Tammy"、《孽海狂涛》迪米特里·迪奥姆(music),Ned Washington(lyrics)For the song "Wild Is the Wind"
最佳配乐 《桂河大桥》马尔科姆·阿诺德、《金玉盟》Hugo Friedhofer、《爱琴海夺宝记》Hugo Friedhofer、《小松鼠》Paul J. Smith、《战国佳人》Johnny Green
最佳真人短片 《The Wetback Hound》Larry Lansburgh、《椅子的传说》诺曼·麦克拉伦、《City of Gold》Tom Daly、《Foothold on Antarctica》James Carr、《Portugal》Ben Sharpsteen
最佳动画短片 《吃鸟瘾》Edward Selzer、《One Droopy Knight》William Hanna,约瑟夫·巴伯拉、《塔巴司哥州路》Edward Selzer、《树和牙买加爸爸》Stephen Bosustow、《鹅妈妈的真相》华特·迪士尼
最佳纪录长片 《史怀哲》、《在波威》、《斗牛士》
最佳外语片 《卡比里亚之夜》费德里科·费里尼(意大利)、《魔鬼的夜晚》罗伯特·西奥德梅克(德国)、《里拉大门》雷内·克莱尔(法国)、《印度之母》梅赫布·罕(印度)、《九条命》安尼·斯科恩(挪威)

最佳影片

《桂河大桥》[2]是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出品的战争片,由大卫·利恩执导,威廉·霍尔登亚利克·基尼斯等主演。

该片讲述了二战时期英国军官被迫为日军建造桂河大桥,之后全力阻止大桥被英国特遣队炸毁的故事。

该片于1957年10月2日在英国上映。

剧情简介

=1943年,英军上校尼克尔森和他的属下成为日军的俘虏,被命令修建泰国西部地区的桂河大桥。除了英军的俘虏,岛上还有美国海军军官希尔斯。尼克尔森不赞成希尔斯等人提议的逃跑计划。作为一个典型的英国绅士,尼克尔森固守着自己的准则,并拿《日内瓦公约》上不让军官俘虏干体力活的规矩和日军首领斋藤讲道理。尼克尔森和手下军官拒绝做修桥苦力的行为激怒了斋藤,于是尼克尔森和手下军官全被关了禁闭。

修桥的任务进行得很不顺利,除了军官外的士兵全部都消极怠工。斋藤对尼克尔森软硬兼施,最终还是在工期的压力下妥协了。尼克尔森和他的军官不必卖力气干活,但他们必须指挥手下把桥在规定的五月十二日前修好。

希尔斯得到当地憎恨日本人的泰国村民的帮助,终于逃出了日军的控制范围,而且还准备返回美国,但是他却碰到英军316特殊部队。因为希尔斯熟悉情况,所以他成了英军的向导。与希尔斯同行的还有华登少校和志愿参加行动的乔埃斯。他们先是空降在安全的陆地上,然后向日军控制的桂河大桥进发,目标就是炸毁桂河大桥。

华登发现桂河大桥是一座修造精良的大桥,并不像草草完工的临时建筑。实际上,桂河大桥是尼克尔森指挥手下军士共同努力的结果。虽然尼克尔森的做法不被人理解,但他认为这是英军荣誉的象征。虽然被俘虏,但是他们仍然向日本人证明英国军人的素质。

在当地人的帮助下,希尔斯、乔埃斯、暹罗人叶布好了炸毁大桥的炸药,并准备一旦火车经过就炸掉大桥。但次日,在大桥上巡视的尼克尔森发现了希尔斯等人布炸药时露出水面的引线。尼克尔森带着斋藤前往查看,乔埃斯及时冲出刺死了斋藤。乔埃斯说要炸毁大桥,尼克尔森听了以后大为吃惊。尼克尔森想全力保护自己辛苦创造的作品,于是他极力阻拦乔埃斯。尼克尔森惊动了其他的日军守卫,之后希尔斯和乔埃斯在日军的火力下丧生。尼克尔森发现自己犯了错误以后也中弹倒下,而他的身体刚好撞到了炸药的起爆装置 。

角色介绍

希尔兹 | 威廉·霍尔登

美国海军军官,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能够审时度势地判断形势,从而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定。二战期间他被命令修建泰国西部地区的桂河大桥。后来,他在泰国村民的帮下逃出了日军的控制范围。他在缅甸边境的农村中遇见了英军突击部队。虽然都是与日军作战,但他并不愿意为英国突击部队卖命,不过迫于无奈他还是接受了炸毁桂河大桥的任务。

