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漂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漂流
来自快资讯的图片
漂流

中文名称 :漂流

工 具 :退役的充气橡皮艇

影响因素 :斜度 平整度 构造 体积

起 源 :爱斯基摩人的皮船和中国的竹木筏

漂流,原来是人类一种原始的涉水方式,二战之后成为一项真正的户外运动。漂流最初起源于爱斯基摩人的皮船和中国的竹木筏,但那时候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存需要。漂流成为一项真正的户外运动,是在二战之后才开始发展起来的,一些喜欢户外活动的人尝试着把退役的充气橡皮艇作为漂流工具,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水上漂流运动。

项目介绍

驾着无动力的小舟,利用船桨掌握好方向,在时而湍急时而平缓的水流中顺流而下,在与大自然抗争中演绎精彩的瞬间,这就是漂流,一项勇敢者的运动。一条蜿蜒流动的河,延伸在峡谷坚硬的腹地。乘着橡皮艇顺流而下,天高水长,阳光普照,四面青山环绕,漂流其间,迎面而来的是一种期待--期待刺激!期待惊险!期待与自然的搏斗!期待"有惊无险"后的轻松!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人们一直在寻找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激动、一种区别于平凡生活的独特感受。就是这样一种感受,使都市人为之倾倒,使之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在我国,漂流运动的起步较晚,大多数的水上漂流活动还仅仅停留在小范围的对自然河段的利用上,而真正开发出来的商业性河流资源还比较少。随着人们户外活动项目的不断拓展和技术技能的不断提高,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漂流也能作为一项竞技性的运动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刺激和欢乐。漂流运动从五十年代起在中国开展,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女子四人皮划艇,世运会上获得第四名,就选手抗衡的能力而言,中国漂流运动正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回归自然,挑战自然成为现代人们追求的时尚。漂流运动以其特有的运动形式成为现代人们融入自然,挑战自然的工具。激流皮划艇,障碍回旋,激流马拉松,漂流,皮艇球项目应运而生,这些项目的出现立即得到了人们特别是追求时尚、热衷户外运动的年轻人的青睐。年轻人的喜爱独特、惊险和优美,迅速在世界各地得到普及,在很短的时间内进入项目中,又因为其高观赏性高收视率得到了媒介特别是电视公司的喜爱。由于电视的介入,使皮划艇竞赛成为极好的广告载体,成为众多企业、各大公司推广形象、开拓市场的极好投资途径。中国的漂流运动也正在兴起。在国内许多著名的江河中已开展起皮划艇的竞赛和橡皮艇的旅游,随着此项目在中国的普及和开展,中国的漂流也将会在不远的将来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因为探险性漂流与一般的景点内漂流应注意的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要说漂流中应注意的事项还得从两个方面来说:首先来谈谈一般景点内漂流应注意的事,国内较为多见的漂流主要竹筏漂流、宁乡沩山的橡皮艇漂流,还有一些较为特殊的如黄河陕西、甘肃段羊皮筏漂流,和浙江天目溪推出的龙舟漂流等等。用作漂流的工具不同,要注意的事当然也不一样啦。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既然是漂流,当然离不开水。所以你的穿着上尽量简单、易干,但不要太薄或色彩太淡,要不万一掉水里你会很尴尬的,鞋子最好是选择凉鞋,运动鞋浸水短时间是干不了的,脚上的皮肤往往会被浸得肿胀。还有一点你也应早有准备,身上少带一点值钱但又怕水的东西,比如高级相机等。如一定要带,那事先最好准备一个密封性好一点的塑料袋,你肯定用得着它的。不过许多景点漂流处应有物品寄存处。其它游者漂流应注意的就是要穿好救生衣,虽然很多人反映那衣服汗臭实在太难闻,但你必须义无反顾地穿上它。许多漂流的地方水都会很凉,所以你可别抵挡不住她的魅力,不要随便下水。对于探险性漂流的注意事项建议去看英国皇家特种部队的《生存手册》,你不仅要是一个出色的舵手,能在重重的旋涡中穿梭自如,而且你还要学习如何在野外生存,如何选择宿营地,如何寻找食物等。激流在大小和形状方面各不相同。一些是短的、突然出现的一大股水,而另一些是半英里长的一泄而下的水。在河流的某些地段,水面由于错综复杂分布的巨石的影响而扩宽成缓慢流动的水面;在狭窄的悬崖缝中,则挤压而下。有些通道是直的;另一些通道则狭长扭曲,使主流与崖壁碰撞;一些有着一般的斜度但不被确定为上游河水;另一些则有着和上游河水完全不同的巨大的落差,以至于像一条地平线一样横跨在河中。"不同之处不可尽数,但形成这些不同的原因却只有几个。"

