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神未曾应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神未曾应许》外文名:God Hath Not Promised,音乐类型:圣诗传统诗歌。

基督教音乐(Christian music)是唱歌赞美上帝是基督教宗教[1]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赞美上帝的歌曲最初是用乐器伴奏的。所用的乐器有:琴、瑟、钹、号角等。中世纪的基督教会[2]里,除管风琴外,一切乐器都被禁止使用,只有单声部、自由节奏的无伴奏素歌是合法的教会歌曲。

简介

(摘自:《荒漠甘泉 – 乐侣》)

未曾应许 God Hath Not Promised

“有捆锁与患难等待我。我却不以…为念。”徒20:23-24

我们在撒母耳记里面看见:当大卫在希伯仑受膏作王的时候,‘非利士众人就上来寻索大卫’(撒下5:17)。

照样,我们在神前受宠蒙爱的时候,仇敌撒但顶不甘心,就上来寻索我们,前来拦阻我们,和我们捣乱。

仇敌的攻击、破坏和拦阻,我应当看为神施行拯救的记号;这时候,就是我们向神支取加倍的祝福、胜利和能力的机会。

能力常是从拦阻中产生的。电力的产生,就是由于发电机的机轮互相磨擦(拦阻)。将来有一天我们会明白撒但也是被神利用的。-译自地上的属天生活(Days of Heaven upon Earth)

患难是胜利的快捷方式。山路之后,就是大路。一切伟大的事业上面,都有患难的印迹的。发光的金炼,必须过炉火的烧、锤。没有一个人配算为得胜者,除非他历尽苦楚。

额上有刺痕的忧患之子说:‘在世上你们有苦难’-可是在这伤心的一句之后,就来了一句应许:‘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16:33)。

主在世上留下的脚踪,原是叫我们跟随祂的。那带血的脚步,是引领我们上宝座的。伤斑是铁杖的代价,我们的冠冕必须花力气争夺的。这些都是公开的秘密。

先圣都曾经过许多患难--保罗、马丁路得、撒房那罗拉(Savonarola)、拿克司(Knox)、卫斯理(Wesley)以及一切大能的先锋。

他们都从患难进入掌权的地位。将来有一班环绕在宝座前唱赞美的人,他们都是‘从大患难中出来的’(启7:14)。

每一本伟大的著作都是作者的结晶。谁是希腊的大诗人?

荷马(Homer),他是一个盲人

谁是写那部不朽之作‘天路历程’的?

是一个穿紫袍、享安乐的王子吗?不是!乃是培德福(Bedford)牢狱中的一个囚犯本仁约翰(John Bunyan)。--选

神未曾应许

God Hath Not Promised

神未曾应许,天色常蓝,人生的路途,花香常漫,

神未曾应许,常晴无雨,常乐无痛苦,常安无虞。

神未曾应许,我们不遇苦难和试探,懊悔忧虑,

神未曾应许,我们不负许多的重担,许多事务。

神未曾应许,前途顺利,平坦的大路,任意驱驰,

没有深水拒,汪洋一片,没有大山阻,高薄云天。

副歌

神却曾应许,生活有力,行路有亮光,作工得息,

试炼得恩助,危难有赖,无限的体谅,不朽的爱。

世人信奉宗教,多数是求福泽和平安;然而基督徒的生活中,经常遇到与灵命成正比的试炼。 这首诗的正歌叙述实情,副歌则告诉我们有神相助的真谛。

这首的作者是傅安妮(Annie Johnson Flint, 1866-1932),她一生坎坷,三岁丧母,遭寄养家庭苛待,经邻居告发后,被傅氏夫妇领养。安妮在八岁时信主,九岁时开始写诗,少女时曾作曲、演奏钢琴。

廿岁时养父母双亡,不久她因关节炎发作而不能教书,陷于贫病交迫、无人照顾之困境。以后四十年,她一直生活在痛苦中,肢体变形,手指关节损毁,艰辛地握笔在打字机上打下诗句。

安妮的基督徒朋友力劝她凭信心求神医治。 经专心的读经祷告后,她得到的结论是“神可以医治,但祂对每一个人有不同的旨意,而神要以她的软弱来荣耀祂,并确信神的恩典是够她用的。” 因此她顺服。

安妮的诗引用神的真理加上她切身的体验,因此广受读者的欢迎;她的诗被印在贺卡上,墙饰上。

“神未曾应许”的曲调有三,这三个曲调都优美动听,但各予人不同的感受。常用的是任英(William M. Runyan, 1870-1957)的曲调。 任英是慕迪圣经学院的音乐教师。他在1891年由卫理公会按牧,牧会十多年后,因听力日渐失聪而辞职,继在出版社编写宗教杂志与诗集。 他的作曲中最有名的是“祢的信实广大”(Great Is Thy Faithfulness)。

另一曲调的作者是史亚瑟(Alfred B. Smith, 1916- ),他就读于茱莉亚音乐学校及慕迪圣经学院。 他在惠敦学院(Wheaton College)读书时,曾和葛理翰博士同寝室,是葛理翰布道团的第一位领唱者。1941年史亚瑟开始他的音乐出版事业。

1954年他被彼得生(John W. Peterson)聘为音乐编审,他和彼得生曾合作“必有恩惠与慈爱”(Surely Goodness and Mercy)的词曲。

香港及东南亚常用的曲调是杨伯伦(David P. L. Yeung, 1931- )所作,歌名改为“神的应许”;他因作此曲,广受赞赏而开始了他业余写作圣诗的生涯。

参考文献

  1. 基督教起源,新浪博客,2013-08-30
  2. 从教会本质看教会生活,基督教华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