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与全球构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矿床与全球构造》,论述全球板块构造与成矿作用的专著。A.H.G.米契尔、M.S.加森著。1981年伦敦科学出版公司出版。中译本地质出版社1986年出版,周裕藩、李锦轶译。本书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板块构造的各种构造现象、各个构造部位和有关矿床。本书共分9章,约40万字。
第1章绪论,简述了构造环境的控矿作用,强调了构造环境是成矿作用的根本控制因素。扼要介绍了传统的地槽学说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和板块活动与成矿的关系,列出了板块的不同边界和板块内部的主要代表性矿床。第2章在大陆热点、裂谷和坳拉堑中形成的矿床,分别介绍了大陆内部热点的构造环境和有关的矿床,以及大陆内部裂谷和坳拉堑的构造环境和有关的矿床。热点是指地幔柱上升的地点,如地幔柱之上为古老的地壳软弱带,就会发育为热点的岩浆作用,如地幔柱之上为稳定的克拉通,则形成穹隆。环形构造和碱性岩浆活动是热点的特征标志,与大陆热点有关的矿床有与碱性侵入岩和熔岩流以及过铝质花岗岩有关的锡矿、稀有金属矿和铀矿,以及与碳酸岩有关的磷灰石、磁铁矿、蛭石和烧绿石等矿床。根据形成构造环境的不同,将大陆内部裂谷分为2类:与热点有关的裂谷、与碰撞有关的裂谷。前者包括三义裂谷系、夭折裂谷支、半地堑和坳拉堑。与大陆内部裂谷有关的矿床,着重介绍了与碳酸岩、碱性岩、基性超基性岩和金伯利岩等有关的矿床,以及沉积岩中的铜、铅—锌—银、铀等层控矿床和蒸发岩矿床。第3章在被动大陆边缘和内陆盆地中形成的矿床,介绍了被动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特征,以及在被动大陆边缘形成的蒸发岩、磷块岩、富含金属的黑色页岩、鲕状铁矿和碳酸盐岩中的铅锌矿等沉积矿床。把铀和金—铀矿床列入在成因不明的大陆内部盆地中。第4章大洋环境中形成的矿床,论述了洋脊、大洋盆地、大洋转换断层、大洋线状岛屿和海山链等的构造环境和有关的成矿作用,着重介绍了大洋盆地中的锰结核,以及大洋扩张系统和蛇绿岩套中的有关矿床。第5章与俯冲有关的构造环境的矿床,分别介绍了与俯冲带有关的海沟和外弧、岩浆弧、外弧槽、弧后岩浆带和冲断层带、弧后挤压克拉通盆地、弧后引张克拉通盆地以及弧后边缘盆地和弧间盆地等不同构造部位的构造环境和有关的矿床,列举了斑岩铜矿、黑矿、钨锡矿、美国盆岭区金银矿等许多矿床的实例。第6章与碰撞有关的构造环境中的矿床,分别介绍了残留大洋盆地、剩余大洋盆地、缝合线带、仰冲板块后陆边缘、前陆冲断带、前陆盆地、后陆盆地等不同构造部位的构造环境和有关矿床。第7章陆壳中的转换断层和线性构造,讨论了切过陆壳和岛弧的转换断层,以及由洋脊延入大陆边缘的转换断层的构造环境和有关矿床,强调了大陆线性构造的控矿作用,指出了在大陆裂开和洋底扩张的初期,某些大陆断裂可能因洋脊转换断层的发育而活化,这种断裂是控制碳酸岩和金伯利岩的重要构造。第8章矿床和威尔逊造山旋回,用造山旋回的理论分析了矿产的形成和侵位事件的序列。第9章板块构造是矿产勘探的指南,结合实例介绍了线性构造、地层对比、地质类比和板块构造在选择勘探远景区中的指导意义。
本书以板块构造为纲,系统介绍了与板块构造的各种构造现象、各个构造部位有关的矿床,把成矿作用与构造环境密切联系起来。本书的特色是引用了大量世界著名的矿床实例,构造环境的划分比较细,总结了全球构造和全球成矿的最新进展,对了解矿床成因理论和指导找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但有的矿床形成的构造环境尚有争议,有的则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作者简介
A.H.G.米契尔(A.H.G.Mitchell),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主任技术顾问。
相关信息
书籍,是思维的结晶,知识的宝库,智慧的源泉,人类最主要的精神食粮。名著,则是书籍中的精华。它标志着人类认识发展的水平,影响乃至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影响乃至支配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1]。《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筛选出价值高、作用大、影响广的一万部名著,把它们汇集一起,根据科学文化知识体系的区别和联系加以分门别类,并逐部作出精要的诠释。可以说,这是对科学文化的一次总结,是一项很有价值的科学文化建设工程。这部辞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书[2]。
视频
矿床与全球构造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2017年,有哪些科技著作值得一读?《连线》杂志为你推荐这些!,搜狐,2017-12-26
- ↑ 工具书是一种按某种体例编排的专供查找特定资料而不是供系统阅读的书籍,道客巴巴,2012-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