激流的影响因素

  • 1.斜度--河床顺流而下的斜度;
  • 2.平整度--受石块、边缘形状、以及砾石形状影响的河床表观;
  • 3.构造--河床的宽窄度;
  • 4.体积--顺流而下的水量(通常以立方英尺/秒(CFS)来计算)。

提示

  • 1.漂流的时期为每年的4月至10月,一般中部地区的漂流活动时期比南部地区稍短,并且随天气情况和水文情况变化;
  • 2.出发时,最好携带一套干净的衣服,以备下船时更换,同时最好携带一双塑料拖鞋,以备在船上穿;
  • 3.漂流时不可现金和携带贵重物品上船,若有翻船或其它意外事情发生,漂流公司和保险公司不会赔偿游客所遗失的现金和物品;若感觉机会难得一定要带相机的话,最好带价值不高的傻瓜机,事先用塑料袋包好,在平滩时打开,过险滩时包上,而且要作好丢入水中的思想准备;对于自助游可自行购买短期出游意外保险,找保险公司或者网上购买,厦门的优保网一份20元左右;
  • 4.上船第一件事是仔细阅读漂流须知,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穿好救生衣,找到安全绳;
  • 5.在天气气温不高的情况下参加漂流,可在漂流出发地购买雨衣;
  • 6.漂流船通过险滩时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随便乱动,应紧抓安全绳,收紧双脚,身体向船体中央倾斜;
  • 7.若遇翻船,您完全不用慌张,要沉着,因为您穿有救生衣;
  • 8.不得随便下船游泳,即使游泳也应按照船工的意见在平静的水面游,不得远离船体独立行动
  • 9.水上运动容易被水浸湿衣物,女士漂流不宜穿得太透或太薄衣服。一般情况不宜穿高跟鞋漂流。
  • 10.漂流是一项富有挑战性并带有一定危险性的的户外运动,这点不同于一般传统旅游,所以不适合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游客,以免出现安全事故。

河道选择

操控漂流

操控漂流就是由操控漂流艇的船工对漂流的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参与漂流的漂流者在船工操控之下漂完全程。严格说来,漂流者只是漂流艇上的乘客,他们在漂流中根据船工的操控去完成漂流过程的。操控漂流一般是在水流较急、较深、地形复杂的高山河谷中进行,白龙宫旅游有限公司所开发的旅游漂流活动,就是属于典型的操控漂流。操控漂流既惊险刺激,又安全可靠,是游客较为喜欢的一种主流漂流形式。

自然漂流

自然漂流一般是在水流比较浅且平缓的河道中进行自然漂流就是让每个游客自由自在地参与漂流活动,漂流组织者只为之提供必要的漂流艇、筏、浆等设备,并在沿途各个要害点上加以监督和保护,由游客自行漂流整个过程。这种漂流形式划平稳有余而刺激不足,但对中老年漂流爱好者而言,却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工具种类

漂流的河段不同,可选择的工具也不同。一般说,橡皮筏适用范围最广,也最普遍、最常用;小木船适用于河道较直、少弯道礁石的河段;竹排则适用于风平浪静的河段。橡皮筏的适应性非常强,即使遭遇落差较大的瀑布或是险峻的河谷,也几乎总能化险为夷。因为橡皮材料柔韧性能好,又有充气囊可以柔克刚,一般的礁石奈何不得,一般也不用游客操心,漂流过程中自有舵工负责,舵工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握好方向和平衡,遇到急流险滩和礁石时能妥善处理。橡皮筏上一般配有几片供游客操作的浆板,在平缓河段时,游客可在舵工指导下过一把以桨划水的瘾。竹筏(或称竹排)一般不宜在急流险滩中使用,容易被卡住或翻沉,但在风平浪静时漂行,却韵味十足。游客手持竹篙,一边深深浅浅地撑着,一边观赏河岸景观,悠哉游哉。当然,这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漂流了。小木船介于橡皮筏与竹筏之间,适应性比橡皮筏稍弱,其操作技术比橡皮筏要难一些,一般可坐8人漂流,在小三峡和神农溪的漂流中常可见到一种名叫"豌豆角"的小扁舟。乘坐橡皮筏或小木船都切忌站立或走动,必须注意保持船体平衡。漂流是一种体能与胆量的挑战,在你寻求刺激、享受快乐的同时,要注意安全,并掌握一些技巧。漂流过程中,由于全程跌水区及大落差区很多,不要携带怕沾水的东西,以避免掉落或损坏。戴眼镜的朋友事先用皮筋系上。必须全程穿着救生衣,防止不注意的时候翻艇。在漂流的过程中需注意沿途的箭头及标语,可以帮助你提早警觉跌水区。在下急流时,要抓住艇身内侧的扶手带,坐在后面的人身子略向后倾,双人保证艇身平衡并与河道平行,顺流而下。当艇受卡时不能着急站起,应稳住艇身,找好落脚点后才能站起。

