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痴心女子

越剧传统戏(剧照)原图链接来自 eastday 的图片

痴心女子》又名《痴心女子负心汉》,传统戏,该剧可演三本。1939年由姚一丁改编,施银花主演。

目录

剧目介绍

越剧《痴心女子》根据同名京剧移植。写京官苏正卿之子文达回故里家祠中攻读诗书,员外白云程之女素珍及丫鬟碧桃出游遇文达,素珍与文达相爱,私订终身。文达接家信返京,其父母做主娶王家小姐玉英与文达成亲。文达见玉英貌美,置素珍于脑后。

素珍怀孕,为其父所知,将丫鬟碧桃逐出门去,并将素珍推入河中。素珍得渔人王老好搭救,送她进京寻文达辩理。碧桃乞讨来京,往苏府寻找文达,遭文达敲牙割舌,苏府与素珍巧遇,共控告于官。府官乃玉英之父文炳。初玉英尚有袒护文达之意,看了素珍写的状纸,劝父严惩其婿,判以斩刑。玉英亦自杀,素珍、碧桃之冤昭雪。

中国戏曲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我国最具有民族特点和风格的艺术样式之一。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用来娱神的原始歌舞。《尚书尧典》上说:“於!子击石拊石,百鲁率舞。”《吕氏春秋古乐》上也说:“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日《玄鸟》,三日《遂草木》四日《奋五谷》五日《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如在许多古老的农村, 还保持着源远流长的歌舞传统,如“傩戏[1]”;同时,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适应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诞生。正是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艺娴熟的民间艺人,并向着戏曲的方向一点点迈进。《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2]”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视频

痴心女子 相关视频

越剧群星大联唱,真的很好听,连着听了5遍!
中国戏曲文化周宣传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