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冠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皇帝冠服 |
皇帝冕服衮冕凡祭天地、宗庙及正旦、冬至、圣节则服衮冕,祭社稷、先农、册拜亦如之。
衮冕的形制基本承袭古制,在圆柱形帽卷上端覆盖广一尺二寸、长二尺四寸,用桐板做成的𫄧,𫄧板前圆后方,用皂纱裱裹。𫄧板前后各有12旒,旒就是用五彩的缫(丝绳)12根,每根穿五彩玉珠12颗,每颗间距一寸。
国 家 中国[1]
用途 皇帝穿着
类 别 服装
饰 品 五彩玉珠12颗
目录
衮冕
通天冠
皮弁服
历史来源
武弁服
基本内容
历史来源
常服
燕弁服
基本内容
历史来源
燕弁冠
衮冕
明朝在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始定衮冕制度,至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时又分别做过补充修改。
衮冕的形制基本承袭古制,在圆柱形帽卷上端覆盖广一尺二寸、长二尺四寸,用桐板做成的𫄧,𫄧板前圆后方,用皂纱裱裹。𫄧板前后各有12旒,旒就是用五彩的缫(丝绳)12根,每根穿五彩玉珠12颗,每颗间距一寸。帽卷夏用玉草、冬用皮革作
骨架,表裱玄色纱,里裱朱色纱做成。帽卷两侧有纽孔(戴时用玉簪穿过纽孔把冕固定在头顶的发髻上),下端有武(即帽圈),纽孔和武都用金片镶成。𫄧板左右悬红丝绳为缨,缨上挂黄玉,垂于两耳之旁,叫作〓纩充耳。此外,𫄧板上还悬有
一根朱纮。
与此配套的衮服,据《明史·舆服志》记载,由玄衣、黄裳、白罗大带、黄蔽膝、素纱中单、赤舄等配成。据永乐三年的定制,玄衣肩部织日、月、龙纹,背部织星辰、山纹,袖部织火、华虫、宗彝纹,领、褾(袖端)、襈(衣襟侧边)、裾(衣
襟底边)都是本色。𫄸裳织藻、粉米、黼、黻纹各二,前三幅、后四幅,腰部有襞积(褶裥),綼(裳的侧边),褐(裳的底边)都是本色,腰以下前后不缝合。中单以素纱制作,青色领、褾、裾,领上织黻纹13,蔽膝与裳同色,织藻、粉米、
黼、黻各2,本色边。另有黄、白、赤、玄、缥、绿六彩大绶和小绶,玉钩、玉佩,金钩、玉环及赤色袜、舄,但《三才图会》的附图与此略有不同。
通天冠
洪武元年定制(公元1368年),加金博山附蝉,首施珠翠,黑介帻,组缨、玉簪导。与绛纱袍、皂色领、褾、裾的白纱中单、绛纱蔽膝、白色假带、方心曲领、白袜、赤舄配套,为皇帝郊庙、省牲、皇太子冠婚、醮戒时所穿。
皮弁服
嘉靖八年定制,弁上锐,黑色纱冒之,前后12缝,每缝间饰五彩玉12,与绛纱衣、蔽膝、革带、大带、白袜黑舄配套。朔望视朝、降诏、降香、进表、四夷朝贡,外官朝觐,策士、传胪、祭太岁山川时服用。
历史来源
皮弁服是明代皇帝、皇太子及亲王、世子、郡王的朝服。皇帝在朔望视朝、降诏、降香、进表、四夷朝贡、外官朝觐、策士传胪时穿皮弁服(嘉靖时定祭太岁、山川等神亦穿皮弁服)。《明实录》记载,洪武二十四年,明太祖以百官侍朝皆穿公
服,而皇帝独穿便服,“非所以示表仪”,于是命礼部仿效古制,作皮弁、绛袍、玄圭以临群臣。《大明会典》所录洪武时期的皮弁服制度为:“皮弁,用乌纱冒之,前后各十二缝,每缝中缀五采玉十二以为饰;玉簪导;红组缨;其服绛纱衣,蔽