相关法律

玩的就是心跳--漂流一类的"心跳"休闲活动好玩的背后必须保证安全。2013年,全国漂流研讨会选择在"中国漂流之乡"召开,酝酿出台我国首部《漂流运动项目经营活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即将出台的《办法》在漂流行业规范管理、场地设施建设、从业人员素质、漂流装备与技术等方面做了科学而详细的规定。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刘刚表示,出台的《办法》主要从市场化、产业化高度去规范漂流经营管理。记者日前从省质监局了解到,由清远市清新县质监局承担制订的广东省地方标准《双人皮艇漂流旅游安全规程》已率先发布实施。清远被誉为"中国漂流之乡"。鉴于漂流旅游项目直接关系到游客的人身安全,国家又没有相关的安全标准,为规范漂流旅游的安全管理,提高漂流旅游的服务质量,清新县质监局于2005年向省质监局申请承担制订《双人皮艇漂流旅游安全规程》,获批准立项并于2007年4月通过了省质监局组织的专家审定,现已公布实施。据悉,这是我国第一个双人皮艇漂流旅游标准。《规程》对漂流落差、流速等关键指标做了严格的限定,使得安全的同时兼具刺激。例如,限定了落差在1.5米以上不得垂直下落;限定了落差2米以上落差角度不得大于40度角;限定了水道的弯度不得大于75度角等。

安全知识

漂流是一项您与自然环境交融的自助旅游活动,由于您需乘漂艇于情况不明的激流中,因此,了解关于漂流的情况及安全须知是必要的。

准备

  • 1. 必须穿着长衣长裤,尤其是男队友们一定不要"裸漂",经过N小时的漂流,皮肤着水后再被日光直射,必然会受到严重晒伤,而且水面反光也容易使皮肤受到伤害。选择速干面料的衣裤,可以在浪小的平缓地段利用阳光和风的力量,尽快让衣服恢复干爽,使皮肤少受一些折磨。
  • 2. 防晒用品(阔沿帽、户外用头巾、防晒霜、太阳镜、眼镜绳等)阔沿帽子,可以遮挡来自头顶的日光,避免晒黑和晒伤。太阳镜,就不必多说了,日光强烈时,太阳镜的作用是大大的。眼镜绳,防止对战或翻船时眼睛滑落遗失。防晒霜,很少有防晒霜能够真正的防水,漂流过程中难免被水淋湿,这样防晒霜的作用显得微小了,最解决问题的还是尽量少裸露皮肤。百变头巾,可以挡住脸部,防止晒伤,另外打水仗时遇到"强敌",用头巾遮挡住就不会被水呛到了。
  • 3.充气椅垫,可由充气枕代替,在漂流过程中船内必然会进水,河水很凉,长时间坐在冷水里会很不舒服。而且船底很薄,刮到石头会使你有痛感。
  • 4.沙滩鞋,漂流过程中船里难免会有积水,如果光着脚很容易在下船或翻船时划伤,因此沙滩鞋是最好的,必须的选择。
  • 5.防水袋,防水袋可以用来保存手机、照相机、打火机、香烟等怕湿物品,建议先把物品放入密封的塑料袋后再装入防水袋。因为河上潮气较重,另外河水冷日光热,防水袋也会返潮气。防水袋一定要用绳子或快挂系牢在船上或身体上,避免意外等情况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香烟也可以放在干的矿泉水瓶里拧紧盖子。
  • 6.准备1~2套干爽衣裤,漂流一定会湿透透的,如果没有备用衣服,穿上未干的衣服会很不舒服的。
  • 7.即食食品,选择方便携带的即食食品,如压缩饼干等。可带上船,在感觉疲劳的时候补充一下体力。
  • 8.淘水工具,可用水瓶,水舀等任意工具,在船内进水的较多的情况下水舀比较好用,而水较少时矿泉水就方便多了
  • 9.手套,漂流的过程中是需要划船的,为了防止我们的"纤纤玉手"磨出泡,建议我们大家每个人都要带一副薄手套,也可避免手背晒黑(针对女生)。

