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粘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粘液

來自 網絡網 的圖片

粘液 是一種從人體的黏膜層或黏膜下層分泌出來的濕滑 液體。黏液一般都是比較濃稠的膠狀體,含有具抗菌功效的酵素,例如:溶菌酶、免疫血球素(immunoglobulin)等。黏液由滿布黏膜表面內的杯狀細胞(goblet cell)製造,由懸浮於水中的黏蛋白(mucins)及無機鹽所組成。[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黏液

拼音 nián yè

詞性 名詞

分泌位置 人體的黏膜層或黏膜下層

屬性 濕滑液體

詞釋義

黏液是一種從人體的黏膜層或黏膜下層分泌出來的濕滑液體。黏液一般都是比較濃稠的膠狀體,含有具抗菌功效的酵素,例如:溶菌酶、免疫血球素(immunoglobulin)等。黏液由滿布黏膜表面內的杯狀細胞(goblet cell)製造,由懸浮於水中的黏蛋白(mucins)及無機鹽所組成。痰亦是黏液的一種,但專指下呼吸道感染所產生的黏液;鼻腔內產生的黏液則稱作"鼻涕"(儘管很多人都分不清從鼻腔往後流進喉咽的黏液與痰的分別)。

黏液分類

(1) [植物]∶一種膠粘物質,主要來自各種植物種皮(褐藻、蜀葵、亞麻),類似樹膠(阿拉伯樹膠),在水中膨大而不溶解,成一種粘滑的團塊。

(2) [生理]∶粘膜所產生的一種富含粘蛋白的膠粘而滑潤的分泌物。

人和動植物體內分泌出來的黏稠液體。

蝸牛的黏液用來減少身體的摩擦。

(3) [黏液便]∶便下黏凍,或赤或白,伴見腹痛,里急後重,每日2-10次不等,稱為黏液便,亦為痢疾的主要症狀之一。因為所下黏凍,下時不爽,亦稱"腸辟"和"滯下"並以黏凍色分為"白痢"和"赤痢"。黏液便可在急性痢疾中出現,亦可在慢性腸炎及菌痢中出現,其急性痢疾中出現的黏液便已在痢疾中論述,本節所述之黏液便則屬於慢性腸炎或慢性菌痢中常見的黏液便。屬於西醫慢性腸炎,慢性菌痢,過敏性腸炎之類疾患。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