膝随衣色;白玉佩;革带;玉钩<角枼>(dié);绯白大带;白袜、黑舄。”永乐三年又对皇帝皮弁服作了更详细的规定,并一直沿用至明末。
武弁服
基本内容
嘉靖八年定制,弁上锐赤色,上12缝,中缀五彩玉,落落如星状,赤色衣、裳、韨,赤舄。执刻有“讨罪安民”篆文的玉圭,亲征遣将时服用。
历史来源
明初,皇帝行亲征遣将礼及祃祭时服武弁。《明实录》中记载:“洪武元年……历考旧章,定为亲征遣将诸礼仪奏上,诏并从之……皇帝亲征告祭天地庙社仪:前期,择日祭告天地、宗庙、大社,皇帝服武弁……”但武弁服的详细制度并没有留下
记载。
嘉靖六年,明世宗翻阅《会典》后,询问辅臣武弁服形制,杨一清在回奏中只说:“武弁之制,则韎韦也,结五彩玉为饰。”到嘉靖八年,世宗又对张璁说:“武弁服斯乃一代之制,不可不备,今当重校《会典》之时,宜制而增入。”于是张璁具
图呈上,在与世宗进行了反复讨论后,确定了最终方案。
常服
洪武三年定制为乌纱折角向上巾,盘领窄袖袍,腰带以金、琥珀、透犀(即带有透线纹的上等犀角)相间为饰,永乐三年改为盘领窄袖黄袍、玉带、皮靴。黄袍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即一般所称的四团龙袍,乌纱折上巾造型像善字,故称
翼善冠。
燕弁服
基本内容
皇帝平日在宫中燕居时所穿,嘉靖七年定制,冠框如皮弁用黑纱装裱。分成12瓣,各以金线压之,前饰五彩玉云各一,后列四山,朱绦为组缨,双玉簪。衣如古代玄端之制,玄色,镶青色缘,两肩绣日月,前胸绣团龙1,后背绣方龙2。边加小龙纹
81,领与两袪(袖口)共小龙纹59,衽小龙纹49。内衬黄色袂(袖)圆袪(袖口)方,下裳用12幅的深衣,朱里青表绿边的素带和九龙玉带,白袜玄履。在定陵出土皇帝龙袍中,有一种过肩通袖龙襕袍,领与袖口用小龙花边为饰,但胸、背龙纹与
《明史·舆服志》所记不同。
历史来源
燕弁冠服是 明世宗和内阁辅臣 张璁参考古人所服“玄端”而特别创制的一款服饰,用作皇帝的燕居服。
嘉靖七年,明世宗对冕服等冠服制度做了修改后,又认为皇帝的燕居冠服“多俗制不雅”,遂令张璁稽考古代帝王燕居时所穿法服的形制。张璁根据《礼书》“玄端深衣”的记载,制成图注进呈明世宗,“上览之称善,遂命工如法制燕弁服,稍加
文采,衬用深衣、色用黄。令尚衣监收贮,著为式。”《大明会典》(以下简称《会典》)记载的燕弁冠服制度是参照明世宗的上谕,系最初构想,之后又在张璁的建议下做了一些细节的调整,并刻成《燕弁冠服图说》(以下简称《图说》)颁布
天下。因此,《会典》所录文字部分与实际方案不同,但插图则按《图说》绘制,文、图不完全相符,这是研究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形制与皮弁相同,外冒乌纱,弁身前后各分十二缝,每缝压以金线(不缀玉珠)。冠前装饰五彩玉云各一,冠后列四山。五玉云象征五行,四山取其“镇静”之义,即“前象五行,欲法其象以修五事;后镇四山,欲体其义以绥四方”(《燕弁冠服
图说》,下同)。明世宗原定冠称“玄冠”,又有“朱绦为组缨、双玉簪”,但张璁认为:“玄冠、朱组缨,天子之冠也……今更名曰燕弁宜矣……然皮弁用朱组缨,此而燕居,宜去缨,从便可也。”所以燕弁冠无组缨。而《图说》与《会典》插
图均只见一枚玉簪,不用双玉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