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王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渥(?-1232)金代文学家。字仲泽,太原(今属山西)人。

  • 兴定二年(1218)进士。调管州司侯,不赴。连辟寿州、商州、武胜三帅府经历官,在军中凡十年。
  • 正大七年(1230),正大七年出使宋朝,应对敏捷,有中州豪士之称。还入为尚书省掾,充枢密院经历官,权右司郎中。


人物专题

基本信息

姓名    王渥   
字号    字仲泽      
民族    汉族      
官职    尚书省掾,充枢密院经历官,权右司郎中  
出生地   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
出生时间  不详   
去世时间   1232年 
所处时代   金朝   
主要成就   金朝政治家、外交家、文学家    

人物介绍

王渥:字仲泽,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金朝政治家、外交家、文学家。

天兴元年(1232年),汴京被围,随内族思烈引兵入援,自汝州过密县,遇蒙古军,殁于阵。(《金史·卷一一·附·内族思烈传》、《金史·卷一二三·附·完颜陈和尚传》、《中州集·卷六》)。

元好问谓其“博通经史,有文采,善谈论,工书法,妙于琴事”(《中州集·卷六》)。 元现存遗作《水龙吟》一首,收入《中州乐府》。

人物词作

【水龙吟】

从商帅国器猎,同裕之赋

短衣匹马清秋,惯曾射虎南山下。

西风白水,石鲸鳞甲,山川图画。

千古神州,一时胜事,宾僚儒雅。

快长堤万弩,平冈千骑,波涛卷,鱼龙夜。

落日孤城鼓角,笑归来、长围初罢。

风云惨淡,貔貅得意,旌旗闲暇。

万里天河,更须一洗,中原兵马。

看鞬橐呜咽,咸阳道左,拜西还驾。

  • 【赏析】该词又名《水龙吟·短衣匹马清秋》。

“从商帅国器猎,同裕之赋”,是原有的一句注释。由此可知,这是一首描写射猎的词,商帅国器,据《金史·完颜斜烈传》载:“名鼎,字国器,年二十以善战知名,自寿泗元帅转安平都尉、镇商州”。裕之,即元好问,他也参与同猎,并写有《水龙吟·从商师国器猎于南阳国仲泽鼎玉赋比》一词。

这首词描写了打猎场面的壮观和气势,盛赞金朝军事力量的强大,也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开端两句以李广射虎赞高帅。《史记·李将军列传》记:“李广居蓝田南山中射猎,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

一个“惯”字,写出商帅的勇武。下面的六个四字句,写出围猎场面的恢宏。“西风白水”两句写环境。《三辅黄图》:“昆明池中有豫章台及石鲸,刻石为鲸鱼,长三丈,每至雷雨,常鸣吼,尾皆动。”杜甫《秋兴》诗也有“石鲸鳞甲动秋风”句。“千古”两句写气氛。“千古”“一时”对举,力赞此时胜举的规模。

“宾僚儒稚”写人物上面着意铺陈猎队声势浩大。接着则具体描绘围猎情形。势如怒潮,如万马千军,如惊涛骇浪。“长堤万弩”指吴越王饯射潮事,“平冈千骑”化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千骑卷平冈”句。这两句都写壮阔的气象。

下片写归途,打猎归来,正是黄昏,鼓角声声,回荡在苍茫的大地上。“貔貅”指威武的队伍,围猎队伍的冲天豪气,和“旌旗闲暇”所表现出的轻松舒适,在古朴苍劲的背景上,交织成一幅壮丽的景观。

正是这种满载而归的得意和自信,使词人发出了“万里天河,更须一洗,中原兵马”的豪言壮语。这里借武王之典抒发自己的远大理想。(刘向《说苑》:“武王伐纣,风霁而乘以大雨,散宜生谏曰,此非妖欤?王曰:非也,天洗兵也”)。末三句赞颂商帅鞬橐(jiàn tuó),指古代马上盛弓矢器。咸阳,秦朝都城所在地,此代指金都。

纵观全词,以豪迈奔放的激情一气贯通,有一种雄阔壮美之感,表现了一个春风得意的词人欲大展宏图的豪情壮志,给人以激情荡漾的美的享受。

人物相关 

  • 至珍创作的热门网络小说《南宋浮生记》,曾提到王渥。
  • 该书写的是800年前,一个曾被世人唾弃、又被词人景仰的时代是个什么样子。穿越层层迷雾,去重新思考和定位那个已知但又是如此陌生的世界。划破湛蓝的海水,扬起雄起的风帆,看见的是复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