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狄氏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狄氏剂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目前,世界上只有两种文字,一种是方块文字,如汉字[1]、日文和韩文,还有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西夏文[2]、契丹文,喃字等;另外一种是字母文字,主要包括拉丁字母文字、阿拉伯字母文字、粟特字母文字等。

名词解释

狄氏剂,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12H8Cl6O,有剧毒 ,纯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工业品为褐色固体,不溶于水、甲醇、脂肪烃,溶于丙酮、苯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主要用作杀虫剂。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狄氏剂在2A类致癌物清单中。

理化性质

熔点:175~177℃

沸点:330℃

密度:1.75g/cm3

折射率:1.676

闪点:155.3℃

外观:纯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工业品为褐色固体

溶解性:不溶于水、甲醇、脂肪烃,溶于丙酮、苯、四氯化碳。

分子结构数据

摩尔折射率:77.48

摩尔体积(cm3/mol):205.9

等张比容(90.2K):573.9

表面张力(dyne/cm):60.2

极化率(10-24cm3):30.71

计算化学数据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3.7

氢键供体数量:0

氢键受体数量:1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互变异构体数量:0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12.5

重原子数量:19

表面电荷:0

复杂度:516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8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1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

LD50:46mg/kg(大鼠经口)

2、致突变性

微生物致突变性:鼠伤寒沙门菌1mg/L

DNA抑制:人Hela细胞400μmol/L

程序外DNA合成:人成纤维细胞1μmol/L

DNA抑制:人淋巴细胞100mg/L

姐妹染色单体交换:仓鼠卵巢40mg/L

DNA损伤:小鼠成纤维细胞25μmol/L(24h)

生态学数据

1、生态毒性

LC50:0.016mg/L(96h)(黑头呆鱼);0.008mg/L(96h)(蓝鳃太阳鱼);0.006mg/L(96h)(大鳞大马哈鱼);0.25mg/L(48h)(蚤状蚤)

EC50:1.27mg/L(24h)(水蚤)

2、生物降解性

好氧生物降解:4200~25920h

厌氧生物降解:24~168h

3、非生物降解性

空气中光氧化半衰期:4~40.5h

4、生物富集性

BCF:4860~14500(鲤鱼,接触浓度0.001mg/L,接触时间10周);5390~12500(鲤鱼,接触浓度0.001mg/L,接触时间10周)。

储存方法

储存于阴凉、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内,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用途

狄氏剂为接触性杀虫剂,无内吸性,有一定特效,对大数昆虫有强触杀和胃毒的活性。

应急处理方法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生产操作或农业使用时,应该佩带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可采用安全面罩。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污染的皮肤、头发、指甲等。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可用温水或1∶5000高锰酸钾液彻底洗胃。立即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