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平台的商業模式構建邏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研究型平台的商業模式構建邏輯》,副標題:美國的經驗與啟示,出版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ISBN:9787111737148。
機械工業出版社成立於1950年,是建國後國家設立的第一家科技出版社,前身為科學技術出版社,1952年更名為機械工業出版社[1]。機械工業出版社(以下簡稱機工社)由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作為主辦單位,目前隸屬於國務院國資委[2]。
內容簡介
本書整體分為兩部分。
第一至五章闡述了商業模式理論的基本概念,討論了四種典型研究型平台的商業模式構建邏輯,並提煉了其所代表的共生體的結構、特徵與適用性條件。作者分別圍繞政府機構主導、高校學術界主導、市場需求主體主導與行業協會主導四類現實情景着手分析,其各自擁有不同的商業模式構建目的,也由此衍生出差異化的商業模式構建邏輯與價值創造原理。在以四種不同研究型平台構建的商業模式理論範式中,作者提煉出針對不同技術類型的解決方案。這些發現能夠為推動早期公共性基礎研究、市場應用驅動的基礎研究、跨越「死亡之谷」的應用研究、重大行業共性問題攻關研究等常見問題提供啟發。
本書的第六至十三章闡述了八個有代表性的研究型平台案例。這些研究型平台擁有差異化的定位,涵蓋了產業園區、政府基金、研髮型企業、高校孵化器等典型科技成果轉化模式的優秀實踐,同時涵蓋了生物醫藥、通信技術、軍工、材料等多元化行業技術創新成果,具有廣泛性。學術會議與美國的高校終身教職在科技創新上游的重要支持作用,對人才選育、學科發展非常關鍵,是官產學研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第十四章和第十五章對此進行了討論。
作者介紹
魏煒 博士
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管理學教授
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商業模式研究中心主任
與清華大學朱武祥教授聯手在全國率先推出「魏朱商業模式六要素」模型,是商業模式理論研究的先行者和奠基人。
在《管理世界》《金融研究》《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北大商業評論》《清華管理評論》《中歐商業評論》《新財富》《創富志》《商業評論》《21世紀商業評論》《商界》等學術和財經刊物上發表關於商業模式的論文、案例一百餘篇。
出版商業模式論着《商業模式學原理》《發現商業模式》《重構商業模式》《商業模式的經濟解釋》(中英文版,獲2014年中國管理科學學術獎)、《商業模式的經濟解釋II》 《慈善的商業模式》《透析盈利模式》(中英文版)、《超越戰略:商業模式視角下的競爭優勢構建》《商業模式專利保護的原理與實踐》《基於商業模式的會計核算和財務分析》等十餘部。
林毓聰
北京理工大學醫學技術學院博士後
清華大學統計學博士
哈佛大學醫學院訪問學者
專注於醫學影像、醫學信息學、醫學統計方面的研究,共計發表SCI期刊論文超20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面上項目一項,參與科技部重點項目、基金委聯合基金重點項目等四項。
廖靜秋
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建設管理系,現就讀於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在讀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為商業模式和公司金融,曾發表多篇SSCI、核心期刊論文。
參考文獻
- ↑ 中國十大出版社-出版社品牌排行榜,買購網
- ↑ 企業簡介,機械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