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看忻州(李慧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看忻州
圖片來自创意悠悠花园

《看忻州》中国当代作家李慧丽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看忻州

那天,一只脚重重地踏在了古称秀容的这片土地上,倾刻间,另一只脚却胆怯了,唯有唯唯诺诺地轻轻放下。

怎能不令我胆怯?

脚下偶然踩到的那块砖、那片土,可能还残存着三千多年前周穆王巡游西域的微弱痕迹,可能还浸染着几千年间驱外侵保家园的勇士的热血。那随着时光老去的金戈铁马、峰火狼烟,也许还藏在残砖破瓦下,喜看今日的白云悠悠。

何况这片土地还孕育了声名遐迩,彪炳于后的志士仁人傅山——傅青主;孕育了被《纽约时报》称为东方伽利略,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伟大先驱徐继畲;孕育了写得出“问世间情为何物”《雁丘词》,著得出国破家亡 “丧乱诗”的“一代文宗”元好问。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徐向前元帅也是从这片黄土地上走到了革命的洪流中。

轻轻地,唯恐自己不知深浅的脚步惊扰了那么多厚重的记忆。

特别是那绵长悲壮、可歌可泣的戍边文化,穿越几千年的重重帷幕,还驻在边靖楼、杨家祠堂。我的脚步更加得小心翼翼。

幼时,故乡村子里的大舞台上,每逢彩旗招展,各式人物粉墨登场时,杨家将的故事必不可少。拄着龙头拐杖的佘老太君,大义凛然的杨六郞、杨宗保,威风凛凛的穆桂英,武艺高强的杨排风、八姐九妹、孟良焦赞等等,都是伴随着童年澄澈岁月缓缓流过的舞台人物。那时不知什么叫忠诚,什么叫奸佞,但是杨家将保家卫国的标签却早早地贴在了洁白的心灵之上。

几十年后,竟有幸站在了代县鹿蹄涧村杨家祠堂内。

相传,杨业的十四代孙杨友与他的弟弟杨山在一次狩猎时,射中一只梅花鹿的前蹄,这只鹿带伤而逃,杨氏兄弟二人在后面紧紧追赶,那只鹿逃到联庄(今鹿蹄涧村)后突然消失不见了,杨氏兄弟在鹿消失的地方挖掘出一块印有带箭梅花鹿形状的怪石。他二人认为这定是有神仙点拨,所以就选择在此地居住了,并改村名为“鹿蹄箭”。后因村子左右各有深涧,遂又改名为“鹿蹄涧”。

杨业后代为祭祀杨业夫妇及其后代名人,于元代至元16年(公元1279年)修建祠堂。因杨业战殁后被赐为太尉,谥“忠武”,所以眼前这座祠堂名为“杨忠武祠”。

站在祠堂高高的台阶下,抬头,正中间“矣世将畧”四个大字,穿越初秋明媚的阳光直击心灵。世世代代忠臣良将。是世人对杨家将最高的评价。这褒扬却是杨家子孙以生命与鲜血换来的。

正殿内,饱经风霜的杨业与佘太君安详地端坐在正中,八位公子及杨氏功臣分列两边,气宇轩昂。

他们安坐在牌位上,是一派团聚与热闹。两侧厢房内,各位杨门女将也英姿飒爽地看着尘世里的云卷云舒。

一大家子的文治武功,一大家子的忠心耿耿,一大家子的其乐融融,却也只能在这后人的善意里团聚。

事实上,在红尘跌荡里,他们一家人东征西战,生死两茫茫。男人为国家战死沙场,女人独守家园亦不忘报效国家。《十二寡妇征西》、《穆桂英挂帅》等故事让杨门女将以一个专用名词在时光里传颂。

杨令公金沙滩上,被奸臣潘仁美陷害,自碰李陵碑而亡。他的八个孩子,或战死或出家,只剩杨六郞继续策马在战场。在大宋王朝,在雁门边塞,当契丹人再次进犯时,当杨家再无壮丁男儿领兵打仗时,百岁老人佘太君曾领兵挂帅,年过半百的穆桂英曾接掌帅印。

