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甘谷县第六中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甘谷县第六中学(简称甘谷六中),于1976年3月创建于甘谷县新兴镇十甲村渭阳农中的旧址上,是一所具有30多年历史的陇上名校。2000年8月搬迁至甘谷县新兴镇豹子坪村新校区。学校坐落在姚渭公路旁边的城乡结合部,距县城2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学校现占地面积36亩,建筑面积12081平方米。在校全日制[1]学生3000多人,教职工近300人,有40余个教学班级。学校先后荣获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学校、天水市“高、初中教学质量优胜单位”、“市级文明单位[2]”、“天水市教育质量奖”等多个奖项。

学术研究

历届英才

刘想林(666分)获2004年甘谷县理科状元;刘秀娟(682分)、张民杰(681分)分获2005年甘谷县理科状元、榜眼,2006年王晶以670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2007年阎兵兵(676分)获天水市理科榜眼、甘谷县理科状元,王亚东(661分)获甘谷县理科榜眼。

所授荣誉

2004至2007连续四年高考应届本科上线率名列全市农村中学第一,获市委市政府“高中教育质量”奖、全市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全市“卫生先进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003——2007连续5年获县委县政府“先进学校”奖。是享誉全市的家长放心学校。是莘莘学子心向往之、放飞梦想、成就理想的的首选学校。是有志于教育事业创立伟业的青年施展才华的舞台。

办学条件

三十年的风雨兼程,几代六中人的辛勤耕耘,承载了甘谷六中独特的育人环境和浓郁的文化氛围。该校占地46亩,校舍建筑面积12600m2,现有58个教学班、4829名学生,其中高中31个班、2531名学生,初中27个班、2298名,有专任教师209名,本科学历108名,高级教师9人,中级教师58人。教师队伍中先后有40多人次获市县级以上奖励,并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该校被评为“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天水市文明单位”“天水市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天水市卫生先进单位”“天水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该校以毛正海为校长的带领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及省市高中教育会议精神,在县教体局的领导下,以“建设和谐校园,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人民满意”为办学目标。该校以立足校情狠抓常规管理为手段。使校委会领导班子做到了“五要六坚持”。五要。即,一要勤抓管理;二要敢抓敢管;三要真抓实管;四要会抓会管;五要巧抓巧管;六坚持。即:一是要坚持理论学习制度。学理论,学时事,学政策,学管理,特别是重视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提高领导理论水平,政治修养和管理能力。二是坚持做教师的表率。无论遵守制度,履行职责都以身作则,身先垂范,要求教师做的,领导首先做到;禁止教师做的,领导坚决不干。三是秉公办事,不循私情。四是分工合作团结治校,五是坚持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工作上大胆创新。六是坚持发挥团委、工会、学生会的作用,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全力协作的格局。“五要六坚持”是学校形成了律己爱生,严谨善教的教风;尊师守纪,文明勤学的学风和团结奋进,落实创新的校园,创新工作机制,使学校的各方面工作取得长足的发展。采访中,毛正海校长说,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全面育人”的办学宗旨和“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人民满意”为办学目标,克服重重困难,加强校务管理,团结和带领全体教师发扬“甘肃”精神,辛勤耕耘,努力工作,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全力以赴,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使教育教学质量一直位居市县前列,规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如:高中在校生由2003年18个班1200多人,增加到了的31个班2500多人,本科上线人数的2003年的107人增长到了300人;应届高考评比近四年一直位居全市前五名,市农村中学第1名,高考目标任务完成率2006、2007连续两年名列全县第一,年年上台阶、每年有光子、刘想林、刘秀娟分别荣获2004、2005年甘谷理科状元,王晶获2006年甘谷县理科榜眼被清华大学录取,阎兵兵名列全市理科第二、甘谷县第一名。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是全体六中人以德育为首全面育人的结晶。特别是高三毕业班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晶。

校园环境

甘谷县第六中学位于姚渭公路旁边,交通便利。校园内教学楼、办公楼等建筑物错落有序,花园、走廊交错相通,树木茂密、花香锦簇,环境优美、清香宜人,是众多的初中毕业的莘莘学子求学的好地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