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鹿门不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曾巩18岁时(1037年),随父赴京,以文相识王安石,结成挚友,登欧阳修之门以后,就向欧阳修推荐了王安石并。20岁入太学[1],上书欧阳修并献《时务策》,此后,他不但认识了欧阳修,结交了王安石,而且已经同杜衍、范仲淹等都有书信来往,投献文章,议论时政,陈述为人处世的态度。自此名闻天下。
“ |
方舟下秋濑,已远汉南城。 念昔在郡日,苦为尘网婴。 低心就薄禄,实负山水情。 鹿门最秀发,十里行松柽。 宿幌白云影,入窗流水声。 庞公昔抱道,遯世此躬耕。 风雨塞天地,伺晨独先鸣。 故岩但闻说,已觉醒朝酲。 及兹道途出,谓谐猿鹤迎。 顾值深泞阻,独怜幽思并。 不踏苏岭石,虚作襄阳行。 |
” |
— [北宋]曾巩 |
散文成就
曾巩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骨干。接受了欧阳修在古文创作上的主张,他在古文理论方面主张先道后文,文道结合,主张“文以明道”。他的散文大都是“明道”之作,文风以“古雅、平正、冲和”见称。其文风则源于六经又集司马迁、韩愈两家之长,古雅本正,温厚典雅,章法严谨,长于说理,为时人及后辈所师范。曾巩为文,自然淳朴,而不甚讲究文采。
曾巩文章的特色在几个不同的方面。首先是论事之文写得纡余委备,委婉曲折。其次,曾巩文章虽质朴少文,然亦时有摇曳之姿,纵横开合。赠序之文,尤有特点。再有,善于记叙,其特点是条理分明,无不达之意。还有长于记叙、不多写景,例如《醒心亭记》、《游山记》等。但也有极刻画之工,如《道山亭记》。《墨池记》和《越州赵公救灾记》熔记事、议论、抒情于一炉,深刻有力,通情达理。他的书、序和铭也是很好的散文。当西昆体盛行时,他和欧阳修等人的散文[2],一揖雕琢堆砌之风,专趋平易自然。
视频
游鹿门不果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古代太学和现在大学是同一个概念吗 两者之间的区别又是什么,趣历史,2020-08-01
- ↑ 散文的特点,天奇教育,2020-08-01