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相书 |
相书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曲艺曲种之一。渊源于明清以来的"隔壁戏",在帐幔中。用四川方言。曾流行于四川各大城市。曲目有《骗总爷表演》《写对杀猪》等,起源于下江(今江浙)一带。清朝咸丰、同治年间传入四川。"相书"一词首见于《成都通览》。
四川有史可查的最早相书艺人是曾炳昆的老师李相成,人称"李相书"。其特点是一个演员在二尺五寸见方的布帷中,模仿各种人物、动物和其他声响,借助声音描绘场景,刻画人物。它由口技发展而来,又融合了民间笑话的特点。如今,北京、上海等地已经失传,只有四川尚有这门民间 艺术。 [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相书
拼音 xiàng shū
方言。 四川
表演地点 在帐幔中
释义
词目:相书
拼音:xiàng shū
解释
1. 谈相术的书。
《晋书·束晳传》:"《琐语》十一篇,诸国梦卜妖怪相书也。"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卷下:"右据相书所载,若'山庭','月角'是也。" 鲁迅 《花边文学·北人与南人》:"相书上有一条说,北人南相,南人北相者贵。"
2. 四川 口技。以 四川 方言在帏幔中表演。
保护
2022年2月,相书(四川相书)、相书(宣汉背篼戏)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