舞台上,穆桂英感慨道,“杨家将舍身忘家把社稷定,凯歌还人受恩宠我添新坟。庆升平朝堂里群小争进,烽烟起却又把元帅印送到杨门。”

佘老太君说,“为国家说什么夫亡子殒,尽忠何必问功勋。”

杨家将所有的忠贞义烈、顾全大局,甚至面对不公正待遇的感慨与决择,尽在这祖孙两人的唱词中回旋。回旋,直至我的心房、我的眼角,幻化成眼前的一片白雾。

杨家将的故事,在千余年的时光中,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演绎得愈加丰富。也许很多故事只是戏曲、小说等文艺作品的艺术再加工。但杨家将戍守卫边、保家卫国的精神却是永存于历史中的。

巍峨雄浑的代县边靖楼,是代县曾作为边陲重镇的记载。

在这里,杨令公曾镇守七年,他的威名让雁门关外的契丹人五体投地,忘而却步。

登楼的附梯,又宽又长,竖着砌的砖已在岁月的风沙中嶙峋,踩上去有些咯脚。二楼阔大的平台上,刻有“官”字的砖显示着这座建筑的高规格。三层的木楼没有过多的雕梁画栋,却也精致至极。杨令公和他的杨家将曾在此,眺望关内的美丽山川,眺望关外契丹人的蠢蠢欲动,随时准备着以手中的大刀阻击敌人侵略的脚步。

太阳渐渐西下,站在二层露台上,边靖楼的一角掩映在蓝天、白云、群山下,多么安宁。

曾经的金戈铁马、战鼓雷鸣都已消逝在岁月深处。曾经浴血奋战的将士们的血和汗只风干在了脚下的砖,或是楼内光滑的楼梯扶手上。

时光远去了,但杨家祠堂、边靖楼还在,那些至忠至义的精神永在。

这种保家卫国、舍生忘死的精神,在五台县东冶镇永安村的一所小院里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

穿过幽深的小巷,穿过故居的大门,穿过一条长长的甬道,一座始建于清道光初年的小小四合院出现在眼前,这就是徐向前元帅的故居。

普通的北方四合小院内,有元帅成长的足印。在后人的布置中,亦有元帅的伟迹。

元帅自己为革命戎马一生,为保卫国家,元帅唯一的儿子是军人,元帅的几个外甥也是军人。

历史的风起云涌中,封建王朝土崩瓦解。可保家卫国、舍生忘死、不惧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一直都在。

走出故居,巷口一棵有着二百年年轮的老槐树郁郁葱葱,一位老人坐在树旁倚着墙角乘凉。

岁月静好。是一代代仁人志士以鲜血甚至生命换来的。

2

原平是一个县级市,但原平图书馆大楼却让我感到了大都市建筑的宏伟与漂亮。楼内亦设施齐全,干净整洁、安静雅致。大厅里有孩子们在看书。

图书楼所在的广场对面是范亭中学。整个建筑群依然气度不凡。学校以爱国将领续范亭的名字而命名。

续范亭,著名爱国将领。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后在国民党任职,后与共产党人合作创建山西新军。曾任晋北行政公署主任。1947年病逝后,追认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935年,在拜谒南京中山陵时悲愤地写下《哭陵》诗,并剖腹自戕要求抗日。

据说范亭中学很有名,在省内更有“南康杰北范亭”之说。

图书馆、中学,都是读书育人之地。亦都外观美丽。一条路让他们遥遥相望,这条路叫文化南路。连学子们走的路都浸染上了浓浓书香味。

嗅着无处不在的袅袅书香,我们在图书馆内与原平时光读书会部分成员座谈交流。

时光读书会,是由原平读书爱好者自发组织起来的一个民间组织。2014年12月,由原平普通机关干部付小平发起成立。

他们在时光里邂逅、读书。从此后,小城里的一群普通人,干部、教师、农民、个体经商者等,聚在一起分享《诗经》、《论语》、《乐府诗集》、《世说新语》、《资治通鉴》、《红楼梦》等国学经典。品读《红岩》、《老生》、《白鹿原》、《穆斯林的葬礼》、《飘》等中外名著。研讨李白、陆游、李清照、苏轼、李叔同等历史名人。观看《凤凰劫》、《肖申克的救赎》、《活着》等中外影片。

工作之余,多读一本书,多写一行字,会带给我们什么?

