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盐碱地花生高产优质生产技术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盐碱地花生高产优质生产技术为保障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安全、缓解油料作物与粮食作物争地矛盾、开发利用盐碱地区温光热土等自然资源禀赋,提高盐碱地区农业种植结构抗风险能力,充分挖掘中低产田特别是盐碱地的改造与利用潜力,扩大花生种植面积、提高产量品质,研究形成的技术体系。通过该技术,实现了土壤含盐量在2‰~3‰盐碱地花生产量品质的提高,解决了盐碱地花生出苗难、苗弱不齐、缺苗断垄、早衰、产量低而不稳等技术难题。通过播前压盐、增施生物有机肥、适时播种,避免了提出苗难、苗弱不齐、缺苗断垄,提高了出苗率和出苗速率;采用适时化学防控技术,有效防止了盐碱地花生早衰。在含盐量2‰~3‰的盐碱地上,通过“压盐整地、施用生物有机肥和钙硼肥、选用耐盐抗盐品种、适时晚播、严控密度、化控防早衰并适时收获”等6项组合技术,保证了盐碱地花生出苗快、苗全苗齐和产量品质的提高,实现了花生种植面积的提高和食用植物油安全供给途径,优化了盐碱地区农业种植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

目录

技术要点及参数

(1)压盐整地

于播种前进行淡水灌溉压盐,使地表保持1~3cm的水层1~3天、土壤含水量达到土壤饱和含水量;淡水灌溉压盐后土壤含盐量达到0.15%以下,待水分蒸发后进行土壤耕翻、施肥。

(2)施肥

①基肥:施用土杂肥2000~3000公斤/亩或商品有机肥150~200公斤/亩、尿素[1]40~50公斤/亩、普通过磷酸钙50~75公斤/亩、硼酸1~2公斤/亩。

②追肥:荚果形成期,进行叶面喷施追肥促长防衰,种类和浓度为:0.7%~1.0%尿素、磷酸二氢钾0.2%~0.5%、硫酸亚铁0.5%~1.0%。

(3)品种选择与适时播种

选用耐盐碱、抗逆广适高产的花生品种,花育25号、花育36号、冀花2号、冀花5号、丰花5、中丰、汕油2、丰花6、花育25、冀花13、粤油200、鲁花12、潍花6等。

盐碱地花生适期晚播,当0~5 cm土层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进行播种,采用垄作覆膜种植方式,垄高8~10 cm,垄面宽50~55 cm,垄距80~85 cm,每垄上播种2行花生,行间距保持30~35cm,双粒穴播。

(4)严控密度

种植密度依盐碱程度和肥力状况适当增加种植密度,一般保持在1.5~1.7万穴/亩。

(5)化控防早衰、适时收获

花生生育中后期,视长势情况,可进行1~3次化控。通过喷施适量的含有N、P、K、微量元素肥料或花生专用绿叶叶面肥套餐。如0.2%~0.3%磷酸二氢钾[2]500倍溶液2~3次,或者喷洒地果壮蒂灵等专用绿叶叶面肥套餐,加大营养输送量,促进果实发育,提高花生的产量。防止植株早衰,延长植株青枝绿叶时间。若花生盛花期、初花期、花生下针后期至结荚前期出现旺长,或主茎高度35~40cm时,可使用多效唑、烯效唑、矮壮素等药剂进行化控,其中盛花期亩用15%多效唑50g兑水30斤喷施;初花期亩用50~100mg每升的烯效唑药液喷施植株;盛花期到结荚期用200~500mg每升的药液喷施植株,连续使用2~3次。

盐碱地花生适时收获,防止因盐毒害造成果柄腐化、果壳褐变。

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该技术在山东、河北、新疆及辽宁等花生产区3年累计推广100余万亩,获总经济效益1.12亿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核心技术“盐碱地花生高产优质生产技术”自2014年以来单独或作为其他技术的核心内容进行示范推广。2015年以来在山东、河北、新疆、辽宁、吉林等省市多地进行示范、推广,获得良好效果。2014—2019年,在黄河三角洲区的滨州、东营和内陆盐碱区聊城等地,采用该技术小面积实收亩产均在350.0千克以上,最高达到584.5千克。

2014—2019年,在东营市垦利县和利津县的轻、中度盐渍土壤(0~20cm表层土壤含盐量分别在0.23%、0.35%)上,采用该技术在连片种植的200亩、100亩和25亩不同盐碱程度土壤上小面积实收,2014年(0-20cm表层土壤含盐量0.35%)产量达394.6千克/亩;2015年(0-20cm表层土壤含盐量分别为0.23%、0.35%)不同盐碱程度土壤上,花生产量分别达548.6公斤/亩、481.7公斤/亩。目前该技术正在黄河三角洲花生种植区推广应用。

和常规技术相比,应用该技术可增产花生20%以上,亩增收200元以上。同时,花生耐旱、耐瘠、根瘤固氮等特性,使土壤肥力不断提高,盐碱区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高,社会生态效益良性发展。

《花生抗逆高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2019年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其中,花生耐盐高产优质生产技术是抗逆栽培主要技术之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