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盐角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盐角草

盐角草(学名:Salicornia europaeaL.)是藜科盐角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35厘米。茎直立,多分枝;枝肉质,叶不发育,鳞片状,顶端锐尖,基部连合成鞘状,边缘膜质。花序穗状,腋生,花被肉质,倒圆锥状,上部扁平成菱形;雄蕊伸出于花被之外;花药矩圆形;子房卵形;钻状,果皮膜质;种子矩圆状卵形,种皮近革质,6-8月开花结果。[1]

分布于中国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内蒙古、青海、新疆、山东和江苏北部。生于盐碱地、盐湖旁及海边。朝鲜、日本,苏联、印度、欧洲、非洲和北美也有分布。盐角草干草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种子含油,可代替鱼粉养鱼;盐角草提取物可作为美容产品的主要成分,盐角草还可以作为防火材料,制成防火板。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10-35厘米。茎直立,多分枝;枝肉质,苍绿色。叶不发育,鳞片状,长约1.5毫米,顶端锐尖,基部连合成鞘状,边缘膜质。 花序穗状,长1-5厘米,有短柄;花腋生,每1苞片内有3朵花,集成1簇,陷入花序轴内,中间的花较大,位于上部,两侧的花较小,位于下部;花被肉质,倒圆锥状,上部扁平成菱形;雄蕊伸出于花被之外;花药矩圆形;子房卵形;柱头2,钻状,有乳头状小突起。果皮膜质;种子矩圆状卵形,种皮近革质,有钩状刺毛,直径约1.5毫米。花果期6-8月。

盐角草摄收后所蓄积的盐分主要集中在主茎的中上部,并且主要集聚在茎节间皮层的大薄壁细胞[註 1]中;茎节部则有高浓度氯离子存在;在茎横截面上的薄壁组织中表现出由外层至内层逐渐积累的现象;由于茎部维管束在节部的不连续性,盐分在节部有显著的积累,相反,茎基部和根部盐份很少积累;除茎部体表有少量盐晶泌出外,绝大多数积存于体内,地上部干重中灰分占30-50%,属超积累型盐生植物。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内蒙古、青海、新疆、山东和江苏北部。朝鲜、日本,苏联、印度、欧洲、非洲和北美也有。生长在盐碱地、盐湖旁及海边。

盐角草在3%和5%氯化钠盐水灌溉区生长最快,并可以在3倍于海水盐分浓度的环境生长,是地球截止到2004报道的最耐盐的植物种之一,其耐盐渍能力显著强于苜蓿

主要价值

中国野生盐角草的单株产籽量和产油量均显著高于国外进口的盐角草。生长在中国广大地区的野生盐角草可以作为生物柴油原料植物进行深入研究和利用。生物柴油是典型的“绿色能源”,另外,盐角草干草含粗蛋白35%、粗脂肪6%、粗纤维5%,种子含油30%,可代替鱼粉养鱼;盐角草提取物可作为美容产品的主要成分,含有必需氨基酸,保湿效果好,适合缺水肌肤的彩妆底霜,较以往产品易涂抹、附着力强;[2]盐角草还可以作为防火材料,制成防火板。

盐角草是地球上截止到2004年所有报道过的最耐盐的陆生高等植物种类之一。基于其显著的摄盐能力和集积特征,盐角草可作为生物工程措施的重要手段之一,广泛用于盐碱地的综合改良;植株蛋白质组成良好,饲喂试验表明可显著改善肉类品质,可作为普通饲料作物无法正常生长的盐碱地区和沿海滩涂地区潜在的饲料作物资源;盐角草种子脂类含量高且组成好,可望开发成油料作物;盐角草植株含有大量灰分,可作为提炼钠盐等化学品的原料;盐角草是一种重要的耐盐基因供体,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农作物和生态工程植物的耐盐性遗传工程改良工作。

注释

  1. “薄壁细胞”:薄壁细胞 是多数植物体内数目最多的细胞,成熟后继续存活,只有很薄的初生壁,没有次生壁,一般为直径近乎相等的多面体,但也可以分化为星芒、分枝以及臂状等。薄壁细胞的功能很多,如贮存营养物质、进行光合作用和需氧呼吸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