在喧嚣的世界里,我们常常会以投入和产出是否达比例的思维方式看待一切。

看起来,读书并不能让人们得到什么实质性的利益。

可是时光读书会的书友却越来越多,从最初的十几人到如今的五百余人。

他们不仅读书,他们还分享心得。二十多个文友,以自己的视角去解读国学经典《诗经》,并把这种草根的感悟集结出版成书《全民诗经之国风气象》。

他们读书,他们品书,他们亦拿起手中的笔去书写。写自己的感悟,写时代的变迁。很多文友的文章逐渐见诸各级报刊杂志。

这仍不能为他们带来普遍意义上的利益。但读书会却越来越壮大。

据说,每到星期二下午六点半,一街人都往读书会赶。如说去读书会,出租车司机都不收钱。

为什么呢?就像我,人至中年,日夜伏案,虽只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仍乐此不疲。因为我在读书写作中,看到了时光中的那些光、那些暖。那些光亮温暖着我,走过风雪交加的冰冷时光。也许,他们和我是一样的吧。

这种生活的恬淡,从城市漫入乡村。

走入原平市张村农民散曲社时,已近正午,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

耀眼的阳光下,一张张散曲社成员的作品被做成彩色喷绘在烈日下灿烂。

真的是灿烂。“忘记梳妆,随友沐春光,沉醉梨乡,多少相机忙……”,“儿题金榜泪花流,掐算粮仓又数猪,好友亲朋聚酒楼。抿一壶,一半儿欢欣一半儿愁。”那或婉约或铿镪的殿堂级的文体——散曲,就这样饱蘸着泥土的馨香,悠扬在乡间地头。

散曲,中国古代文学体裁之一。在元代兴盛,和唐诗宋词同为一代之文学。又称为乐府或今乐府。

今天,在这个叫做张村的小村子里,我们看到了农民写就的散曲。

几位散曲社老师走上台前,朗诵自己的作品。

其中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叫任尚礼。老人说他是2012年进社的。问他怎学会的,他说,先学写诗词,再学写散曲。

老人一口浓重的乡音,我并未能完全听懂。但跳跃在他皱纹间、白发下的神采奕奕却让我好生羡慕。

可以想象,雪花飞舞的农闲时节,任尚礼和他的乡亲们聚在一起不只是插科打诨,或是酒牌麻将,他们用平仄格律,抑扬顿挫地抒怀着心意,寂静的乡村便在韵律间热闹起来。

当然,一首优美的散曲不能让玉米土豆多丰产一斤,可是散曲社却在壮大。

成立于2008年的农民散曲社由当时的20多人发展到现在310多名社员,分布在全市18个乡镇的103个村庄社区,全市(包括忻府、定襄区县)共成立了23个分社。社员年龄最大的85岁,最小的20岁。2016年4月正式注册为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文化团体。

文化团体就会有文化的氛围。他们出小报,他们办微信公众号,他们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诗词,他们出版诗集,他们被省以上诗词学会吸收为会员……

那一双双粗壮的大手,既握得了粗重的锄头犁耙,亦拿得起纤瘦的细笔。

诗就在眼前。在绿油油的庄稼地里,在哗啦啦流过村庄旁的小溪中。

3

一排排整齐的农家屋舍,错落有致地排列在街巷上。房屋灰砖灰瓦黄泥涮面,街面石头铺砌。街边一条浅浅的小渠中有清冽冽的溪水缓缓流过。两侧的房屋门口,灯笼、国旗在阳光下飘扬。临街的门面有商店、客栈。

