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賽論與經濟行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競賽論與經濟行為》,競賽論的奠基性著作。約·馮·諾伊曼與奧·摩根斯特恩合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1944年出版,1946年和1953年該出版社分別出版了第2版和第3版。第3版中譯本,科學出版社1963年出版,王建華、顧瑋琳譯。
內容簡介
本書第2版比第1版增加了1個附錄,第3版僅修正了第2版的某些印刷錯誤。第3版包括3個版本各自的序言、1篇方法說明、12章和1個附錄,中譯本約72.4萬。用數學方法研究經濟和社會活動中帶有競爭性質的現象及在這些現象中的決策者如何採取最優行動。第1版序言簡介了寫本書的目的。第2版和第3版序言分別推薦了前一版出版後討論本書主題的幾篇主要文章目錄。方法說明中指出了閱讀本書需要的數學基礎。第1章從討論經濟行為出發,說明了建立競賽論的必要性。第2章對策略競賽概念給出了嚴格的公理化描述。第3、4章建立了零和二人競賽的理論並給出例子。第5—8章在零和二人競賽的理論基礎上建立了零和n人競賽的理論。以後的幾章將理論推廣到更為一般的非零和n人競賽的情況,並證明了一般的非零和n人競賽可化為一個零和n+1人競賽。附錄對第1章的效用概念公理化體系給出了數學論證。
本書系統總結了對競賽論模型研究的成果,給出了競賽的公理化定義,證明了有關競賽的許多定理,使競賽論的數學理論得到某種完善,指出了理論進一步發展的途徑。本書的出版標誌着競賽論這一學科的誕生,並為其發展奠定了基礎。本書提供的最優決策的定量分析方法被運用於經濟活動、社會科學和軍事問題中。
作者簡介
約·馮 ·諾伊曼(John Von Neumann,1903—1957),美國數學家,競賽論的奠基人。1926年獲布達佩斯大學博士學位。早年任教於德國柏林大學和漢堡大學,後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終身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原子能委員會委員、洲際彈道導彈委員會主席及電子計算設計局局長等。20年代從事集合論的研究,嚴格定義了勢的概念,給出了十分簡潔的集合論公理體系。30年代研究了希爾伯特空間上的算子理論,為量子力學奠定了數學基礎,開拓了遍歷理論的新領域,在緊緻群情況下解決了希爾伯特第5問題,與默里合作創立了馮·諾伊曼代數。40年代後轉入應用數學,發展了流體力學,奠定了競賽論基礎,對數字計算機的設計及核武器的研製作出了貢獻。主要著作有《量子力學的數學基礎》、《准各態歷經猜想的證明》、《競賽論與經濟行為》、《計算機與人腦》等。在《馮·諾伊曼論文集》中收錄了他的純數學及應用數學論文各60篇,物理學論文20篇。
工具書的分類
工具書[1]按內容分有綜合性的、專科性的;按文種分有中文的,外文的;按編輯體例與功用分有辭書、類書、政書、百科全書、年鑑、手冊、書目、索引、文摘、表譜、圖錄、地圖、名錄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