尼克尔森 | 亚利克·基尼斯

英军上校,固执、自尊心强,有着强烈的荣誉感。二战期间他成为日军的俘虏,被命令修建泰国西部地区的桂河大桥。虽然他是俘虏,但他坚持着被俘军官不从事体力劳动的信条。即使被威胁,即使被关在闷室里,他也不向日军军官屈服。但是当斋藤答应了他的条件之后,他比日本人还尽心的指挥修建桂河大桥。


华登 | 杰克·霍金斯

英军上校,隶属于英军316特殊部队。他得知希尔兹熟悉铁路的情况,就劝说希尔兹当他的向导。之后,他与希尔兹、乔埃斯在泰国人的指引下成功地潜入大桥工地附近。


斋藤 | 早川雪洲

战俘营营长,具有武士道精神的日军首领。为了按期完成桂河大桥的修建任务,他使用强硬手段来逼迫包括军官在内的英军俘虏从事体力劳动。面对尼克尔森的誓死不合作,斋藤终于妥协让步。

幕后花絮

影片花絮

真正的桂河大桥位于泰国曼谷西北的北碧府,但由于剧组在泰国、缅甸的拍摄要求均被拒绝,于是摄制组在科拉尼河上临时搭建了影片中的"桂河大桥" 。 剧组在搭建"桂河大桥"时,由于湿度很大,剧组工作人员以及参与建造大桥的工人经常全身湿透。 穿帮镜头

在影片中,去炸桥的小队等到太阳落山后往下游行进,然而在仰拍大桥的镜头中却可以看到蓝天 。 突击队员在河里装炸弹的时间是晚上,而在下一个镜头中,担任守卫的日本士兵们却站在阳光里。[3]

影片评价

《桂河大桥》是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导演以独特的手法展现出在大时代环境下每个人物的悲欢,更表现出他们在各自民族文化的思维影响下对于战争的思考。在影片中,三个军人的故事构成了整部影片的架构,从而凸显出每个人身上鲜明地民族烙印,但与此同时影片也不忘刻画出每一个人物的独特个性。该片的剧情设计的非常巧妙,从结构上来说整个故事的剧情由两条线索构成,尼克尔森上校等人在战俘营的线索和美国大兵希尔斯的逃亡线索交织进行,两条线索一同将故事推向高潮(新浪网评) 。

《桂河大桥》虽然以战俘为主角,但是和其他抗争片不同的是该片虽然涉及到战争胜利与失败双方的抗争等问题,但是影片的主题并不在此;这部电影真正的主角与灵魂其实是尼克尔森上校。尼克尔森不愿毁掉亲手建造的桂河大桥,却在最后关头却阴差阳错地用身体引爆了大桥;在生死攸关的矛盾和冲突中,影片充满了有关悖论的幽默讽刺(搜狐网评) 。

最佳男主角

亚利克·基尼斯[3]爵士(Alec Guinness,1914.4.2-2000.8.5),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英国演员,有"影坛千面人"之称。他出演过伊灵制片厂的数部喜剧,包括《仁心与冠冕》,片中他分饰八个角色。之后因在《桂河大桥》中扮演尼柯逊上校一角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1959年,受封爵士。 他还曾在《阿拉伯的劳伦斯》中饰演过费萨尔一世。晚年的著名演出,则是在《星球大战》旧三部曲中扮演了欧比旺·肯诺比并凭此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

演艺经历

亚利克·基尼斯有"影坛千面人"之称,身世也十分奇特。他的出世纸上"父亲姓名"一栏是空白的,他的母亲生他时还没结婚,直到他五岁,母亲才结婚,三年后就离开了。这个私生子长大后查到自己的身世,原来自己是一户世袭贵族的后人。尽管如此,他以优秀的演技进入戏剧圈,1933年获奖学金入费康普顿戏剧学校就读,同年又开始在影片中当临时演员。经十多年奋斗后成为英、美两地的剧场名角,于1946年正式演出《孤儿奇缘》而进入影坛。1957年以大卫连导演的《桂河大桥》震撼整个影坛,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1959年,英国皇家鉴于他对艺术的贡献,颁给他"爵士"的封号。他的演员生涯延续至90年代中期,晚年以《星球大战》系列的演出广受欢迎。于2000年8月5日病逝,享年86岁[1] 。

