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童年拾趣(秦辉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童年拾趣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童年拾趣》中国当代作家秦辉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童年拾趣

近期,武汉幼师黄老师一首儿歌《小小花园》,几乎一夜之间火遍大江南北。她和幼儿亲切的互动,仿佛把万千幼儿和家长,带到了“小小花园”。大家不约而同地挖呀挖呀挖,忘却了打拼生活的烦恼,感受到了亲情的幸福。这美好的画面,巨大的社会效应,我想是很多宣讲也达不到的天花板。

耳边“挖呀挖呀挖”的旋律仿佛在吟唱,我的思绪好像穿过千山万水,来到了自己童年的“小小花园”。迎着风,赤着脚,挖呀挖呀挖,捡拾童年的花瓣,重温童年的乐趣。

(一)山杏的酸爽

老家东山的山凹上,依着山势由上而下,有一片杏林。林中杏树密布,杏香扑鼻。每到麦黄时节,高高低低的枝丫杏叶间,一个个金灿灿、黄橙橙的杏子,点缀其间,山风吹过,杏子酸爽的味道,让人忍不住口水直流,也令人心生向往,怎么能不一探究竟呢?

一天午间,我和几个小朋友结伴而行。经过街道,走过下川,过了河沟,沿着“之”字形的山道,行走在去杏林的山路上。虽然头上太阳火辣辣的烤着,满脸的汗珠子往下掉,没有一个人埋怨,没有一个人退缩,大家说说笑笑往杏林奔去。

转眼间杏林到了,只见树上已经有好几个大一点的玩伴,或坐或站,吃的不亦乐乎,上衣、裤子兜兜,鼓啷啷的,可谓收获颇丰了。我们几个后到的不甘落后,一个个像小猴子似的,三两下就爬到了杏树上。先挑汁蜜饱满熟透的杏子,过过嘴瘾。当一个个蜜汁欲滴的杏子,透过牙齿的缝隙,在舌尖尖上咬过时,那种甜中含涩、酸中有甜的感觉,真是终身难忘啊!杏不过三,虽然向往了那么久,真到了树上,吃不了几颗,也就牙酸的吃不下去了。如法炮制,身上的兜兜装满了,大家的嘴瘾也过了,欢声笑语中,也到了打道回府的时候了。说时迟那时快,小伙伴们一个个顺着树干,很快溜到了树下,高高兴兴的回家了。时至今日,当年上山摘杏的一幕犹在目前,那种“山吃海喝”的酸爽感觉,怎么能够忘怀呢?

(二)撵狗的记忆

半大小子气死老子,一点也不错。小时候的记忆里,物质的贫乏,一点也没有影响孩子的欢乐。撵狗可能也是当时孩子们玩的游戏之一了。

冬日里的农村,昔日长满庄稼的山川,经过父辈们精心的耕磨,终于还原了自己本来的面目,开始休养生息,坦然而寂静。大人们按照生产队的安排,在不同的岗位上忙碌着。而我们这些七八岁大小的孩子们,在寒假的日子里,就像脱缰的野马,回到田野里,可以肆无忌惮的玩耍了。玩什么呢?可以到老商店后面的空地里,练习跳跃啊;可以到麦场旁边的川地里,练习打仗啊;也可以到金窝窝(土地名)里,玩撵狗游戏啊。

不知为何,记忆中小时候村子里狗特别多,当然都是土狗了,没有名贵的品种。有一天,我和伙伴们在田地里闲逛。忽然,一个小伙伴指着前面不远处的十几只狗,说咱们玩撵狗的游戏,怎么样?大家异口同声说好,撵狗的游戏就开始了。

记得那年,生产队在金窝窝种的葵花丰收了。地边上码着成堆成堆的葵花杆。我们几个跑过去,一人一根葵花杆。然后嘴里大声喊叫着,用老虎下山一样的气势,向狗子们撵去。刚才还在悠闲散步的狗狗们,被突如其来的吆喝声和喊打声吓懵了,嘴里汪汪叫着,撒起脚丫子飞奔起来。我们几个小伙伴,从一块地撵到另一块地,喊着叫着;狗狗们从一块地跑到另一块地,疯狂逃窜,直到不见了踪影。我们一个个跑得气喘吁吁,最后一个个东倒西歪躺在地上不动了。