随意站在一户门前抬头望去,蓝天、白云、青山、黛瓦,层层叠下来,如戏台上一帘帘的帷幕,又似画布上那一层层的鲜明色彩。

安静、美丽。这是初入岢岚县宋家沟村时的印象。

但,这并不是为旅游开发的民宿之地,而是苛岚县脱贫攻坚,易地搬迁安置的一个典型代表。

宋家沟村是宋家沟乡的中心村和乡党委所在地,全村耕地平整,公共设施较为完善。现有户籍人口245户548人。2016年以来,承接了周边14个村145户265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及安置任务。村内现有390户81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65户283人。

那些外村的群众是如何来到这里生产生活的呢?

运用易地搬迁、危房改造、宅基地复垦增减挂钩和特色风貌整治奖补等政策类资金,以三口之家60平米住房计算,每户可落实政策类资金12.21万元,建设、装修、家具等费用只需11.6万元,贫困户无自筹就可拎包入住。

也就是在这里安置的各村贫困户,无需自筹便可住进新房。非贫困户可以根据相关政策自主选择。

在这风景如画的村庄里,有42%是贫困户。

屋内,地砖铺设,干净整洁;院内,鲜花盛开,菜疏累累。

村内小广场上,有一对夫妇在摆摊售卖凉粉等特色小吃。

男主人叫沈姚付,今年62岁,是于2017年5月从口子村搬迁到宋家沟的。他们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出嫁了,小女儿与他们一起生活。他们家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迁来宋家沟后按政策分到三间60平方米的住房。

来到新村后,在生产与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后,他们还做起了小生意。因为近年来来宋家沟村参观的外地人多了,老人说,“有[[上海]的、杭州的、秦皇岛的、河南的、朔州的……全国各地的,可多了。”

也是这么多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给老人的小摊带来了收益。老人说,“人多时每天能卖到200元左右,人少时也能卖个三五十元。”

广场旁边标有“爱民客栈”的屋舍内,有妇人坐在大门下阴凉处撕着一大堆豆角,准备晒干冬天备用。

主人叫王爱民。他们家不是贫困户,住房是原有的,后来经过整治。他把这里办成了民宿客栈。整个小院费用为每天260元,只提供场所,客人自己做饭。“有人住吗?”我说出了自己的疑问。“有呀,有人一住就是一个星期。”主人回答。

小广场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三棵树广场。这里之前是一处旧房子,建设中为了保留原来的风貌,留了三棵树,取名三棵树广场,寓意树人、树德、树风。

2017年6月21日下午,总书记来到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宋家沟新村。看着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和村民家中良好的生活条件,总书记十分高兴。总书记站在宋水街面向三棵树广场上的群众们说,“请乡亲们同党中央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

撸起袖子加油干。宋家沟新村就是党员干部实干苦干的体现。

在宋家沟村史馆里,看到了宋家沟村整治前的村庄全景图片。2017年前的宋家沟村依然是荒芜零乱的。沈姚付老人原来所在的口子村,隐在大山里,更是危险荒凉。

宋家沟在实施易地搬迁的同时,对原有的住房或闲置住房、庭院进行整治、提升。同时整治卫生院、养老院、学校等公共建筑。新建公共卫生间、浴室等公共设施。

于是,这样一个宜居、美丽的现代新农村的模样就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本村的、迁来的,大家在这个新的环境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增收渠道有效拓宽。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村庄应有的模样让我心生暖意。那住在这里的群众应更为温暖吧!

记得第一天,参观完忻府区云中河景区时,心就是暖暖的。

云中河景区很美,就像她的名字一样美。参观结束时,我们坐在会议室内看《魅力忻州 大美云中》的专题片。片子摒弃了通常的解说与画面,而是一老一少两个思乡之人,在年老时,在拼搏累了时,回到故乡,享受这里的恬淡,享受这里的温暖,让乡愁落地。

看到这里,我被云中河美景惊艳了的目光瞬间就湿润了,回到温暖的故乡,不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吗?[1]

作者简介

李慧丽,女,七十年代生,现任潞城作家协会副主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