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猎头游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猎头游戏是一本犯罪小说,由挪威作家尤·奈斯博所著。

奈斯博是挪威史上最畅销的作家,每一部作品都是挪威排行榜冠军畅销书。作品被翻译成40种语言,在50多个国家出版。全球销量突破一千八百万册。

2008年,猎头游戏出版。

2011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由摩丹·泰顿执导。

2013年,获得土星奖最佳国际电影奖。

书中故事

《猎头游戏》是一本幽默又惊悚的黑色犯罪小说,其情节宛如名导昆丁.塔伦提诺柯恩兄弟合拍的电影,“情况急转直下时,免不了会有子弹乱窜,尸体成堆”。迷人的反派悖德主角可说是北欧版的天才雷普利,而在一连串精心策划的圈套与意外迭生的命案背后,则是一个执迷而病态的爱情故事。

书中主角 : 布朗是猎头公关公司的人材,大部分被他推荐的人都能当上公司高层。

布朗另有一个身分是一名雅贼,猎头过程中打探社会上层人士的艺术收藏品。这项秘密财源帮他维持奢华的生活,负担一栋历史悠久的豪宅,同时资助美丽妻子花钱如流水的艺廊生意。

某晚在艺廊举办的赏画会上,妻子介绍他认识了克拉斯.葛雷夫,他不但是一个大公司总裁的完美人选,而且刚好有一幅价值连城的鲁本斯画作,可以帮罗格解决严重的财务问题。然而,当罗格闯入葛雷夫的公寓后,他发现的不只是那幅画而已,还有妻子掉在卧房床下的手机……

布朗原本打算推荐一个葛雷夫的人,并偷取这人家中的名画,怎料到葛雷夫一早已经搭上布朗的老婆。同时布朗意外杀死了平时偷窃的拍档,布朗于是躲到乡间,葛雷夫却穷追不舍,当布朗知道了格雷夫的真正意图后,设计反过来杀了格雷夫,并将谋杀拍档的罪名嫁祸到葛雷夫身上。[1]

原文摘录....

今天的晚会上有香槟,所以我打电话叫了出租车。上车后,我跟平常一样,只说出画廊的名字一用来测试我们的营销做得是否成功。但是那司机其他司机一样,只是从后视镜看著我,露出疑惑的表情。我叹了一口气,然后说:“艾林史嘉格森街。” ( —— 引自章节:第一部初次面试....)

那幅画好像真的有一股吸引力似的,一种令人入迷的魅力那感觉就好像过去只是从照片与道听途说的传闻中知道的某个传奇人物如今突然出现在你眼前。( —— 引自章节:第二部中计....)[2]

作者简介

尤·奈斯博(1960年3月29日-),有文坛贵公子、乐界摇滚巨星欧洲罪案天王之称,其18部作品全部登上挪威畅销榜第1名。[3]

“北欧犯罪小说天王”,挪威图书馆借阅率排行榜,前20名有5本是奈斯博的作品。

奈斯博的读者族群广泛,涵盖纯文学读者、冷硬推理、黑色小说读者,以及通俗惊悚小说读者。

奈斯博曾是挪威知名的摇滚巨星,白天任职于金融业,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演出。不久之后,他考上金融分析师的证照,被挪威最大的证券公司高薪挖走,然而工作和乐团越来越难以兼顾,濒临崩溃的奈斯博决定休半年长假,他带著笔电,跳上飞机,前往地球最遥远的彼端:澳洲,在那里写下日后让自己声名大噪的“哈利.霍勒警探”系列的第一集《蝙蝠人》。[4]

荣誉与获奖

所有北欧的犯罪小说大奖,包括“玻璃钥匙奖”。

挪威史上最佳犯罪小说奖、书店业者大奖。

英国的“国际匕首奖”。

美国“爱伦坡奖”提名。

评论家普遍认为奈斯博可与丹尼斯.勒翰詹姆士.艾洛伊麦可.康纳利伊恩.蓝钦雷蒙.钱德勒等名家相提并论,称他是“挪威犯罪书写的毕卡索”。

麦可.康纳利称赞他是“我最喜欢的惊悚作家”。

德国《明镜日报》则称他是“斯堪地那维亚的奇迹”。

视频

尤.奈斯博《知更鸟的赌注.内文001》有声书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