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片言解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片言解祸》出自宋代文学家洪迈的《容斋三笔》卷十二。

容斋随笔》是南宋洪迈(1123~1202)著的史料笔记,被历史学家公认为研究宋代历史必读之书。《容斋随笔》与沈括的《梦溪笔谈》、王应麟的《困学纪闻》[1],是宋代三大最有学术价值的笔记。

原文

自古将相大臣,遭罹谮毁,触君之怒,堕身于危棘将死之域,而以一人片言,转祸为福,盖投机中的,使闻之者晓然易寤,然非遭值明主,不能也。萧何为民请上林苑中空地,高祖大怒,以为多受贾人财物,下何廷尉,械系之。王卫尉曰:“陛下距楚数岁,陈豨、黥布反,时相国守关中,不以此时为利,乃利贾人之金乎?”上不怿,即日赦出何。绛侯周勃免相就国,人上书告勃欲反,廷尉逮捕勃治之。薄太后谓文帝曰:“绛侯缩皇帝玺,将兵于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帝即赦勃。此二者,可谓至危不容救,而于立谈间见效如此。萧望之受遗辅政,为许、史、恭、显所嫉,奏望之与周堪、刘更生朋党,请“召致廷尉”,元帝不省为下狱也,可其奏。已向悟其非,令出视事。史高言:“上新即位,未以德化闻于天下,而先验师傅,既下九卿大夫狱,宜因决免。”于是免为庶人。高祖、文帝之明而受言,元帝之昏而遂非,于是可见。

译文

自古以来的奖项大臣,遭到诬陷诋毁(罹:不幸遭遇。谮:说别人坏话。),触怒君主,但是可以凭借某个人的只言片语转祸为福。然而没有遇到明主,这样就不行了。

当年萧何向高祖刘邦请求上林苑(汉朝皇家园林)中的空地作为民用,高祖大怒,以为萧何收了很多商人的财务才这样的。所以把萧何交给廷尉(掌管司法的最高官员),绳索捆拿于萧何。这是,王卫尉说:“陛下当时与项羽相距数年,陈豨、黥布造反,当时萧相国守卫关中,他那时都没有从中取利,更何况一些商人的钱财??”刘邦稍有缓和,当天就放了萧何。绛侯周勃免除丞相去自己的封地,有小人上书诬告周勃谋反,文帝让廷尉逮捕萧何并治罪。这是薄太后和文帝说:“当时绛侯掌握皇帝印玺,统帅北军(汉初守卫长安皇宫北面的军队),那个时候都没有谋反,现在在一个小县城里面,还反什么反?”汉文帝马上赦免周勃。

上述两个人,真可谓危不容救,而在只言片语之间就能如此见效。萧望受先帝遗命为辅政大臣,被许、史、恭、显嫉妒。他们向皇上报告说萧望与周堪、刘更生为朋党,请求皇上下召让廷尉处理它。汉元帝没有醒悟,将萧望下狱,批准许、史、恭、显所奏。不就元帝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让萧望出狱办公。但是这时史高说:“皇上刚刚即位,并没有让天下见到自己德化,反而先把自己的师傅治罪,既然机已经吧九卿大夫下狱,就不要将他赦免了,权宜之计将他免职最好。”于是将萧望罢相成为庶民。 汉高祖汉文帝明治,能够接纳意见,元帝昏聩,不改过反而将错就错,由此可见。

作者简介

洪迈(1123~1202年),字景卢,号容斋,又号野处,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宰执、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卒年八十,谥“文敏”。配张氏,兵部侍郎张渊道女、继配陈氏,均封和国夫人。南宋著名文学家[2]。主要作品有《容斋随笔》《夷坚志》。

视频

片言解祸 相关视频

《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等古籍发行

参考文献

  1. 困学纪闻,古诗文网
  2. 洪迈—南宋著名文学家,搜狐,2018-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