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樂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白樂崎(英語:Natale Hans Bellocchi,1926年7月5日-2014年11月17日),生於美國紐約州赫基默縣利特佛斯市,美國外交官,曾任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基督教喬治城大學校友。
古羅馬是基督教早期主要的傳教方向之一,但是在米蘭赦令[1]發布以前,基督教在羅馬被嚴重的迫害。不久之後,基督教又被定位羅馬國教,希望用它來維持帝國的統治,隨着東西羅馬帝國的分裂以及西羅馬的滅亡,古羅馬文明以東羅馬帝國的形式存在,基督教仍是其國教。東羅馬依靠基督教的作用來控制民心,維持統治,並且在基督教的影響下進入封建時代,並存在了1000多年[2]。
簡介
白樂崎出生在紐約市一個意大利裔家庭中,其父名皮耶特羅·白洛基(Pietro Bellocchi),其母名為瑪麗安·白洛基(Marianna Bellocchi,婚前本姓Fenni)。白樂崎為家中長子,有一位姐姐艾爾西·白洛基(Elsie Bellocchi)。在經濟大蕭條期間,其父親過世,當時白樂崎只有12歲,其家中經濟一度陷入困境,靠着親戚及街坊的幫忙,才渡過這段時間。白樂崎1944年進入佐治亞理工學院就讀,1948年獲工業管理學士學位。畢業後,在賓夕法尼亞州阿倫敦工作,當一位工程師。1950年至1953年間,加入美國陸軍,參與朝鮮戰爭。退伍後回到學校求學,1954年,獲喬治城大學外交學士學位。
1955年起從事外交工作,最初為外交信使。1960年起任美國駐香港總領事館行政助理、駐老撾大使館總務官(general services officer)。1963年至1964年間在台灣台中學習中文,取漢名白樂崎,後任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館助理商務專員。
1968年再度赴港,任商務處長。1970年返回華盛頓,1971年赴越南擔任顧問,後任美國駐南越大使館商務專員,其後前往日本擔任商務參贊。1974年回到華盛頓參加外交政策高級研修班,之後獲派至美國財政部。1976年起,出任駐印度經濟參贊、駐香港總領事館副總領事(deputy principal officer)。
1981年任國務院情報研究局副助理國務卿。
1985年出任美國駐博茨瓦納大使。
1990年至1995年間擔任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在任期間,曾促成台灣的李登輝總統訪問美國。
1995年8月19日,在美國召開的台灣客家懇親會場上,白樂崎發言,指出若台灣海峽發生戰爭,台灣的經濟安全受到威脅時,美國將會基於《台灣關係法》採取應對措施。
2014年11月17日,病逝於馬里蘭州貝塞斯達自宅,享壽88歲。
視頻
白樂崎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米蘭敕令》:是誰使基督教從被迫害宗教變成最大法定宗教的,搜狐,2020-11-11
- ↑ 向來禁止基督教的羅馬帝國最終卻選擇與之和解甚至尊為國教,搜狐,2021-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