大事记

长江首漂

1985年6月-7月,西南交通大学电教摄影员尧茂书单人在人迹罕至的长江上游漂流了1200余公里,于7月24日在长江上游金沙江通伽峡附近不幸翻船遇难。

联合长漂

1986年6-11月,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中国洛阳长江漂流探险队、中美联合长江上游漂流探险队漂流长江。这是人类首次全程漂完6300余公里的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三支队伍共有10名队员遇难。

黄河探险

1987年4-9月,北京青年黄河探险科学考察队、河南黄河漂流探险队、马鞍山爱我中华黄河漂流考察队漂流黄河。三支队伍共有7名队员遇难。不断的牺牲引发社会和国人对江河漂流探险的反思和总结,至此,除岷江、大渡河、黑龙江、塔里木河、和田河、独龙江的短程漂流活动外,中国大江河的大规模漂流探险活动沉寂了12年。

电视摄制

1993-1994年间,长江源电视摄制漂流探险队共三次,分别从长江两源(沱沱河、当曲)下水,漂至曲麻莱,其中,当曲为人类首漂。此次活动以漂流为载体,用摄像镜头对长江源区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记录和报道。

中美怒江

1998年中美怒江(云南段)漂流

珠江探险

1998年6-8月,中国珠江漂流探险队漂流珠江。这是时隔12年后中国民间再次进行的首次大规模的江河漂流探险活动。无人员伤亡。

女子

1998年8月-9月,首支中国女子长江源科考漂流探险队11名女队员徒步9天挺进至长江源头海拔5400米的姜古迪如冰川,下水漂至沱沱河大桥。此次活动再次对长江源区生态环境的变迁进行了科学考察和记录。无人员伤亡。

雅鲁藏布江

1998年9-12月,中国雅鲁藏布江科考漂流探险队于9月8日从雅江源头杰玛央宗冰川下水,漂流1500公里至雅鲁藏布大峡谷口派乡后,再由陆路沿江徒步36天,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此次活动的经费大部分由22名队员自筹。此次活动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的漂流探险活动已走向成熟和理性。相对于从前的"一寸不落"、"全程漂流",到"珍惜生命"、"讲究科学"的理念已成为贯穿整个漂流探险活动的准则。

黄河源

1999年澳门回归之际,大陆、港、澳、台两岸三地20多名队员组成的黄河源科考漂流探险队,在黄河源区进行了漂流探险活动,探险队对黄河源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了科学考察,中华儿女共同树立了"黄河源"纪念碑。

羊皮筏黄河

1999年7月15日至8月12日,一群由大学生、教师和记者组成的"兰州大学、交通银行羊皮筏子黄河漂流探险考察队",以古老的羊皮筏子为工具,从兰州至包头对黄河流程五分之一的地区进行了29天的漂流探险考察。这是一次艰辛的旅程,漂流路线是羊皮筏子自古以来的传统路线,也是人类历史上近50年来首次在这段黄河上采用羊皮筏子进行的一次漂流探险壮举。从兰州到包头,共历时29天,野外露宿18次,过峡谷6个,跨省(区)3个,过市县22个,水路、陆路行程2500余公里。从黄土高原到银川平原、河套平原,与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擦肩而过,一路经受暴雨、酷暑、寒风、波涛的考验,50多人全部安全、顺利抵达终点包头。11.2001年9-10月中美怒江(西藏段)漂流探险

中美大峡谷

2002年9-10月中美雅鲁藏布江(仁庆顶峡谷段)及拉萨河漂流探险

汉江

2003年9-10月,由科学家、探险家、记者20余人组成的中国汉江生态文化考察漂流探险队在丹江口水库以上的汉江中上游河段约900公里区域进行了漂流探险活动,探险队还考察了沿江地区的生态、文化环境的现状。为当前的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搜集了相关资料。

红河

四川省科学探险协会提出和前期策划的2004年中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科考漂流探险活动计划, 历经15天风雨,中国漂流探险队10名成员在北京时间2004年7月28日(美国西部时间27日)成功征服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全长300多公里的激流险滩,举世闻名的大峡谷从此留下10位中国探险者漂流的印记。[1]

相关视频

新疆乌鲁木齐和昌吉周边游,红河谷漂流“中亚第一漂”小众打卡点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