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稻田冬绿肥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稻田冬绿肥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针对我国绿肥生产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绿肥生产迅速滑坡的问题。

一、技术名称

稻田冬绿肥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二、技术概述

(一)研发背景

研制出稻田绿肥全程轻简化生产装备,建立稻田绿肥全程轻简化生产技术体系。运用本技术,可实现南方稻田冬绿肥关键环节的全部机械化操作。该技术能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缺乏、播种人工依赖性高、开沟效率低、稻秸资源利用效果差等主要问题,实现绿肥生产利用全过程轻简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绿肥[1]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助力了稻田绿色生产。

(二)技术要点及参数

1、电动化播种。应用电动紫云英播种机。该播种机播种效率高,一个劳动力每天可播种150~200亩,其效率是传统人工紫云英播种的8~10倍。

2、中、晚稻机械化收割留高茬、绿肥适当迟播。机械收割中、晚稻时,稻茬尽量留高(30cm左右或以上),刈割的稻秸尽量散开、不堆积。在晚稻收获后2~3天播种紫云英,播种后择期开沟。水稻[2]高留茬时,可推迟紫云英播种时期至晚稻收获后进行播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可推迟到10月底至11月上旬,可减少机收时的碾压毁损。

3、机械开沟。利用中晚稻收获绿肥开沟一体化设备或配套开沟装置进行绿肥稻田开沟,可实现中晚稻收获与稻田开沟一次性完成,减少绿肥生产环节。有关设备或装置,开沟效率高,每天开沟近200亩。

4、机械化干耕水整。在紫云英盛花期田间不灌水或灌浅水条件下进行翻耕,翻耕后保持田面浅水,3~5天后进行早稻移栽或抛秧。这一技术可有效防止紫云英利用下的早稻“僵苗”,也可防止紫云英腐解过程的养分流失。

5、机械收种。改装现有水稻收割机的风机、双层振动筛、拨禾轮、切割器、搅龙和收割台,在紫云英黑荚率达90%以上时进行紫云英种子收获。该技术每小时可收获6~10亩,远高于传统人工效率(1亩5~6天),且机械收获的种子损失率仅为10%左右,低于传统人工收获方式。

(三)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本技术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该技术模式已经过小区田间试验,大田试验和小区域试验和试验示范验证,技术已完全成熟。在湖南省不同生态区域开展了大面积示范,并在湖北、安徽、江西、河南等省示范推广,累计示范及推广面积上千万亩,社会及环境效益巨大。

针对绿肥生产的播种、开沟、翻压、种子收获等关键环节,研制出一系列专有配套机械设备或装置,实现稻田绿肥生产关键环节轻简化。

研制出适合劳动力背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播种均匀,成本低的电动紫云英播种机,播种效率可达150~200亩/人·天,比传统人工播种效率提高近10倍;电动播种机播种均匀系数达92.0%~98.0%,分别比手摇式播种机(85.0%~91.0%)和传统人工播种的均匀系数(70.0%~78.0%)高6和21个百分点。

研发出与联合收割机配套的开沟犁和与旋耕机配套的碎土抛散开沟装置,开沟可与水稻收割或旋耕同步,也可单独开沟,提高开沟效率和开沟质量、降低能耗,实现绿肥稻田开沟过程轻简。与联合收割机配套的开沟犁装置简单实用,成本低,能方便应用于各种联合收割机,实现一机多用,实现晚稻收获与稻田开沟一次性同步完成。与旋耕机配套的碎土抛散开沟装置,开沟宽、深合理,碎土抛撒均匀,且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较小,适合南方稻区推广应用。

研发紫云英种籽机械收获装置,突破紫云英种籽低效率收获技术瓶颈,实现稻田紫云英绿肥种籽收获轻简化。利用现有水稻联合收割机改装成紫云英种籽收获装置,实现紫云英种籽收获过程轻简化,且达到农机具多用目的。紫云英种子机械收获装置收获效率达45亩/天,达人工收获的150倍以上;机械收种的种子损失率也明显下降。

三、适宜区域

南方单、双季稻区,包括河南、江苏、安徽、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西等一季稻和双季稻生产区。

四、注意事项

晚(中)稻前7~10天开始晒田,尽可能做到稻秸留高茬、避免刈割稻秸明显堆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