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神的舞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本书是休斯对现代主义诗歌运动领袖、诺奖得主T.S.艾略特的集中探讨,包括纪念艾略特的致辞,也包括休斯一生研读艾略特的心得。休斯称艾略特为英语世界的诗歌大师、真正伟大的诗人、预言者、一个独特的音源,但休斯也坦言,谈论艾略特并非难事。书中,休斯从全新角度辨析艾略特与莎士比亚、叶芝、济慈、华兹华斯等诗人的异同,论及《四个四重奏》等名作的核心特色,简洁而大胆地总结了艾略特“独特”又“普遍”的诗歌艺术,诠释了何谓“真正的伟大”。更重要的是,休斯独创地从形体结构和音乐结构入手,对《荒原》这部现代诗歌里程碑作出了与众不同的把握,并立足于这部“始于死亡、终于重生”的作品,放眼《圣那喀索斯之死》等早期诗作,找到最初的“客观对应”与“诗人假面”,挖掘艾略特式诗歌模式,勾勒一代先知的心路历程,阐述了艾略特如何接受重生使命的召唤,穿越宗教、神话、历史和一片现实的废墟,在隐秘的生活中进化“诗之自我”,穷尽人性的内涵,最终完整地传递出作为厄洛斯之声的诗歌之声,成为“神的舞者”。《神的舞者》是一位诗人对另一位诗人的解读,也是一种伟大对另一种伟大的致敬。

作者简介

特德·休斯(Ted Hughes,1930-1998),诗人、翻译家、评论家,二战后英国最重要的两位诗人之一。休斯是美国女诗人普拉斯的丈夫。他一生写了40多部作品,出版有《雨中鹰》《乌鸦》《雨中鹰及其他:诗选1957-1994》《生日信》等诗集,《诗的锻造:休斯写作教学手册》《冬日花粉:休斯文集》《神的舞者:致T.S艾略特》《莎士比亚与完整存在之女神》等文集。从1984年直至去世,休斯一直是英国的桂冠诗人。休斯早期的诗多以自然之美和自然中的暴力为主题,后期的诗在强悍之中注入一股沉郁顿挫之气,突出了诗人对生命的觉醒和顿悟。2011年,休斯纪念碑被安置于英国西敏寺的“诗人角”,与长眠于此的乔叟、莎士比亚、雪莱、拜伦、艾略特等人为伍。

书评

1922年,《荒原》问世。这是现代派诗歌的一座里程碑。 重读《荒原》,我依然无法尽情领略其中的奥妙,也依然为伟大的诗歌的魅力所折服。

整首诗笼罩着庞大的意象:战后废墟似的欧洲,仿佛一片荒原,没有水来滋润,树木干枯,土地龟裂,冰冷的岩石,灰色的城市,更可怕的是人们内心的荒芜,精神的空虚。诗人切盼鱼王归来,雷声震鸣,洗涤污秽,恢复生机。

诗歌的写法实现了重大的创新,全诗使用了六种不同语言,引用了大量典故、神话、传说,采用了象征、对比、拼贴、时间错位、客观对应物等多种手法,显示了艾略特严厉艰苦的诗歌技艺,艾略特式学院派诗风长久地成为20世纪的流脉,无论人们对其臧否与否。

《神的舞者》收录特德·休斯关于艾略特的三篇演讲:《真 正的伟大》《白骨之谷的歌中之歌》《神的舞者》。作为英国桂冠诗人,休斯也是20世纪现代派重要诗人。

这部作品“是一位诗人对另一位诗人的解读,也是一种伟大对另一种伟大的致敬”。休斯的演讲是和他自身的深切存在,以及与诗歌创作须臾不可脱离的艺术。

休斯辨析艾略特与莎士比亚、叶芝、济慈、华兹华斯等诗人的异同,诠释何为“真 正的伟大”。有谁能像艾略特那样发出如此有穿透力与决定性的声音?

休斯说,《荒原》是一部“声音的戏剧”。这部诗作建立在种种情感状态的人类的呼喊,各种各样声音祈求对话,后来敞开怀抱,将所有声音纳入怀抱的陌生语言,是奥义书的语言,连响三声,全诗结束:Shantih Shantih Shantih。(梵文,宁静与平和)

休斯引入“诗之自我”:它自活其命,自循生道,独 立且在绝大多数时候隐匿于诗人的人格之外;它自决来去,自择所言,不受诗人的控制;它是超越自然的存在。休斯立足于自我,追溯《圣那喀索斯之死》等早期诗作,追寻“客观对应”和艾略特式“假面”,意在探寻诗人心中隐秘的、内在的生命在诗歌里的新 生,真 正的自我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这部诗论兼具澎湃的诗情和智性的审视,像是三首长长的散文诗,美意流转,唇齿留香。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