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祖父的抗战(唐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祖父的抗战》中国当代作家唐崛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祖父的抗战

祖母在世时,每当提起家境,便喃喃自语,如果不是祖父的任性,扛起枪跟日本兵对着干,恐怕家境也不至于一转直下。   

祖母的埋怨是痛惜她和祖父含辛茹苦赚来的那份家业,而我们却很敬佩,祖父一生中也做过一件了不得的事。   

祖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唐姓,名胜德,居住在琼岛西部儋州北岸的一个村落。他的相貌,我们是从挂在祖屋那张老旧的碳画像认识的。发短脸长,眉浓眼亮,鼻宽唇厚,看上去很憨厚又很血性,很刚直又很善良。   

从祖母在世时的那些只言片语中得知,那时(大概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祖父的家境很殷实,田地就占全村一半以上,那么多的田地一部分是曾祖父留下的,一部分是祖父开荒出的,另一部分是祖父用银两从别人那里买来的。因为家大业大,祖父成了当地小有名望的乡绅,村里的大事小事,都离不了他,镇里有什么动静,都要跟他打个招呼。   

祖父的那个年代,是动荡不安的年代,是战火纷飞的年代。祖父奔波于乡野阡陌之间,应变于各种势力之中,左右逢源,谁都不敢得罪,苦苦地支撑着他的家业。可有一天,镇长找了祖父,说日本人要打进来了,全民都要抗战,让祖父帮助筹措银两。祖父是一个与土地打交道的人,对于抗战,对于国家危机,对于民族存亡,没有那么高的觉悟。但祖父二话不说,按照镇长的要求,走家串户,积极筹措银两。也许,祖父就认为保护家园,捐钱出力义不容辞。祖父筹到的银两达不到镇长要求的数目,只好掏出家里的补上,这让镇长满意不已,于是,祖母天天都骂祖父是个败家仔。   

那些年,每到粮食收获的季节,琼崖国民党的抗日力量都来跟祖父催粮,粮食拿走了却分文不见。中共琼崖特委的人很好,讲诚信,粮运走不多久,钱准给送到,这让祖父感激不已。每次,琼崖特委的人来买粮时,祖父更牵来两头牛,说是作为运粮之用,其实是特意搭送。   

祖父似乎与琼崖特委的人有一种默契的配合。那时,日本兵封锁得很紧,琼崖特委的人需要粮食时,便在夜晚到村口的那颗大榕树下的隐蔽处,作些记号。如,放两块小石,表示需要些粮。放一块石头压张纸,表示需要些鸡鸭之类的。第二天,祖父去查看后,等到晚上便悄悄挑去,放在记号之处,琼崖特委的人拿到了,总是在原处放些银两,以示酬谢,但祖父从不收下,待下次来要粮时,便如数归还。   

听祖母说,祖父拿起枪跟日本兵对着干,是因为咽不下日本兵欺凌的那口气。那天,几个日本兵带着一群汉奸来村里,用枪指着祖父说,如果不跟他们合作,便灭了全村。祖父和村里的人非常气愤。那时,村很大,村里有唐、符、吴好几个姓,祖父与村里各姓的头头商量,大家都表示决不屈服,誓死保卫家园。于是,祖父把家里存藏的所有银两掏出,找了熟人买了几支破旧的“汉阳造”以及粉枪和弹药,又组织大家在村的路口挖战豪,然后,把老人小孩女人托付给邻村的亲戚。几天后,那几个日本兵和那群汉奸真的耀武扬威而来。祖父们没有作战知识和经验,那些枪支又比不上日本兵的枪支火力猛射程远,只好凭着对地形的熟悉,与日本兵和汉奸们周旋磨耗。仗打得很残烈,村里参战的人几乎死了一大半。最后,活着的人躲进山里才幸运保住性命。日本兵和汉奸们攻进村后,打砸烧抢,全村一遍废墟。一个月多后,祖父们又悄悄地回到村庄,重新搭庐而住,然后,悄悄地接回老人小孩女人,又悄悄地生活起来。   

祖父为抗战倾尽了家产,好几年都没能恢复过来。幸亏有那些拿不走带不动的田地,全家的生计才有了着落。   

祖父的抗战是草根的那种,是民间自发的那种,像祖父这类的抗战,也许,在中华大地上很多很多,却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被人们发掘,祖父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例。       [1]

作者简介

唐崛,男,主要从事散文、新闻、文学评论等写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