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福貢縣石月亮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花瓣網 的圖片

福貢縣石月亮中學位於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貢縣石月亮鄉利沙底街,原名福貢縣第二中學,始建於1972年,屬寄宿制初級中學。學校服務半徑約35公里,承擔着石月亮、馬吉兩個鄉的初中教育教學任務,覆蓋16個村民委員會136個村民小組23217人。學校現有義務教育[1]階段教學班16個,在校學生756人。學校占地面積20447平方米,校園綠化面積8818平方米。

學校簡介

走進石月亮中學,映入眼帘的皆是盈盈綠意,穿過迎着斜坡而建的「立志門」,走到綠樹成蔭的學校花園,隨處可見顏色靚麗的牆體、樓梯彩繪和掛有認養牌的綠植,一幅綠美校園的生動畫面撲面而來。

「呀,才移栽了幾天,青菜苗就長得那麼高了。」

「只用河沙,加了營養液,就可以栽菜了,真厲害。」

無土栽培大豐收

來到校內無土栽培勞動教育基地,滿目蒼綠,才移栽了幾天的1000株青菜苗長勢良好,豐收在望。孩子們看着自己的勞動成果,連連感嘆。石月亮中學校長劉遷介紹,這次開展的無土栽培農耕文明活動就是為了引導孩子們從小樹立勞動觀念,加深對「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認識,讓科技進校園,讓他們體驗科技和勞動帶來的快樂,讓每個孩子學有所得。

怒江州福貢縣石月亮中學依山而建,有着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近年來,學校積極創建綠美校園,以綠色為底色,繪就綠美校園和教育教學相融新畫卷,為全校師生提供了一個校外青山環繞,校內綠樹成蔭的工作和學習環境。

育人環境

石月亮中學制定了以學校為大網格、班級為小網格的「網格化」管理機制,各網格按責任區負責校園淨化護綠、勞動實踐增綠、日常管護添美。各網格區的綠植生機勃勃,隨處可見「花草有情,踏之何忍」「為了你我的健康,請愛護樹木」「除了你的笑臉,什麼都別留下」等標示牌。同時通過「綠美+課堂+實踐」模式,依託現有教育基地、實踐活動及勞動課程,充分挖掘各學科的生態文明教育內涵,提高學生綠色低碳環保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2]

「校園的各個角落變得更生機勃勃了,有時候樹上還會停留許多我們沒有見過的小鳥。校園裡鳥語花香,我們更加熱愛學習,歡聲笑語也變得更多了。」學生松沙娜說。

學生宿舍也是石月亮中學的另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通過教師對學生一對一、一對多的幫扶模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審美和喜好來裝飾各自的宿舍,自主粉刷牆壁,擺放綠色植物,使得每間宿舍風格迥異,又都透着溫馨、舒適和整潔,令人眼前一亮。

石月亮中學堅持把為師生創建良好育人環境作為「綠美校園」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開展校園綠化、美化工作,優化育人環境,打造鮮花盛開、綠樹成蔭、空氣清新的綠美校園。在創建綠美校園中加大校園文化建設,使校園的「一牆一壁會『說話』,一草一木都『傳情』」,充分發揮校園環境的育人作用。

2023年以來,石月亮中學已種植50餘種綠植共907盆,並由老師帶頭,學生自願認養綠植,在全校師生的栽種和悉心照料下,一盆盆充滿春意的植物,在校園裡肆意生長,為校園添綠添美。

社團活動

學校設有籃球社團、足球社團、古韻社團等14個社團,學生通過自己的愛好選擇社團,在課後時間統一開展,增添了校園的生機與活力。並通過共享吹風機、針線盒等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共享文化」,積極打造「共享文化、和諧友愛」的校園主題,為學校師生帶來了便利,讓校園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同時,結合當地特色,編排傈僳族特色課間操,在春季學期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秋季學期舉辦運動會,通過舞蹈、書法、足球賽、籃球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彰顯班級團結協作、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

辦學理念

學校以「學做人愛求知強體魄會感恩」為校訓,以「黨建工作是根基、後勤保障是動力、教學質量是生命、德育教育是靈魂、特色創新是血液」為辦學理念,不斷更新觀念,利用每周的升旗儀式,對全校師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品德、校紀校規教育,對上周班級量化評比作點評和頒獎。在管理方面,對在校學生實行網格化管理,學生包干到教師,由教師負責自己網格內學生的所有相關事項。制定《福貢縣石月亮中學師德師風管理辦法》等制度保證教師紀律和教學質量,以德立校,依法治校,以研興校,自強不息,勵精圖治,教書育人,傳承文明,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石月亮中學先後獲得「雲南省文明學校」「雲南省平安校園」「雲南省交通文明學校」等榮譽稱號,並多次獲得州、縣、鄉表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