最佳女主角

乔安娜·伍德沃德[4](Joanne Woodward),1930年2月27日出生于美国乔治亚州,美国著名演员,影、剧、视三栖。

不论饰现代西方的女强人或孱弱女性都演得很成功。这位舞台演员扮相好,满头金发,甜美的圆脸,一双眼珠湛蓝湛蓝,而她的表演毫不做作,清纯自然,这些使她很快登上银幕。

演艺经历

乔安娜·伍德沃德是美国著名演员,影、剧、视三栖,不论是现代西方的女强人或孱弱女性都演得很成功。她1930年2月27日生于美国佐治亚州托马斯城。其父是位出版商。她在中学里已开始演出戏剧,进入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后更热衷于表演,课余时在当地一家专业剧院里参加演出。后来她辍学去纽约,进入演员讲习所接受系统训练,并参加舞台剧与电视演出。1954年,她在百老汇主演了《野餐》一剧,获得好评。

这位舞台演员扮相好,身高163厘米,体重50公斤,满头金发,甜美的圆脸,一双眼珠湛蓝湛蓝,而她的表演毫不做作,清纯自然,这些使她很快登上银幕。处女作是1955年为哥伦比亚公司拍的《数到三就祈祷》。两年后,这位新秀终于以《夏娃的三副面孔》(The Three Faces of Eve)一片夺得奥斯卡影后桂冠。该片故事讲一个青年主妇发现自己得了精神分裂病,一个人有三种截然相反的个性,后来在一位医生的耐心治疗下,终于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伍德沃德充分施展了再体现的技巧,细致地刻画出三种变态,从此蜚声影坛。

1957年,这位奖主同大明星保罗·纽曼合演了影片《漫长的酷暑》。在其拍摄过程中,他俩萌发了爱情。次年便结成伉俪。但,纽曼和伍德沃德不仅是夫妻,而且是一对黄金搭档,一对漂亮、天才的夫妇演员。1968年,纽曼执导第一部影片《拉契尔,拉契尔》,伍德沃德在片中扮演一个寡妇。1972年,纽曼又执导了《伽玛射线对人的运动状态的影响》,而饰女主人公的伍德沃德因出色的表演而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同纽曼一样,伍德沃德也很热心于政治与慈善事业。她支持丈夫捐款给一些公共机构和穷人病人,井协助管理禁毒教育基金会等。

除电影外,她还演拍电视片,如《看她怎么跑》就获得了1978年最佳女主角艾美奖。

1987年,伍德沃德同纽曼再度合作,把田纳西·威廉斯的名剧《玻璃动物园》搬上银幕。片中她扮演阿曼达-一个意志坚强又盛气凌人的南方母亲。伍德沃德本人就是南方人,她对片中所描写的南方女性十分熟悉,她说:"我的母亲就象阿曼达。"

个人生活

保罗·纽曼与妻子乔安娜是好莱坞难得模范夫妻。两个自1953年相识,1958年结婚以来,一直过着幸福的生活,直到9月26日,保罗逝世,妻子乔安娜也一直陪伴左右。热门美剧《好汉两个半》里有句台词,说的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保罗·纽曼一样家庭生活幸福美满。"在好莱坞这样一个庞大且气场超强的娱乐圈中,夫妻二人的世界一直与绯闻花边新闻等绝缘。

保罗和第二任妻子乔安娜·伍德沃德(凭《三面夏娃》获得奥斯卡影后)的婚姻整整50年--直到死亡将他们分开!两人在1953年相识于百老汇的戏剧 《野餐》中,1957年又在《漫长的炎夏》中合作,奠定了他们的感情基础。1958年1月26日下午一点整,他们在克里夫兰结为夫妻,保罗·纽曼送给妻子一个银色的杯子,上面写着保罗真挚的祝福话语。

二人合作了多部影片,其中很多都是保罗·纽曼导演的片子,包括《巧妇怨》《玻璃动物园》等。1990年,两人还一起主演了《末路英雄半世情》,在片中饰演相伴一生的老夫妻,也有好几个女儿,简直就是他们真实生活的写照。保罗·纽曼的老派作风里也饱含幽默,曾有人问他如何抵制外界声色诱惑,他的回答是:"如果家里有牛排,为什么还要到外面买汉堡包呢。"但是,天天吃牛排也会腻的,保罗·纽曼便解释道:"和同一个人相处那么长时间,是会有些审美疲劳,但是在这表象之下,是爱和尊重。"乔安娜也说:"我需要一个能给家庭和我带来笑声的丈夫,而不是什么性感偶像。"当然啦,两位老人并没有在所有事情上都那么一致,纽曼说:"乔安娜总是给我无条件的支持,无论我的选择是什么。除了赛车,她一直坚持抱着强烈反对的态度。但对我来说,这是爱的表现。" 为了这个家,纽曼付出很多,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于1961年把家般到了远离好莱坞的康涅狄格州,远离好莱坞也就远离了狗仔等无孔不入的镜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