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碧空一柱中江塔(赵家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碧空一柱中江塔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碧空一柱中江塔》中国当代作家赵家财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碧空一柱中江塔

晨风徐徐,阳初照。利用难得的周末,我身随情至地沿着蜿蜒曲折的石径,漫步在心仪的滨江公园里。放眼晴空,一览蓝天白云;徜徉江畔,但见水天相接。不知不觉间,我竟走到了具有芜湖标志性古建筑——中江塔的身边。站在塔下,翘首仰望,老师讲授和长辈口传的关于中江塔的“前世今生”,便一一浮现脑际。

中江塔位于芜湖市青弋江与长江汇合处东侧水岸,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未竣工,至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续建落成,先后跨越明、清两代,历时53年。塔为五层八角风水塔,每边长4.1米,塔高43.7米;每层四窗,错置相间,每窗左右各设一灯龛。塔内结构一至二层为壁内折上式,石梯盘绕;三至五层为空筒式,木梯依壁可上。细看门窗塔壁,一幅幅砖雕木雕,件件精美生动传神,尽显徽派风韵。民间有一[[[传说]],中江塔原计划建七层,年关将至时只建成五层,因为急着回家过年,结了工钱的工匠们便将一口烧饭的大锅往塔顶上一扣,卷起铺盖连夜打道回府了。所以,中江塔只有五层。此塔之所以被称作“中江塔”的原因是,古时候人们把长江从九江至京口(镇江)一段称为中江,而芜湖适得其处,故有中江之名;又说古有中江,东通太湖,西流长江,芜湖古地即在中江畔,因而称芜湖为中江,中江塔因此得名。中江塔建成后,得到文人雅士和芜湖百姓的普遍称赞,并以“双江塔影”之名被评为芜湖古十景之一。而将中江塔直接入诗颂之者是清代诗人张明象。其题为《喜中江塔落成》诗共有两首。其一:

江上芙蓉耸碧空,当天影掠水晶宫。

龙雷不动千秋古,金石常标一柱雄。

势合晴岚回地辅,光胜宝物见神功。

帆樯客过从今望,共识题名上国同。

该诗写出了中江塔的高耸秀美、塔影入江及江上风光,成为存世不多的直接以中江塔为题的名篇佳作。

中江塔虽不算高,但“半依闹市半偎江”,地域位置却十分显要。其雄视双江,居入江通衢。东吴孙权于公元223年将芜湖县治迁到城东鸡毛山一带,在青弋江口建房点灯守夜,行接待官员客商、营救遇难渔民、指引夜航灯塔之职。公元1100年,宋代在今塔的北侧修建了“接官亭”。明万历年间,佛教兴盛,民间集资修建中江塔和寺码头,重修“接官亭”。1912年10月30日,孙中山先生来芜湖时曾到此小歇。1988年芜湖市人民政府对中江塔进行了抢救性维修,使之成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2001年地方政府再次对中江塔进行亮化美化,从塔基座到塔顶和八角塔檐,全部装了电灯,每当夜幕降临,古塔通体灯光闪耀,引人注目。只是不知从何时起、也不知何故,中江塔被禁止登临,难免让慕名而来的游客心生一丝遗憾。

想起昔日长辈们眉飞色舞的讲述,我深深感受到眼前的中江塔分明就是青弋江文化的缩影,一股沁人心脾的古风皖韵扑面而来。青弋江发源于皖南山区,明清年间,徽商除了从新安江流域到浙江经商以外,另一支就是经水阳江、青弋江进入长江。塔下沿着青弋江北岸的十里长街,逐渐发展成为徽商物产的集散地。青弋江上商船来来往往,两江交汇的江口寺码头装货卸货,一派繁忙景象。

如今,以塔为中心而建成的中江塔公园已成为芜湖著名景点滨江公园内的一大亮点。园内有栈桥流水、亭台雕塑。塔的旁边,青弋江入口处,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临江桥紧伴而建,将青弋江南北两岸连为一体。每次我到中江塔公园游玩时,总要情不自禁地或登上临江桥,细细观赏着中江塔颇具阳刚之气的外形构造,回味着口口相传的美好传说,心中充满对古代工匠聪明智慧的赞叹;或伫立在中江塔下,仰望着这座与中江塔相依相偎、阴柔秀美的临江桥,桥上一座极具现代气息的鱼形观光雕塑——临江塔直插苍穹,实现了历史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于是,一首题为《塔与桥的相逢》的小诗如同山间溪流从心底流出:“在一条千年长河的入江口/不知是镇妖还是导航/你——中江塔/一守就是五百年的风雨春秋/在等待那一刻的邂逅。直到有一天/她——临江桥/如仙女般飘然而至/将绰约的身姿依偎在你的身旁/莫非,这就是前世有约的相逢?古朴与现代、厚重与奔放/还有那深情的会心一笑/从此,在青弋江畔和江城人心底/多了一段传说,一幅美丽的画图。”

每逢暖花开和初夏季节,我时常看到大人带着孩子、年轻人挽着情侣、老年人相互搀扶,站在中江塔旁观看晨曦夕照。但见塔影幽长,朝映浩浩长江,夕移清清弋水。尤其是入夜时分,柔风拂面、姣月升空、塔形巍峨,伴之涛声铃响,令人陶醉悠然。随着月上中天,父母带着疲惫的孩子乘兴归巢;情侣心有不甘地依依惜别;相濡以沫的老人辞月而返。而我每次夜阑人静伫立在你的身旁,便仿佛听到你低吟浅唱着鸠兹之乡日新月异的变迁。

中江塔,你给江城留下了一首凝重的诗,我为江城有你而自豪;中江塔,你那充满徽风皖韵的温馨传说,永远深藏在一代又一代江城儿女的心底。[1]

作者简介

赵家财,男,徽芜湖人,市直机关退休干部,长期从事司法、政法工作,每每于工作之余,借文字托物言志、以抒情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