现在想起来,狗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当年我们撵狗是不对的;可小时候的恶作剧,仿佛是一场梦幻,早已风轻云淡,成了最美好的记忆。

(三)打仗的印象

可能是受了电影情节的影响吧,玩打仗的游戏,是当时孩子们玩耍的最爱。出生在六七十年代的人大概都记得农村放映队的事吧。可能是一周,也可能是半个月,公社的专职放映员都要到村上放电影。当年放的电影印象最深的,要数《英雄虎胆》《南征北战》《奇袭白虎团》《渡江侦察记》等等。虽然当时年龄小,很多情节不是很理解。可解放军的机智勇敢不畏牺牲,反动派的残暴猥琐,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育。特别是当冲锋号响起的时候,解放军摧枯拉朽式的战力,反动派丢盔弃甲的狼狈,是最经典的片段,也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有一次看完电影的第二天,村里的小伙伴,二三十人成群结队来到了打麦场旁边的空地里。记得我们这么多的伙伴里,要数勇勇和林林最懂事了。大家一致同意他们两人担当各自的长官,同时把剩下的大伙分成敌我两部分。接下来,大家在各自长官的带领下,开始了战前的准备工作。

时至今日,我还记得很清楚,勇勇他们一组担当敌方的角色,以地里大坑(曾经的粪坑)为阵地,开始防守;我是林林一组的成员,担当解放军的角色,准备拿下对方阵地。前几天,老天下过雨,地里土还是湿的,正好可以捏土疙瘩,于是大家紧锣密鼓的忙乎起来了。

过了一会儿,眼看准备差不多了。双方的长官大声的相互通了气,激烈的战斗就开始了。霎时间,土地上空杀声震天,双方掷出的土疙瘩此起彼伏,相互碰撞,好不热闹。眼看手里的土疙瘩扔的差不多了,突然林林站起身来,双手叉腰,随即大喊一声:“冲啊!”伙伴们纷纷一跃而起,一只手里拿着几个土疙瘩,一只手拿着葵花杆,疯了一样像敌方阵地冲去。在这冲锋的队伍里,冲在最前面的就是我们神勇的林林了。他身先士卒,带头冲锋,给了我们大家极大的鼓舞作用。而勇勇一方,看着我们一方不要命的冲锋姿势,很多人已经吓破胆了,出现了溃逃的迹象。勇勇大声喊着:“稳住,稳住!”可兵败如山倒,危急关头,谁还听他的指挥呢!勇勇急了,手里的土疙瘩早打完了,眼看林林已冲到了阵地前,慌乱之间,旁边正好有一篮球样大的土块,他双手举起土块,用尽全力向林林身上砸去,这个大土块恰好砸在林林的胸部上,砸的林林身子晃了几晃。一时之间,阵地上空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大家的心跳到了嗓子眼。谁知就在大家蒙圈的瞬间,林林大喊一声:“冲啊!”一下子,对面的敌人早已被英雄的林林吓破了胆,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了。就连平时不可一世的勇勇也垂下头做了俘虏。我方拿下阵地大获全胜。伙伴们把手里的葵花杆举的高高的,高兴的喊着、欢呼着。这场难忘的战斗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了,可林林抗住击打,奋勇杀敌伟岸形象,令我毕生难忘。

岁月匆匆,日月如梭,恍惚间,我们这些人已步入中年。面向未来,前景可期;回首过往,倍加珍惜。或许在通向未来的路途中,有坎坷,有险滩,有急流,让我们用百倍的努力,用不停歇的挖呀挖呀挖的精神,阔步向前,去挖呀挖呀挖。[1]

作者简介

秦辉华,甘肃会宁人,甘肃省靖远师范毕业,中小学高级教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