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突额鹦嘴鱼

突额鹦嘴鱼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突额鹦嘴鱼(学名:Scarus ovifrons),又名卵头鹦哥鱼,俗名鹦哥,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隆头鱼亚目鹦哥鱼科的其中一种。

目录

简介

本鱼开始型雌鱼,体淡棕红色,各鳞片具淡黄色缘,头上半部到胸鳍上方为颜色较深的区域,其后接邻二个稍斜的平行黄色垂直斑。各鳍条色淡。终端型雄鱼,体蓝绿色,各鳞片具红色缘。头上半部向后延伸的大斑同雌鱼相同,仅颜色更加深。雄鱼和雌鱼皆为凹型尾。体长可达30厘米。体较粗壮,尾柄短。成鱼额部向前突出,前端钝圆。眼较小。两颌牙均愈合为齿板。唇颇窄,齿板大部分外露,下唇尤窄,仅存在于齿板的基底。体被大圆鳞。颊部具鳞3行。侧线中断。尾鳍截形。本鱼主要栖息于沿岸水域的岩石,形成小群鱼群,属草食性,以藻类为主。暖水性中下层鱼类。多栖息于珊瑚礁或岩礁海域。体长一般为400毫米左右。两颌牙与鹦鹉的喙相似,因而有"鹦鹉鱼"之称。体色艳丽,变化多样。

评价

鹦嘴鱼的色彩非常显眼,它会使用自己喙状牙齿蚕食珊瑚礁,它最特别的是其睡觉前的行为。在鹦嘴鱼睡觉前大约一个小时里,它们会从嘴里喷出浓稠的粘液,这些透明的粘液会将它们包裹起来,就好像是一个蚊帐一样。它们这么做是为了在睡觉的时候掩盖住自己的气味,并驱除寄生虫。而且粘液还因为包含抗氧化剂而被认为有助于修复其身体损伤。[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